距离第二届王妃候选人大赛启动已过去三个月,太阳系的建设热潮与大选的热烈氛围交织在一起,成为这一年最引人瞩目的图景。月球“白玉京”的穹顶下,科技突破与人文活动并行;火星的红色地表上,新的城市模块正在吊装;小行星带的采矿舰队,将源源不断的资源送往地月,为人类文明向着“一级文明”的冲刺注入动力。而王妃大选的舞台上,杨幂、古力娜扎等候选人的角逐,也从单纯的颜值比拼,变成了一场关于“如何助力文明发展”的实力较量。
## 一、王妃大选:从“美丽”到“有用”的蜕变
月球“天籁阁”旁的竞选场馆,每天都挤满了来自地月的观众。与上一届不同,本届大选的赛程设置更注重“实用性”——除了传统的仪态展示、才艺表演,新增的“科技推广实践”“深空探索提案”环节,成为决定候选人去留的关键。
杨幂的竞选之路,从一开始就带着“实干”标签。她没有选择华丽的歌舞表演,而是带着团队在竞选场馆搭建了“月禾系统”微型展示区。透明的种植舱内,生菜、草莓在精准的光照与营养液调控下快速生长,旁边的屏幕实时显示着生长数据。面对评委与观众,杨幂熟练地讲解着系统原理:“‘月禾-2型’已优化了光照算法,在地球沙漠地区,即使日照时长不足6小时,也能保证蔬菜正常生长。过去三个月,我和团队在非洲苏丹搭建了10个试点基地,解决了当地2万人的蔬菜供应问题。”
她的展示引发了热烈反响,尤其是来自非洲的评委,频频点头认可。当被问及“若成为王妃,将如何进一步推广技术”时,杨幂的回答条理清晰:“第一步,联合月宫技术团队,简化‘月禾系统’的操作界面,让当地农民更容易上手;第二步,推动‘月禾+电商’模式,帮助农民将多余蔬菜销往全球,形成可持续的产业链。”这番务实的规划,让她在“科技贡献”评分中暂列第一。
古力娜扎的竞选方向则聚焦“地月文化融合”。她带来的“火星移民文化手册”,用阿拉伯语、汉语、英语等十种语言,详细介绍了火星的生活规则、生态保护知识,甚至收录了她亲自创作的火星主题诗歌。“很多人对火星移民充满恐惧,是因为不了解。”娜扎在展示时,身后的全息屏播放着火星居民的日常生活片段——孩子们在穹顶下的草坪玩耍,科学家在实验室研究土壤,“我的手册不仅是科普,更是想让大家感受到,火星不是冰冷的基地,而是有温度的家园。”
她的提案得到了月宫文化部门的认可,评委中一位参与火星建设的科学家评价:“文化认同是移民稳定的关键,娜扎的手册填补了这一空白。若能推广,将大幅提升火星移民的归属感。”凭借这一提案,娜扎在“人文贡献”环节斩获高分,与杨幂形成“科技VS人文”的双强格局。
除了两位热门候选人,其他参赛者也各有亮点:来自欧洲的候选人提出“地月青少年科技交流计划”,建议选拔地球学生前往月球实习;南美候选人则聚焦“小行星带资源分配”,呼吁建立公平的资源共享机制。大选不再是单纯的“选美”,而是变成了一场汇聚智慧、助力文明发展的盛会。
月球“静海苑”内,迪丽热巴、泰勒等现任王妃常来观看竞选。“这一届的候选人,都带着对未来的思考。”泰勒笑着说,“杨幂的‘月禾推广’、娜扎的‘文化手册’,都能实实在在帮到地月发展。”刘亦菲则补充道:“王室需要这样的力量,既能代表美丽,又能创造价值。”
## 二、深空基建:火星、小行星带的新突破
### (1)火星“奥林匹斯港”:城市功能全面升级
火星“奥林匹斯港”的建设,在月球科技的加持下迎来新进展。城市新增的“星尘钢”交通枢纽,采用模块化设计,可快速拼接扩展,连接起居住区、科研区与采矿基地。枢纽内的磁悬浮列车,利用火星低重力环境,时速可达500公里,从城市一端到另一端仅需15分钟。
“我们还建成了火星首个‘量子通讯基站’。”基地负责人介绍,“通过与月球的量子中继卫星对接,火星与地球的通讯延迟从20分钟缩短至5分钟,且信号无法被破解。这为火星的科研数据传输、居民日常通讯提供了保障。”
城市的生态系统也更加完善。“月禾-2型”系统不仅能种植蔬菜,还实现了水稻、小麦的小规模种植。在专门的“生态实验室”,科学家成功培育出能在火星土壤中生长的改良版棉花,未来有望实现火星本土衣物生产。“按照计划,明年‘奥林匹斯港’的常住人口将突破5万,成为太阳系内除地月外,最大的人类聚居地。”
### (2)小行星带:采矿与资源利用的规模化
小行星带的采矿作业进入“全自动化”阶段。新一代“星尘吞噬者-III”采矿机器人,配备了AI导航系统,能自主识别小行星的矿物分布,选择最优开采路径。在灵神星,数百台机器人同时作业,将富含铁镍的矿石粉碎、冶炼成金属锭,再由“星尘号”运输舰运往月球“星穹造船厂”。
