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拓者号”的船坞旁,巨大的能量护盾发生器正在轰鸣,将这片区域与外界隔绝。护盾之内,是一个独立于“黎明城”的精密世界。在这里,时间的流逝都仿佛被调慢了,无数顶尖的工程师和科学家,围绕着人类历史上最宏伟的造物之一,进行着最后的调试。
而在护盾之外,一场同样意义非凡的技术革命,正在“望舒”量子计算中心悄然完成。
叶岚站在全息投影的中央,她的面前,是一个由无数蓝色光线构成的、结构繁复到令人头晕目眩的晶体模型。这正是她和她领导的团队,历时三个月,耗尽了无数计算力,最终攻克的成果。
“各位,”叶岚的声音通过量子网络,同步传送到凌夜、凯瑟琳以及“启明议会”所有成员的终端上,“今天,我将向各位展示的,是人类文明通往星辰大海的第一条,也是最坚韧的纽带——实用化量子通讯设备。”
她没有过多的铺垫,直接激活了模型。投影中,那枚小小的、形如菱形水晶的设备,开始散发出柔和的、肉眼可见的辉光。
“它的核心原理,”叶岚的手指在虚空中划过,一道道数据流随之展开,“是基于‘先行者’数据库中关于‘灵能共振’和‘真空零点场通讯’的理论碎片,结合我们自身对量子纠缠态的操控技术,最终实现了信息的超距、即时传递。虽然由于能量限制和‘灵能风暴’的干扰,它的有效通讯距离目前还无法覆盖‘开拓者号’的第一次跃迁终点,但它可以在‘盖亚-7’星系范围内,实现与跃迁中的‘开拓者号’进行有限的数据包交换。”
会议室里,一片死寂,随即爆发出难以置信的惊叹。
“有限的数据包交换……是什么意思?”凯瑟琳最先发问。
“简单来说,”叶岚解释道,“它不能像我们现在的通讯一样实时语音或视频。但它可以将加密的文字、图片、甚至一段简短的动态影像,打包成一个数据块,通过量子纠缠通道,在数小时内,从一个点传递到另一个点。这对于‘开拓者号’来说,意味着他们不再是孤悬于星海中的孤儿。他们可以定期向我们汇报航行数据、遇到的情况、以及‘盖亚-7’的初步勘探结果。而我们,也可以向他们发送来自地球的最新情报、留守政府的声明,甚至是……家人的问候。”
这番话,让所有人的心都为之触动。
对凌夜而言,这不仅仅是一项技术突破,更是一个战略级的保障。这意味着,“开拓者号”不再是单向奔赴的赌局,帝国与远征军之间,建立了一条跨越星海的、牢不可破的“生命线”。他可以随时掌握远征队的安危,而远征队,也能时刻感受到来自母星的脉搏。
“立刻进行实测。”凌夜的声音通过链接传来,冷静而急切。
“是。”叶岚点头。
测试目标,就设定为凌夜本人。他将自己的量子通讯器佩戴在手腕上,走进了星港护盾内的一个隔离通讯室。
叶岚在另一端,按下了发送键。
数分钟后,凌夜手腕上的设备,屏幕亮起。一行简洁的文字浮现出来:
【首航顺利,勿念。——凌夜】
几乎是同时,叶岚的终端上,也收到了凌夜的回复。
【收到。量子通道稳定,误差率低于十万分之一。可以投入使用。——叶岚】
成功了!
凌夜立刻意识到,这不仅仅是一个技术产品,它更是一种精神上的维系。他立刻开始构思,如何将这项技术,用于安抚留守的民众。
“将‘开拓者号’的实时坐标、预计航程,以及我们拍摄的船内影像,定期打包发送。”凌夜下令,“告诉所有人,我们带着他们的希望,在星海中稳步前行。他们不是被抛弃的,我们是并肩作战,只是战场不同。”
指令被迅速执行。很快,留守在“黎明城”的民众,通过官方渠道,收到了来自“开拓者号”的第一条信息。
那是一段几分钟的、无声的短视频。画面中,是“开拓者号”宏伟的舰桥,是船员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忙碌的身影,是窗外那片璀璨而陌生的星云。视频的最后,出现了一行大字:
【致所有留守的同胞:我们正飞向星辰,为人类寻找未来。请你们,守护好我们的家园。】
这条信息,没有激起任何波澜,却在每个人的心底,掀起了一片温暖的、坚定的海洋。恐慌和不安被一种全新的、名为“守望”的情感所取代。他们知道,他们的英雄,正在为他们的明天,而战。
叶岚的这项发明,如同一条无形的纽带,将分裂的文明,重新缝合在了一起。它既是科技的胜利,更是信念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