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小说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第173章:气候影响,药性再探

连续三日的阴雨,像一张湿冷的网,把整个岐下密林裹得密不透风。轩辕蹲在药庐后的晾药架前,指尖捻起一片苍术的切片,眉头不由得拧成了疙瘩。

这苍术是半月前采回的,当时刚过白露,天气干爽,新鲜的根茎带着浓烈的辛香,断面黄白,阳光下还泛着细密的油光。他按岐伯教的法子,切成薄片摆在竹架上晾晒,本以为再过两日就能收进陶罐,没想到一场连阴雨不请自来,硬生生把晾晒的进程拖了下来。

此刻的苍术片,边缘已经微微发褐,原本饱满的质地变得软塌塌的,凑近鼻尖细闻,那股能呛得人打喷嚏的辛香淡了许多,反而隐隐透出一丝若有若无的霉味。轩辕心里一沉,从陶罐里取出几片上月晒干的苍术对比——旧的切片干燥坚硬,断面依旧鲜亮,凑近时辛香直冲脑门,熏得他忍不住眯起了眼。

“差得太远了。”他低声自语,将两片苍术并排放到竹简上。旧的像精神矍铄的老者,自带一股刚劲;新的却像被雨水泡透的棉絮,透着股萎靡不振。他想起前几日用新采的苍术配伍治疗一位风寒湿痹的患者,对方说药效似乎比上次弱了些,当时他只当是患者体质变化,此刻才恍然大悟,恐怕问题出在这药材上。

“在琢磨什么?”岐伯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带着雨后特有的温润。他手里提着一把刚采回的紫苏,叶片上还挂着晶莹的水珠,紫绿相间的颜色在阴雨天里格外鲜亮。

轩辕连忙起身,指着晾药架上的苍术:“师父您看,这苍术被雨气浸了,味道淡了好多。前几日给石部落的阿叔治病,用了这新的苍术,他说关节还是发沉,当时我没在意,现在想来,怕是药材的力道不够了。”

岐伯放下紫苏,走到晾药架前,拿起一片新的苍术片,拇指和食指轻轻捻了捻,又凑到鼻尖闻了闻,随后摇了摇头:“不止是淡了,再这么下去,怕是要生霉。苍术这东西,性喜燥烈,最忌潮湿,你看这断面的油点,”他用指甲刮了刮断面,“原本该是密密麻麻的,现在都瘪下去了,这是油气被湿气逼出来了,药效自然要打折扣。”

轩辕的心揪了一下。他清楚记得,采这苍术时费了多大功夫——那片坡地在密林深处,石缝丛生,苍术的根茎扎得又深又牢,他和阿木轮换着用石铲刨,手掌磨出了水泡才挖回二十多根。若是就这么糟蹋了,实在可惜。

“那……还能补救吗?”他急问道,目光落在那些软塌塌的切片上,像看着一群生病的孩子。

岐伯走到药庐角落,指着一堆码得整整齐齐的干柴:“柴火还够吗?”

轩辕点头:“够的,上周刚劈了新柴,都是耐烧的硬木。”

“那就好办。”岐伯转身从灶房里拎出一口陶釜,釜底还带着烧过的黑痕,“把这些苍术片收起来,用炭火烘干。记住,火不能太旺,要慢慢烘,让潮气顺着热气散出去,不能急。”

轩辕眼睛一亮:“用火烘?和太阳晒的效果一样吗?”

“道理相通,都是去湿存燥,但火候得拿捏好。”岐伯蹲下身,开始往灶膛里添柴,“太阳晒是借天力,温和持久;炭火烘是借人力,来得快,但容易过燥。你想想,苍术的辛香是它的‘魂’,这魂怕湿也怕烈,太猛的火会把油气直接烤焦,那时候就不是药效弱了,是直接成了废品。”

他一边说,一边引燃柴薪,橘红色的火苗舔舐着釜底,很快就有热气从釜口冒出来。岐伯让轩辕把苍术片均匀铺在陶釜底部,盖上盖子,只留一条细缝透气。“每隔一刻钟翻一次,让上下的片子受热均匀。”他叮嘱道,“你盯着火候,我去处理那堆紫苏。”

轩辕守在灶前,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灶膛里的火苗。他学着岐伯的样子,只添细小的柴枝,让火势保持在不疾不徐的状态,既能持续供热,又不会窜起高高的火苗。釜盖的缝隙里,不断有白色的水汽钻出来,带着苍术淡淡的辛香,混杂着烟火气,倒有种特别的暖意。

