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侍奔上观星阁,脚步急促,脸色发白。他跪在阶前,声音微颤:“礼部奏报,吉时已定,禅位大典可于今晨举行。”
裴砚站在栏边,手中还握着那幅《万里山河图》的卷轴末端。风从高处吹过,画角轻轻翻动,映着将明未明的天光。
他没有立刻回应,而是转头看向沈知微。
她立在一旁,披风被风吹起一角,发间的白玉簪在晨色中泛着微光。她迎上他的目光,轻轻点头:“儿已成器,可托山河。”
这句话她说得平静,却像一块落下的石子,在他心湖深处激起涟漪。
裴砚闭了闭眼,再睁开时,神色已定。他将画卷交予内侍:“收好,送至太极殿陈列。”
三人一同下楼。太子裴昭衍已在阁下等候,身着玄底金纹礼服,面容肃然。见父母走来,他上前一步,躬身行礼。
裴砚抬手扶住他臂膀,力道沉稳:“今日之后,天下是你的。”
太子抬头,目光坚定:“儿臣不敢忘父皇教诲,必以社稷为重。”
一行人沿宫道前往太极殿。天边渐亮,宫门次第开启,百官已在殿外列队等候。丹墀两侧仪仗森严,钟鼓未响,万籁俱静。
途经禁军值守处,裴砚忽然停下。他解下腰间佩剑,递向侍卫长。
“此剑随我二十三年,斩过奸佞,也护过百姓。”他说,“如今太平已现,不必再出鞘。”
侍卫长双手接过,低头应命。剑身入鞘,再无声息。
太极殿内,香烟袅袅。传国玉玺置于案上,金光隐现。
裴砚登临丹陛,面向群臣。他的声音不高,却清晰传遍大殿:“朕自登基以来,励精图治,平乱安民。今体康神清,天下有序,太子昭衍仁厚明断,堪承大统。特诏告天下,即日起退位,自号太上皇,居南苑别宫,不预政事。”
话音落下,殿中无人喧哗,亦无异议。老臣们垂首默立,年轻官员则目光闪烁,似有震动,却无人开口。
裴砚转身,亲手将玉玺捧起,交到太子手中。
“持此玺者,掌天下权柄。”他低声道,“但真正的江山,不在印上,而在民心。”
太子双手承接,指尖微抖,随即稳住。
裴砚又转向帘后:“皇后沈氏,辅政多年,识见深远。朕虽退位,国事仍可问之如问朕。若有疑难,皆可禀报垂帘之前。”
此言一出,殿中气氛微变。几位元老大臣交换了眼神,终归沉默。
沈知微端坐帘后,未穿凤袍,仍是一袭素色常服,只领口绣了一圈暗金云纹。她未说话,只是在太子目光迟疑之际,微微颔首。
那一点头极轻,却重若千钧。
当礼官宣读新帝年号“承平”之时,朝阳正破云而出,光芒洒入大殿,照在龙椅之上。
太子缓缓坐下,背脊挺直。他的手搭在扶手上,指节因用力而略显发白,但神情已然安定。
大典结束,百官退去。殿内只剩三人。
沈知微从帘后走出,站于太子身侧。她没有看龙椅,而是望向殿外初升的日头。
“昨夜你呈上来的那份减赋奏章,我看了。”她说,“你想立刻推行?”
太子点头:“北方春旱,百姓艰难,早一日施行,便少一分苦。”
“我知道。”她语气平缓,“但户部账目尚未核清,仓廪实情不明。若贸然下令,地方借机虚报,反成贪腐之机。”
太子皱眉:“难道要等?”
“不是不办。”她取出一份简册,放在案上,“这是我让采风司整理的民间来信摘录。河北有村因去年修渠欠债,今年无力纳粮;江南数县丝价暴跌,织户卖女偿税。这些事,比一道诏书更急。”
太子低头翻阅,眉头渐渐松开。
“治国不在快慢,而在准不准。”她说,“一步走稳,十步不倾。”
殿外传来钟声,九响过后,余音消散。
裴砚站在殿柱旁,已换下龙袍,着一件深青常服。他望着妻儿并肩而立的身影,嘴角微动,终未言语。
片刻后,他转身走向殿门。
沈知微察觉,回头唤了一声:“裴砚。”
他止步,未回头。
“你会常回来看看吗?”
他顿了顿:“只要你们还在这里。”
说完,他迈步而出。身影穿过光柱,消失在门外。
殿内安静下来。
太子看着母亲:“他会孤单吗?”
“他曾一个人走了太久。”她说,“现在终于可以歇一歇了。”
太子沉默片刻,忽然问道:“你说‘知微政’这三个字,真的要用我的名义颁出去吗?”
她看着他:“名字不重要。重要的是,谁在做事。”
他点头,将那份减赋奏章重新收回袖中。“再等五日,等户部报上来明细。”
她露出一丝笑意:“很好。”
阳光照进大殿,落在空置的太上皇座前。那里原本不该有座位,但工匠连夜赶工,设了一张矮凳,铺了软垫。
那是留给裴砚的位置。
他知道,他随时可以回来。
但不会再坐在龙椅上。
沈知微走到殿前台阶,望着远处宫墙。一群新任女官正捧着文书走过广场,脚步整齐,裙裾轻扬。
她们不再低头疾行,也不再避让男官。
一个年轻女子不小心撞到了礼部郎中,对方皱眉,却还是侧身让她先过。
她笑了笑,快步离去。
沈知微望着她的背影,伸手摸了摸发间的白玉簪。
它已经很久没有藏针了。
太子走到她身边:“下一步,该怎么走?”
她没有立刻回答。
风吹起她的衣袖,远处传来鼓乐声,是百姓在街头庆贺新君登基。
她终于开口:“先把该查的账查清。”
太子点头。
她望着宫门外涌动的人流,声音很轻:“然后,让每一个想活的人,都能活下去。”
一名内侍匆匆走入大殿,手里拿着一封文书。
“启禀陛下,户部加急呈报,北地三仓存粮数目有异,请示是否派员彻查。”
太子看向母亲。
她站在光里,目光沉静。
她抬起手,指向案上那本民间来信摘录。
手指落下时,发出轻微一声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