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露水滴在画室窗台上的野蔷薇花瓣上,林晓就抱着一摞速写本跑了进来,纸页上还留着昨晚整理的铅笔印记——有春日石缝里刚冒芽的荠菜,有夏日傍晚落在红裸石上的蜻蜓,还有秋日里妞妞捡着野草莓的背影。“小宇哥,你看我把去年的画都找出来了,每幅下面都写了日期和当时的事,这样画册里的故事就更全啦!”
小宇刚调好了今天要画的颜料,闻言笑着接过速写本,指尖拂过纸页上略显稚嫩的线条,眼底满是温柔:“晓晓记得真清楚,你看这幅落日下的风筝,当时妞妞还差点把风筝线缠在梨树上,秦叔举着梯子帮她解了半天。”他从抽屉里拿出一本崭新的牛皮纸封面,“咱们就用这个当画册封面,等下把红裸石的轮廓拓在上面,再题上书名,肯定好看。”
顾念苏也提着一篮刚蒸好的豆沙包过来,见两人忙着整理画稿,便把豆沙包放在窗边的矮桌上:“先垫垫肚子,我把之前拍的照片也带来了,有你们放风筝的,还有去年雪后红裸石的,都能贴在画册里当插图。”她翻开照片册,一张照片刚好落在桌上——画面里,落日正吻着红裸石的顶端,林晓和小宇并肩站在石旁,妞妞举着草莓香囊跑在前面,风把他们的衣角吹得轻轻飘起。
“就把这张放画册首页!”林晓一眼就看中了,伸手把照片拿起来,小心翼翼地夹在画稿里,“这样打开画册,就能先看到咱们和红裸石的合照,就像在跟看画册的人打招呼一样。”
整理画册的日子里,山坳里的人都来帮忙。秦叔用山上的枫木做了个画册的收纳盒,打磨得光滑发亮;李婶绣了块小小的布贴,上面是红裸石和落日的图案,缝在画册的封底;连村里的孩子们都捡来彩色的小石子,粘在画册的扉页上,拼成了小小的“春”“夏”“秋”“冬”四个字。
有天傍晚,城里来的摄影师老周听说了画册的事,特意背着相机来山坳。他站在红裸石旁,看着落日一点点沉下去,金红的光把石面染得格外温柔,忍不住感叹:“我拍过很多风景,却从没见过这么有温度的石头,连落日都好像在跟它说话。”小宇把刚画好的《落日吻石图》拿给老周看,老周盯着画看了半天,说:“这画里有故事,有感情,比我拍的照片还动人。”
画册快整理好的时候,小宇提议在红裸石旁办个小小的“画册分享会”。那天傍晚,大家把竹棚下的矮桌拼在一起,画册摊开放在中间,旁边摆着李婶做的豆沙包和顾念苏泡的薄荷茶。小宇翻着画册,给大家讲每幅画背后的故事:“这张是晓晓画的石缝荠菜,当时我们还说要等我回来包饺子;这张是妞妞拍的彩虹,那天雨刚停,彩虹落在石上,像给石头戴了个花环……”
林晓坐在一旁,听着小宇的声音,看着大家脸上的笑容,忽然觉得眼眶发热。她抬头望向红裸石,落日正温柔地吻着石顶,光落在画册上,把纸页都染成了暖橙色。妞妞抱着草莓香囊,靠在林晓身边,小声说:“晓姐姐,以后咱们每年都做一本画册好不好?把红裸石的每个落日都记下来。”林晓笑着点头,伸手摸了摸妞妞的头:“好啊,咱们还要把画册给城里的人看,让他们也知道,山坳里有块会等落日的红裸石,有很多温暖的故事。”
分享会快结束的时候,老周忽然说:“我想把你们的画册带去城里的画廊展出,让更多人看到红裸石的美,看到山坳里的温柔。”大家听了都很开心,小宇却摇了摇头:“展出可以,但每本画册里都要夹一张红裸石的小画,让看的人知道,这些故事都来自这里,来自这颗被落日吻过的石头。”
落日渐渐沉到山后,红裸石的轮廓在暮色里变得柔和。大家收拾着东西,笑声和说话声在石旁久久不散。林晓走在最后,回头看了眼红裸石,忽然觉得,这颗石头不仅守着山坳的岁月,更守着大家的团圆和期待。而那本《落日吻过红裸时》的画册,就像一个温柔的约定,把每个落日吻石的瞬间,每个温暖的故事,都留在了时光里,等着更多人来读懂它的心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