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机屏幕的白光刺得人睁不开眼,数据流像失控的瀑布般倾泻而下,在惨白的光线中拉出淡蓝色的残影——那些代码不是简单的字符排列,而是带着温度的碎片,有的泛着冷硬的银灰,像熔岩冷却后的外壳;有的裹着微弱的红光,像炎烈掌心钥匙跳动的纹路。炎烈下意识地眯起眼,睫毛上沾着的细小冰晶被白光烘化,顺着眼角滑落,凉得他眼底发紧。掌心的钥匙仍在发烫,温度透过防护服的手套渗进来,与地面红色纹路的共振频率越来越急促,像是在焦急地叩击他的神经,呼应着屏幕上那些关于“共生”的冰冷文字。
“能量潮汐剩余时间30分钟,黯蚀活性71%。”主机的机械提示音突然中断,像是被什么东西掐住了喉咙,屏幕角落跳出一行红色小字,字体边缘还带着闪烁的毛刺,“外部结构震颤频率异常,疑似有实体冲击——冲击能量等级:c+级,持续增强中。”
凌星抬手按在主机侧面的散热口,金属外壳的温度已经超过了战术手套的耐受阈值,烫得指尖发麻,甚至能闻到手套材质轻微的焦糊味。他皱了皱眉,指腹在散热口的格栅上摩挲了两下,那里积着的灰尘被高温烘成了黑色的粉末,一蹭就簌簌往下掉。“控制室的军用屏蔽层还能撑住,但外面的撞击物不是普通黯蚀碎屑。”他转头看向炎烈,战术步枪的枪口朝休息区方向偏了偏,枪身的银色金属在白光下泛着冷光,“你去那边警戒,通风管道刚用净化喷雾处理过,但接口处可能有残留的黯蚀痕迹,主要防备它们从墙体缝隙渗透——你的共振感应比探测仪灵敏,一旦有异常立刻发信号。”
炎烈点头,握紧钥匙起身时,余光瞥见雷的手指正死死抠着储物柜的边缘。那是之前放备用能量板的金属柜,柜面还留着雷刚才拉开时的划痕,此刻他的指节因为用力而泛白,连指甲盖都透着青紫色,仿佛要把柜门抠出洞来。银灰色的瞳孔在屏幕光线下忽明忽暗,像是有两团冷火在那片沉寂的灰色里翻涌,时而亮得刺眼,时而又暗下去,只剩一点微弱的光。
“我会保持共振感应。”炎烈的声音压得很低,几乎要被主机的嗡鸣声吞没。他走到雷身边,掌心的钥匙轻轻碰了下雷的胳膊——钥匙的暖光透过两层防护服的布料渗过去,红色纹路在两人接触的地方短暂亮起,像一片小小的火焰,瞬间驱散了雷胳膊上凝结的薄霜,“有异常我会立刻通过通讯器通知你们,你……别太紧绷。”
雷的肩膀微不可查地颤了一下,像是被那点暖光烫到了。他没说话,只是微微侧过头,银灰色的瞳孔扫过炎烈的脸,又很快移开,目光重新落回主机屏幕上那些滚动的数据流。直到炎烈的身影消失在设备区与休息区之间的金属门后,他抠着柜门的手指才缓缓松开,留下几道深浅不一的白痕,在金属柜的冷色表面上格外显眼。
月璃已经搬了把金属椅坐在主机前,椅子腿在地面上划过,发出“吱呀”的刺耳声响,打破了控制室里短暂的沉默。她的战术终端放在膝盖上,连接线像条银色的蛇,一端插在主机侧面的USb-c接口里,另一端缠绕在她的手腕上,线身上的指示灯还在规律地闪烁着绿光。她推了推鼻梁上的防护眼镜,镜片上的雾气被她用袖口擦去,露出下面专注的眼神。指尖在终端屏幕上飞快滑动,调出的解密算法正以三维立体的形式旋转——那是个复杂的多面体结构,每个面都布满了不同颜色的代码节点,绿色的代表已破解,红色的代表待验证,蓝色的则是正在运算的中间数据,像一颗不停转动的彩色水晶球。
“加密文件夹用了军方级的‘星尘锁’,这种加密方式通常用于联邦核心机密,需要三重密钥验证。”月璃的指尖停在一个不断跳动的绿色节点上,那个节点比其他节点亮得更明显,像是整个算法的核心,“第一层是勘探队编号‘734’,刚才雷刷权限卡的时候已经自动通过了;第二层是生物特征密钥,需要实验相关人员的能量特征或基因信息,雷的银色纹路能和主机产生共鸣,应该能解开;但第三层……”她顿了顿,指尖在终端屏幕上点了点,蓝色的中间数据突然停下了转动,“是动态能量密钥,需要与地核能量潮汐的频率实时同步才能生成——也就是说,我们得等潮汐的频率和主机预设的参数对上,否则就算有前两层密钥也没用。”
雷走到她身后,左臂的银色纹路突然泛起微光,不是之前那种黯淡的银,而是带着几分透亮的光泽,像融化的白银。这些纹路顺着他的手臂缓慢流动,与主机屏幕边缘的蓝色能量流产生了微弱的共鸣——屏幕上的数据流突然顿了一下,原本杂乱的代码排列变得整齐了些,像是被无形的手梳理过。“试试我的能量特征。”他说着,将手腕贴在主机侧面的生物感应区上。那片感应区是圆形的,直径大约五厘米,表面还留着淡淡的划痕,显然是当年勘探队员经常使用的痕迹。
当雷的手腕贴上去时,那些黯淡的银色纹路像是被注入了活水,顺着感应区的金属接口蜿蜒向上,在屏幕边缘织成一张细密的银网,每个网眼都闪烁着细碎的蓝光。月璃的战术终端突然发出一阵轻快的蜂鸣,像是终于解开了难题的欢呼,三维算法的绿色节点瞬间全亮,红色节点则像被潮水淹没般迅速消退,只剩下蓝色的中间数据还在旋转,却也变得缓慢而有序。
“同步成功!动态密钥正在生成!”月璃的眼睛亮了起来,指尖重重按下终端上的确认键,屏幕上跳出一个进度条,红色的数字在上面跳动,“10%、30%、50%……能量频率匹配度92%,还在上升!”
凌星靠在旁边的金属架上,架子上堆着几台废弃的勘探仪器,有的仪器屏幕还残留着淡淡的绿光,像是临死前最后的呼吸。他的目光扫过散落在架子上的纸质勘探记录,那些纸张因为常年处于低温环境,已经变得脆硬,边缘卷曲,上面的字迹有的被岩浆蒸汽熏得模糊,有的则被红笔标注了密密麻麻的批注。其中一份泛黄的报告吸引了他的注意,标题是“共生实验阶段三:能量耐受阈值测试”,纸张右上角还盖着一个红色的“机密”印章,只是印章的颜色已经淡得快要看不清了。
凌星伸手拿起那份报告,纸张在他手里发出“哗啦”的轻响,像是怕被碰碎。报告里附带的图表上,几条红色曲线像被扼住喉咙般陡然下坠,有的曲线在50%左右就断了,旁边用黑笔写着“受试体失效”;有的撑到了70%,却也带着明显的断裂痕迹;只有最上面一条曲线,一直延伸到87%的位置才停下,终点用红笔圈了起来,标注着“受试体734-01,耐受极限87%,无明显器官损伤”。他指尖在曲线终点敲了敲,纸张上的墨迹被指甲盖蹭得微微发毛。抬头看向雷时,对方正好避开了他的目光,转头看向设备区的方向,像是在掩饰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