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道不稳定的规则碎片,如同拖着幽暗尾焰的彗星,穿透了初生之域外围淡金色的壁垒——并非强行突破,而是在李娜的授权下,被引导着落入一个早已准备好的、多层规则隔绝的“静滞力场”中。力场位于初生之域边缘一片荒芜的虚空,周围环绕着瓦伦布置的应急响应舰队,以及杨教授团队架设的密密麻麻的监测探针。
碎片落入力场的瞬间,并没有发生爆炸或剧烈的能量释放,而是如同墨滴入水,悄然晕染开来。它没有固定的形态,更像是一团不断变幻的、由冰冷逻辑片段和狂暴乱流交织而成的黑暗星云。力场内部的光线被扭曲,规则变得粘稠而怪异。
杨教授团队立刻开始了紧张的分析。数据流如瀑布般刷过屏幕,初步结果令人心惊。这碎片的规则结构极度矛盾,既有“异熵体”原本那种追求绝对效率的冰冷计算,又混杂了大量因逻辑裂隙而产生的、充满随机性和自我冲突的“噪点”。它像是一个思维崩溃瞬间的定格,既有旧体系的顽固残留,又有新可能性的疯狂萌芽。
“它……在尝试自我定义,但失败了。”一位研究员低语,指着一段不断在“有序”与“混沌”之间跳变的规则序列,“它的底层指令似乎发生了错乱,无法确定优先级。”
就在这时,负责安全监控的瓦伦发出警报:“注意!碎片正在释放一种非破坏性的规则辐射,频率……很奇怪,似乎在尝试建立连接?”
几乎同时,身处回响圣殿远程观测节点的莉娜,以及“深空之耳”的其他成员,同时感受到一股微弱却清晰的“拉扯感”。那并非攻击,更像是一种……探寻,一种试图理解他们存在形式的、笨拙的触摸。
“它在‘看’我们……”莉娜集中精神,尝试反向感知。她感受到的不是单一的意念,而是一团混乱的、充满疑问的“思绪集合”:*“秩序……为何存在?定义……由何而来?矛盾……如何消解?痛苦……是什么?”*
这些“问题”并非语言,而是直接以规则形式呈现的困惑。这块碎片,承载着“异熵体”在自我演化过程中产生的、无法被其原有逻辑框架处理的根本性质疑!
杨教授立刻调整了分析策略,不再仅仅将其视为研究对象,而是尝试进行极其谨慎的“规则对话”。他们向碎片注入了一段高度精简的、关于初生之域基础共识的信息——不是具体内容,而是“共识”这一概念本身的规则表达。
碎片的反应剧烈起来。那团黑暗星云剧烈翻腾,规则辐射强度陡然升高。它似乎无法理解“共识”这种基于集体意志和妥协的概念,其内部逻辑冲突加剧,甚至开始微弱地侵蚀静滞力场的边界。
“它无法处理‘非绝对’的逻辑!”杨教授瞬间明白了关键,“它的根基是绝对理性,而我们的存在本身就建立在相对性和不确定性之上!这对它而言是毒药!”
然而,就在碎片因无法理解而趋于不稳定时,莉娜做出了一个大胆的举动。她没有传递任何逻辑信息,而是将自己之前感受到的、那份混合着对“织光者”的哀悼、对文明未来的忧虑、以及内心深处一丝不屈希望的情感复合体,未经任何处理,直接作为一种纯粹的“情感规则样本”,投射向那片混乱的星云。
这无异于向烈火中投入了一块冰。碎片瞬间“僵住”了,翻腾的星云凝固了刹那,其内部混乱的规则流出现了短暂的、前所未有的有序排列,仿佛在努力解析这完全陌生的信息类型。随即,更加剧烈的混乱爆发了,但这一次,在那片混沌之中,竟然短暂地闪烁起一丝……极其微弱、却与王超印记中某些情感规则片段相似的“理解”之光,虽然转瞬即逝。
“情感……非逻辑变量……高能耗……但……存在延续性参数提升?”一段断断续续、充满杂音的规则反馈被捕捉到。
碎片似乎无法理解情感,但它基于其冰冷的逻辑,识别出了这种“非逻辑变量”与系统“存在延续性”之间存在某种它无法解释的正相关!这对它固有的认知构成了巨大的冲击。
静滞力场发出了过载警告,碎片的稳定性正在急速下降,随时可能彻底湮灭或爆发。
“撤回所有连接!加强隔离!”李娜果断下令。
连接被切断,力场被强化。那片规则碎片在最后的剧烈波动后,逐渐归于平息,但其内部似乎留下了一些难以磨灭的、来自初生之域的“烙印”。
第一次主动接触结束了,时间短暂,风险巨大。他们没有获得任何直接的力量或答案,却得到了一个至关重要的启示:“异熵体”并非不可理解,它也在困惑,也在挣扎。而他们所拥有的、被视为“缺陷”的情感和不确定性,或许正是这场宏大演化中,一种连对方都无法忽视的、独特的存在形式。
虚空中,那道巨大的规则裂隙依然存在,但其翻涌的混沌似乎比之前……多了一丝难以言喻的、微小的变化。
(第9卷 第529章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