一刻钟很快到了,他小心翼翼地揭开釜盖,一股带着湿气的热气扑面而来。底层的苍术片边缘已经有些发脆,他用竹铲轻轻翻动,把上层的挪到底部,又将边角的换到中间,动作轻柔得像在摆弄易碎的贝壳。

“师父,这炭火烘出来的,和太阳晒的真能一样?”他趁着翻片的空档问道,心里还是有些打鼓。毕竟药材讲究“法于自然”,用火烤总觉得少了点天然的气息。

岐伯正在处理紫苏,他把叶片摘下,梗子捆成小把,闻言回头笑道:“天地万物,本就相辅相成。太阳是天的火,炭火是地的火,只要能去湿存性,何必拘泥于形式?你想想,若遇到连月阴雨,总不能眼睁睁看着药材烂掉吧?法子是人想出来的,关键是得懂药材的性子。”

轩辕若有所思。他想起上次跟随岐伯去北山采药,遇到山洪阻断归途,采回的独活没地方晾晒,岐伯就用山洞里的干松针铺在石台上,借着洞外透进的微弱天光和山洞的干燥气流,硬是把药材阴干了,药效也没受影响。当时他只觉得是权宜之计,此刻才明白,所谓“道”,从来不是一成不变的死规矩,而是顺着药材的本性灵活应变。

又翻了两次,釜里的水汽渐渐少了,苍术的辛香却越来越浓。轩辕揭开釜盖,只见原本软塌的切片变得干燥挺括,边缘的褐气褪去不少,断面重新透出黄白色,凑近闻时,那股熟悉的辛辣感又回来了,虽然比天然晒干的稍淡些,但已经足够浓烈。

“差不多了。”岐伯走过来,拿起一片吹了吹,放到嘴里嚼了嚼,眉头渐渐舒展,“嗯,火气没太过,油气留住了,能用。”

轩辕松了口气,连忙把苍术片盛出来,摊在干净的竹筛上晾凉。灶膛里的火已经灭了,只留余温,釜底还带着淡淡的香气。他看着竹筛上逐渐恢复神采的苍术,心里忽然涌起一股莫名的踏实——原来药材和人一样,遇到困境时,只要用对了法子,总能找回原本的精气神。

“这几日的雨,倒是给你上了一课。”岐伯擦了擦手上的药汁,“你之前整理的百草图谱,只记了采收时节和炮制方法,却没提储存时的气候讲究。这可不是小事,药材收得再好,存不好,前面的功夫全白费。”

轩辕连忙取来竹简和石笔:“师父您说,我记下来。”

岐伯走到药架前,指着一排排陶罐:“你看这些药材,各有各的性子。像薄荷、藿香这些带香气的,最怕受潮,一湿就窜味儿,得用陶瓮密封,底下还得垫上干石灰吸潮气;而像地黄、玄参这些滋阴的,又不能太干,太干就硬得像石头,煎药时有效成分都熬不出来,得稍微留点儿润气,放在稍阴湿的陶罐里;还有那些矿石类的,像石膏、滑石,倒是耐折腾,随便找个筐子装着就行,不怕潮也不怕干。”

他一边说,轩辕一边飞快地记录,石笔在竹简上划过的“沙沙”声,和窗外的雨声交织在一起,格外清晰。“还有晾晒的时候,”岐伯继续道,“叶片类的药材,像桑叶、紫苏叶,薄脆,经不起久晒,趁着大晴天晒一日就能收;根茎类的,像苍术、白术,得晒透,但又不能在烈日下暴晒,否则表皮会开裂,里面的油气也会跑掉,最好是上午晒,午后挪到阴凉处阴干;至于花类的,像菊花、金银花,最娇气,得放在竹匾里阴干,太阳一晒就蔫了,颜色褪了,药效也跟着降。”

轩辕的笔尖一顿,想起上次晒的菊花,因为贪快在正午的太阳下暴晒,结果花瓣都卷了边,颜色也从金黄变成了灰黄,当时还心疼了好一阵子。原来这里面竟有这么多门道。

“那遇到这种连阴雨,除了炭火烘,还有别的法子吗?”他问道,目光扫过晾药架上其他还在“淋雨”的药材——有几束柴胡,还有半架知母,都带着湿漉漉的水汽,看着让人发愁。

岐伯指了指药庐屋顶的横梁:“看到那些挂着的药草了吗?”