“目前,小行星带的金属供应已能满足‘星梭计划’70%的材料需求。”采矿舰队指挥官汇报,“我们在谷神星建立了‘资源精炼中心’,可将稀土元素提纯至99.99%,用于制造量子计算机芯片、激光武器核心部件。”
更令人振奋的是,科学家在小行星带发现了富含“氦-3”的彗星碎片。“这些碎片中的氦-3纯度极高,是月球氦-3储量的10倍。”月宫能源部门负责人兴奋地说,“我们已派遣专门的‘彗星采矿舰’前往采集,未来三年,月球的核聚变燃料供应将实现自给自足,无需依赖地球。”
## 三、地月科技联动:向着“一级文明”再迈一步
月球“地月科技转化中心”内,一项关键技术突破——“可控核聚变小型化”,为人类迈向“一级文明”添上重要一笔。新研发的“月核-2型”反应堆,体积缩小至冰箱大小,能量输出却提升3倍,一次填充燃料可供电五年,且能适应地球、火星、冥王星等不同重力环境。
“‘月核-2型’已在地球南极科考站、火星科研区完成测试。”项目负责人介绍,“下个月将批量生产,优先部署在深空基地与极端环境地区。未来,每个家庭都可能拥有小型反应堆,彻底告别能源短缺。”
与此同时,地月联合研发的“量子计算机集群”也投入使用。月球的“星脑-I”与地球的“深蓝之脑”实现联网,运算速度突破“亿亿亿次\/秒”,可模拟太阳系内的天体运动、三体舰队轨迹,甚至预测宇宙射线的爆发时间。“这为我们的深空探索、防御体系建设提供了强大的算力支持。”石峰在“深蓝之眼”的技术会议上说,“按照目前的进度,人类将在三年内全面掌握太阳系资源,五年内实现‘一级文明’的核心指标。”
地球的科技应用也迎来新热潮。中国、美国、欧盟等国家和地区,利用月球共享的“星晶材料”技术,建成了首座“零能耗摩天大楼”——大楼的玻璃幕墙采用“星晶薄膜”,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满足大楼80%的能源需求;建筑结构使用“星尘钢”,抗震等级提升至最高级,且重量仅为传统建筑的一半。
“地月科技联动,让地球的发展速度提升了10倍。”联合国相关负责人评价,“曾经需要十年才能实现的技术突破,现在只需一年。人类文明的进步,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推进。”
## 四、大选终章与深空展望
王妃大选的最终评审日,月球“广寒正殿”座无虚席。杨幂与古力娜扎作为最终候选人,分别进行了最后的提案陈述。杨幂详细规划了“月禾系统”在全球的推广路线图,承诺三年内覆盖所有饥荒地区;古力娜扎则展示了“火星移民文化节”的筹备方案,希望通过文化活动促进地月融合。
评审结束后,龙牙通过全息投影宣布结果:“本届王妃大选,增设‘双王妃’席位。杨幂、古力娜扎,凭借对科技推广、人文融合的突出贡献,共同当选。”
掌声如潮,杨幂与古力娜扎相拥而泣。她们的当选,标志着月宫王妃的角色,正式从“王室象征”转变为“文明推动者”。
就在大选落幕的同时,月球“星穹造船厂”传来好消息:首艘“曲速引擎”原型舰“星途号”完成组装,即将进行首次试飞。“‘星途号’的理论速度可达1.5倍光速,若试飞成功,人类将实现真正的星际航行。”星枢将军站在舰桥,看着巨大的引擎喷口,眼中满是期待,“我们的目标,不仅是守住太阳系,更是探索更远的星海。”
月宫主殿内,龙牙看着“星途号”的试飞倒计时,又望向窗外那颗蔚蓝的地球与红色的火星,面具后的目光深邃。他知道,王妃大选的落幕、“星途号”的试飞,都只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缩影。在未来的日子里,地月将继续携手,补齐“一级文明”的最后拼图,迎接三体舰队的终极挑战,在宇宙中书写属于人类的传奇。
而杨幂、古力娜扎站在“静海苑”的露台,看着远处“星途号”缓缓升空,引擎喷口的蓝光划破月球的夜空。她们知道,自己的王妃之路,才刚刚开始——未来,她们将与其他王妃一起,为地月融合、深空探索贡献力量,成为人类文明跃迁中,最亮丽的一抹星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