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初三,天气依旧闷着,只是那风里的燥意,隐约掺进了一丝极淡的、属于秋日的干爽。午后,我正依着范先生的教导,在书房窗下静坐,试图在秋蝉最后的嘶鸣里,捕捉那份“往静处寻”的心境。指尖在虚空中模拟着琴弦的触感,力求每一个想象中的音符都“沉下去”。
忽听得院门外传来一阵轻快的脚步声,夹杂着少女清脆的说笑,如同投入静水中的几颗卵石,瞬间漾开了满院的沉寂。
“小小!小小定在家!”是柳茵那辨识度极高的、带着点风火意味的嗓音。
“茵娘你慢些,仔细门槛……”阿萝细声细气的劝阻紧随其后。
“无妨的,贾姨前日才说小小得了闲……”这是青娥温软的声音。
我睁开眼,唇角不自觉已微微扬起。放下虚抚的手,起身迎了出去。
刚走到堂屋门口,便见柳茵一手提着个竹编食盒,一手拉着有些踉跄的阿萝,风风火火地跨进院门。她今日穿了件杏子黄的襦裙,发髻因快步行走略有些松散,几缕发丝贴在微汗的颊边,却更显得生机勃勃。跟在她身后的阿萝,穿着浅碧色衣裙,圆脸上带着点无奈的甜笑,手里小心翼翼捧着个荷叶包。走在最后的青娥则是一身月白,步履从容,臂弯里挎着个小巧的篮筐,里面露出针线布料的一角。
“你们怎么来了?”我笑着上前,接过柳茵手中那沉甸甸的食盒,一股混合着熟油和蜜糖的甜香立刻弥漫开来。
“还说呢!”柳茵用袖子扇着风,大眼睛瞪着我,“你自己算算,都多久没去找我们了?整日不是抱着琵琶就是对着书本,都快成仙了!我们只好自己送上门来啦!”她说话时爱比划,手指几乎要点到我的鼻尖。
阿萝细声细气地帮腔:“是呢,青娥姊姊新调了木樨清露,想着你必定喜欢,一直等着你去找我们呢。”她将手中的荷叶包递过来,声音轻柔,“这是今早市集上买的新炒南瓜子,还温着,香得很。”
青娥走上前,将篮筐放在石桌上,抿嘴微笑,目光柔和:“不是什么稀罕物,前几日得了一块不错的素绫,想着快入秋了,给你绣个新的笔袋,正好今日得了空,便和茵娘、阿萝一同过来,大家说说话。”她从篮子里拿出一个白瓷小瓶,“这是用初开的桂花蒸的露水,兑水喝最是润燥。”
贾姨闻声从灶间出来,见到她们,脸上立刻堆满了笑纹:“哎呀,是柳娘子、阿萝娘子和青娥娘子来了!快坐,快坐!我正熬着梨汤,这就给你们盛来!”说着便手脚麻利地去张罗。
我们几人便在枇杷树下的石凳上围坐下来。柳茵迫不及待地打开食盒,里面是李婆婆铺子新出的定胜糕和菱角糕,造型精巧,散发着诱人的米香和甜气。
“快尝尝,李婆婆说这是用了新收的糯米,格外软糯。”柳茵拿起一块塞到我手里,自己又抓了一块,咬了一大口,满足地眯起眼。
阿萝小口抿着贾姨端来的温梨汤,一边小心地剥着南瓜子,将仁儿放在干净的石桌上,堆成一小撮。青娥则拿出未完工的笔袋,针线在她指尖穿梭,绣的是简单的缠枝莲纹,针脚细密匀净。
院子里顿时充满了少女们的软语轻笑,和食物的甜香、梨汤的暖意混杂在一起,驱散了连日来盘踞在我心头的些许孤清与滞闷。这才是真实而温暖的人间烟火。
“小小,你近日在忙什么?上次听郑先生说,你又从他那里借了几卷前人的游记?”柳茵咽下糕点,好奇地问。
“不过是随意翻翻,增长些见闻。”我答道,拈起一枚阿萝剥好的南瓜子仁,放入口中,炒货的焦香瞬间盈满齿颊。
“还是小小静得下心,”阿萝细声感叹,“我娘总说我像只雀儿,一刻也坐不住。”
青娥抬眼笑了笑,声音温软:“各人性情不同罢了。像小小这般能沉心学问技艺,是极好的福气。我们这般时常来闹你,只盼你别嫌烦才好。”
“怎会?”我看着她们,心底一片柔软,“你们能来,我不知道多欢喜。”
我们聊着市井趣闻,分享着各自近日的见闻。柳茵说起她兄长前日去灵隐寺还愿,带回的素斋点心;阿萝说起巷口孙阿婆家新抱窝的小鸡,毛茸茸的极可爱;青娥则说起她试着用桂花和薄荷一起蒸露,气味似乎更清冽了些。
正说笑间,我眼角的余光似乎瞥见隔壁墙头有影微动。抬眼望去,却只见夯土墙顶空荡荡,唯有几茎野草在微风中轻摇。是错觉么?还是……那位白娘子又在“登高望远”了?
这念头只是一闪而过,并未深究。此刻,友伴在侧,笑语盈耳,秋阳透过枝叶缝隙,洒下斑驳光点,一切都显得如此安宁而珍贵。
柳茵带来的糕饼甜糯,阿萝的南瓜子香脆,青娥的木樨清露芬芳,贾姨的梨汤温润……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物事,经由她们的手带来,便承载了沉甸甸的情谊。
我知道,漕运案的暗流仍在涌动,阮郁的心思莫测,小白鞋的出现带着谜团,谢阿蛮的烦恼也未真正解决。但在这一刻,在这方小小的院落里,我只想沉浸在这份由友伴带来的、实实在在的温暖之中。
命运或许莫测,前路或许坎坷,但至少此刻,我不是孤身一人。
青娥将绣好的笔袋递给我,藕荷色的素绫上,青色的缠枝莲蜿蜒舒展,清雅合宜。
“真好看,青娥,你的手总是这么巧。”我由衷赞道。
她微微红了脸,低下头,唇角却弯起满足的弧度。
夕阳的余晖渐渐将天边染上橘色,如同打翻的胭脂匣,泼洒出绚烂的霞光。柳茵她们起身告辞,约定过两日一起去城外看看初红的枫叶。
送走她们,院子里重新安静下来。空气中似乎还残留着糕点的甜香和少女们的笑语声。
我握着那只新笔袋,指尖感受着细密针脚的凹凸。
秋霞似火,友情如灯。
(第二十三章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