轩辕抬头望去,横梁上挂着几束干透的艾叶和青蒿,用麻绳捆着,悬在离灶房最近的地方,借着做饭时的烟火气慢慢烘干,颜色虽然深了些,但香气依旧浓郁。“那是梅雨季采的,当时天天下雨,就挂在灶上熏干的。”岐伯解释道,“烟火气能驱潮,还能给药材添点温热之性,像艾叶这种本就温燥的,用烟火烘反而更好,驱虫效果更强。”

他顿了顿,又指向墙角一个半埋在土里的陶缸:“那里面是去年的陈皮,埋在干燥的沙土里,既能防潮,又能让它慢慢发酵,越陈越香,药效也越平和。你看,方法是死的,人是活的,得根据药材的性子、当时的气候,灵活变通。”

轩辕走到陶缸边,掀开盖子,一股醇厚的陈香立刻涌了出来,带着点微苦的回甘,比新鲜的橘皮温和了许多。他想起自己储存的陈皮,就随意放在陶罐里,雨季一到就返潮发黏,味道也冲得很,和这缸里的简直天差地别。

“原来储存不只是简单的存放。”他喃喃道,心里像被什么东西打开了一道缝,“是要顺着药材的性子,给它们找个‘舒服’的地方,让它们把最好的药性留住。”

岐伯笑着点头:“正是这个理。你想想,人住得不舒服会生病,药材存得不舒服,药性也会‘生病’。这气候就像个脾气多变的邻居,有时帮你晒干药材,有时又给你添乱,你得摸透它的脾气,才能和它好好相处。”

雨不知何时停了,云层裂开一道缝隙,漏下一缕淡淡的阳光,刚好照在晾药架上。轩辕看着竹筛里渐渐干爽的苍术片,又看了看那些还在等待处理的药材,心里忽然有了清晰的规划:先把柴胡和知母移到灶房附近,借着余温慢慢烘;把容易受潮的薄荷、藿香赶紧装进垫了石灰的陶瓮;再把那些需要阴干的花类药材搬到通风的屋檐下……

他拿起石笔,在百草图谱中“苍术”那一页的空白处,仔细添上几行字:“采收后需趁晴晾晒,遇阴雨则以炭火慢烘,火不可烈,至断面干爽、辛香浓郁为度。储存用陶瓮,底层铺干石灰,密封防潮,否则气弱力减。”写完,又觉得不够,再添一句:“药材性喜燥,如人喜暖,需避湿寒,方得保全。”

放下笔时,他忽然想起昨日去溪边取水,看到几只蚂蚁正齐心协力把一块受潮的食物搬到向阳的石缝里。当时只觉得有趣,此刻才明白,连小动物都懂得顺应气候保存食物,这医道与自然的道理,原是处处相通。

岐伯不知何时已经处理好了紫苏,正站在门口望着天边的云。阳光从云缝里漏得更多了,照在湿漉漉的草地上,蒸起一层薄薄的水汽,像给大地蒙上了一层轻纱。“雨停了,”他转过身,对轩辕道,“明日该是个晴天,正好把剩下的药材好好晒晒。不过记住,气候这东西,说变就变,得多留个心眼。”

轩辕重重点头,目光落在药架上那些形态各异的陶罐上。他忽然觉得,这些沉默的罐子不只是容器,更像是一个个小小的天地,里面藏着药材与气候、与时间相处的秘密。而他要做的,就是成为这些秘密的守护者,让每一味药材都能在合适的环境里,保持住最本真的力量。

他走到灶膛边,添了几块新柴,让余温继续烘烤着竹筛里的苍术。辛香的气息弥漫在药庐里,混着雨后泥土的清新,形成一种特别的味道。轩辕深吸一口气,只觉得心里透亮——原来药材的学问,从来不止于山林间的辨识与采挖,更藏在这日复一日的晾晒、烘烤、储存之中,藏在对每一丝气候变化的细微感知里。

