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省长吴政宏的办公室,气氛则有所不同,吴政宏显得比平时更加热情,甚至带着几分推心置腹的意味,他同样大力赞扬了郑开叶的工作能力,特别是对其在政府日常运转、重大项目协调以及处理突发事件中表现出的果决和效率表示赞赏。
“开叶啊,你来了之后,政府这边的工作,我是省心不少啊。”吴政宏笑着递给郑开叶一杯茶,“你年轻,有冲劲,有想法,更重要的是,原则性强,敢于负责,现在省里情况比较复杂,老书记可能要有高升的机会,这是好事,也是挑战,政府工作千头万绪,特别是经济工作,一刻也不能放松,在我可能……需要更多精力关注一些其他事务的时候,政府这边的日常工作,你要多担待起来,大胆决策,出了问题我负责。”
吴政宏的话说得非常直白,几乎挑明了他希望能在周启明离开后接任书记,并且提前将政府工作的担子压到郑开叶肩上,这是一种信任,更是一种明显的拉拢和布局,郑开叶心中了然,他知道吴政宏这是在为可能的“接班”做准备,希望稳住政府大盘,尤其是倚重他这个手握实权、且与周启明工作理念相近的常务副省长。
“省长,您过奖了,我分内的工作,一定全力以赴,确保政府工作平稳有序运行,重大事项,我会及时向您请示汇报。”郑开叶的回答滴水不漏,既表达了会恪尽职守,也保持了适当的距离和程序上的尊重,没有轻易表现出站队的意思。
吴政宏对郑开叶的态度似乎在意料之中,也没有强求,只是又强调了几句稳定和发展的重要性,便结束了谈话。
两位主要领导的谈话,让郑开叶更加清晰地感受到了山雨欲来的氛围,他深知,在这种高层人事变动的敏感期,保持清醒的头脑和政治定力至关重要,他给自己定下了三条原则:第一,坚守岗位,全力以赴抓好分管工作,特别是“强基固本”专项行动,绝不能因为政治波动而影响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第二,严守组织纪律,不参与、不传播小道消息,不搞团团伙伙,一切听从上级和省委的安排;第三,对周启明书记和吴政宏省长都保持应有的尊重和工作上的配合,但绝不卷入过深的个人政治投机。
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郑开叶想超然物外,但漩涡已然形成,他身处关键位置,想完全避开是不可能的。
最先表现出明显动向的是省委副书记王明宏,王明宏在省委领导中排名第三,资历老,在d省经营多年,根基深厚,他早已对省长的位置虎视眈眈,此次周启明可能调离,在他看来是千载难逢的机会,按照一般惯例,如果省长吴政宏顺利接任书记,那么省长职位出缺,他作为副书记是接任省长的最热门人选。
因此,王明宏一改往日相对低调的风格,开始频繁活动,他加大了到各地市调研的力度和频次,在各种场合发表讲话,强调全局观念和党的建设,刻意展现自己作为“未来省长”的视野和气度,更引人注目的是,他开始利用各种机会和渠道,向首都方面传递信息,展示自己在d省的工作成绩和群众基础,同时也不忘与省内各地市、各厅局的主要负责人加强“沟通”,隐隐有构筑自己班底的迹象。
郑开叶作为常务副省长,主持政府日常工作,与王明宏的工作交集很多,王明宏明显加强了对政府工作,特别是经济领域工作的“关心”和“指导”,有时甚至会越过吴政宏,直接向郑开叶询问某些项目的进展,或者对某些政策提出“建议”。
这种越位,让郑开叶感到有些为难,他只能谨慎应对,坚持重大事项必须向吴政宏省长汇报的原则,避免给外界造成他已倒向王明宏的误解。
与此同时,省长吴政宏的动作也更加明显,在将政府日常工作的担子更多地交给郑开叶后,吴政宏前往首都出差、“汇报工作”的频率明显增加,明眼人都知道,他这是在为争取接任省委书记做最后的努力。
到了他这个级别和年限,能否再进一步,登上封疆大吏的顶峰,不仅关乎个人政治生涯的巅峰,更意味着未来在国家政治格局中可能占据更重要的位置,吴政宏动用了自己所有的政治资源和关系网络,希望能抓住这次机会。
d省的官场,表面上依旧秩序井然,但暗地里的波涛汹涌,几乎每个身处其中的人都能感受到,各种饭局、聚会悄然增多,电话里的密谈也变得频繁,站队、押宝、观望、焦虑……种种情绪在高层干部中弥漫,一些厅局和地市的负责人,开始小心翼翼地调整与各位省领导的关系,生怕一步踏错,影响前途。
郑开叶尽量屏蔽这些干扰,将全部精力投入到工作中,他深知,越是这种时候,越容易出问题,他加大了“强基固本”专项行动的督导力度,亲自带队暗访了几个问题反映比较突出的县区,对整改不力的干部当场提出严厉批评,甚至建议调整岗位。
他主持召开了多次经济形势分析会,督促各项稳增长措施落实落地,确保全年目标任务完成,他还特别关注了泽市c县的后续整治情况,要求泽市市委必须拿出刮骨疗毒的勇气,彻底扭转当地的治理乱象。
他的这种专注和定力,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政府系统的军心,许多干部看到郑省长在这种敏感时期依然心无旁骛地抓工作、促发展,心里也踏实了不少,跟着把精力聚焦到本职工作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