那么,这场阴雨还会给其他药材带来影响吗?轩辕又会在储存药材的过程中发现哪些新的规律?且看下一章情节内容更精彩。

VIP小说推荐阅读:公牛传人长生界这个县令有点良心,但不多!重生窈窕庶女捡到一本三国志英雄恨之帝王雄心贞观俗人邪王追妻,废材小姐战天下再生缘:我的温柔暴君(全本+出版)太子收手吧!留点敌国给老爹打打大唐第一少毒妃在上抗战:从东北军开始全面战争一天一袋大米,灾年收留千万美人虽然开挂我还是要稳重生国民千金重生之鉴宝大师拿着AK47,参加夺门之变冥帝臣服,逆天狂妃天唐锦绣我的三国有点猛诸天之从国漫开始在漫威当超级英雄的那些年世城战国之军师崛起崇祯十六年重生于康熙末年三国之袁氏败家子孕妇也穿越:误撞轩王心大明重生景帝,我把景泰搞没了!嬴政偷听心声:我的大秦有亿点强三国,从孙策和周瑜手里抢江东国破山河在大明日不落抗战:我原始股开局,老总震惊!我家医馆通古代,朱标上门求医我有枪炮满库,女帝跪求招夫无敌天下三国:我是帝师王越之子三国大教皇红楼:贾琮崛起开局官府送老婆,我娘子竟是女帝马超重生大宋朝我要做门阀开局于谦典韦?这反我造定了!重生之老子是皇帝三国之大汉再起三国:我可以编辑剧本万历小捕快修罗武神
VIP小说搜藏榜:阿斗权倾天下:我被皇帝偷听心声抗战:川军入晋,开启大将之路史上最强太子爷天皇大帝之老婆是武瞾水浒:狗官,你还说你不会武功?体验人生角色之系统:放开一点庶门医香,邪医世子妃隋唐君子演义落榜当天,娶了个首富千金小娇妻三国最强短命鬼大唐广播站2我在大唐种土豆重生:回到1937大唐放歌盛宠“病弱”妃大唐好先生精灵:开局捡到重生伊布崇祯太子寒门书生,开局忽悠个便宜小娇妻光武风云之双鱼玉佩血药世家震惊!大婚当日,你给我送个孩子?超神特种兵王我在古代皇宫混大唐小闲王或许是美好世界1895淘金国度试练东汉后手星河霸主穿越古代当东家让我戍边极北?那朕只好南下了乱世边城一小兵世子好凶后汉英雄志护国骁骑汉末豪杰这太子妃不当也罢寒门科举小懒娃都市之超品战神纨绔小妖后我代阿斗立蜀汉不灭阳帝重生之我是朱厚照之子刚穿越,就在敌国公主床上汉末之王道天下战国之平手物语血雨腥风逆天行从原始部落到清末
VIP小说最新小说:智霸大夏:从地主傻儿到开国大帝我只做风流皇帝,天下美人皆归朕宋骑天下带着八位嫂嫂流放本想混口饭,科举连中六元惊陛下八百铁骑,镇万界奇葩皇帝合集全家天生神力,我靠脑子科举铁骑朔风:我在汉匈当战神穿成农夫,从神箭手到大楚国公诗仙,神医,商圣,镇国公!敕封一品公侯原始:驯服母虎,走婚诸部山河鉴:隋鼎中国古代奇闻录白话文讲资治通鉴天幕:对!我爹洪武三十五年传位红楼:开局听劝系统,贾颜逆袭综武:我的弟子不知低调为何物元末:红旗漫卷,替天行道消失的墨者十世轮回之炼体时空霸主:从宋末开始打造全球帝大明余晖中的守夜人陛下,您的奏折上热门了!娘娘,请卸甲!顶级带娃:我给朱元璋带大孙重生明末?结党!必须结党!幽州铁骑:开局替刘备结拜了大明:朕即天意,手搓神话大军开局:系统,你管这叫九子夺嫡?古人的智慧开局穿越,我在晚唐搞基建我是纨绔世子,怎么就要造反了?我的庄园成了皇帝收留所荒年:从填饱贪吃嫂嫂后开疆扩土回到明末做皇帝大明医途:从洪武开始长生大明铁骨:系统在手,逆势铸神州大明第一会所:海天宴!爆兵后,我每天都在谋划造反康熙正史清穿:最强舰队!老子才是列强天幕直播:大明皇家奇案录!!!太后别点灯,奴才真是皇上谋断天下开局王府世子,最终摆烂失败三国:智引玄德秦牧遇月英定荆襄三国:开局系统送赵云三国:甄姬伴我统汉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