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明珠想过。
职工大学不太合适自己。
要参加两次考试不说,学习的专业还是和纺织之类有关的。
她没有想久留国棉厂,毕竟那本书里写的很清楚了,国棉厂之后会没落,直到关停。
这不是靠自己一人之力,就能够解决的。
这跟未来的经济发展有关。
但凡经济开放,国家为了赚取外汇,大力促成进出口贸易,所有人都会发现,个体户做的产品会比国棉厂的更物美价廉。
而国棉厂的模式已经存在了,还有那么多的工人要养着,也不是说看到别人开起个体小厂子,他们就会选择改变整体的模式,去和这些私营竞争。
当然也不是没有改变。
从一开始的下岗和停薪留职,就是在做对抗。
可最后还是成为了时代下的改革品。
叶明珠的野心也远不在此。
既然要考,肯定考一个未来有用的,这样文凭有了,学识也有了。
再苦再难,这不是刚开始么,竞争人口少,她就占据一定的优势。
相信绝大多数人都不知道这一次的自主考试,还都在想着夜大之类的。
她运气好,有了这个渠道,必然要一把抓住。
这个拼的就是努力勤快,还有人脉消息了。
叶明珠的这几条说出来,让谢正初从一开始的想要说服她,到最后沉默了下来。
不得不承认。
他被说服了。
半晌后。
谢正初开口:“你妈希望你能进职工大学。”
看来汪怜云和谢正初是有沟通过的。
叶明珠早就猜到,笑着道:“妈是怕我辛苦,我知道的,但我不怕苦,年轻的时候不拼,什么时候拼,您说是不是,爸,我觉得您应该也能明白,哪个更好的。”
谢正初的天平已经大部分摆向叶明珠了,但想到妻子的嘱托,还是有些犹豫。
“明珠,你妈也是为了你好。”
叶明珠觉得谢正初的态度,有些奇怪,她索性直接问,“爸,你和妈是不是有什么事情瞒着我?我觉得咱们都是一家人,没什么好瞒着的,要是有什么想要我做的,就直接和我说,家人之间最忌讳隐瞒了,到时候哪怕是对别人好的事情,最后都能落下埋怨,这不是没必要么。”
没想到叶明珠这么敏锐。
谢正初听她这么说,想了想便叹了口气,“其实也不是什么大事,你也迟早是要知道的,你妈想让你考个大学文凭出来,一是为了你好,二是想着你清闲一段时间,能够跟小韫培养培养感情。”
他说的还是有些委婉。
培养感情?
叶明珠觉得两人感情挺好的。
不过她很聪明,听明白了话里隐晦的意思,她道:“爸,妈是想让我生孩子?”
除了这个,也没其他的了。
不然要什么清闲的日子,她就算忙,也能抽空和谢韫培养感情的。
这是话里有话。
谢正初觉得自己作为公公,和自己儿媳妇谈这种事情,还是挺尴尬的。
只是人既然猜出来了,他也就顺着说了,“明珠,你也别怪你妈,她一直盼望着抱孙子,想着自己现在年纪还不算大,带个孩子也轻松,你呢年纪轻,生孩子恢复快,现在又不是很忙,把孩子生了,你去忙事业,也能更安心不是?”
这点是可以保证的。
毕竟有单位的,只能生一个孩子,计划生育在那摆着呢。
长辈催生,也能理解。
叶明珠嫁进来虽然才半年不到,但除了拿不到生育指标的人,或是家里实在是住不开的,有各种现实因素的影响下,其他的都是结了婚就开始怀孕了。
这是一个顺理成章的过程。
谢正初说完,还有点紧张,他到底也是文化人,总怕自己说这种催生的话,会让儿媳妇不高兴。
不过没想到,叶明珠竟然没什么大反应,反而认真思考了起来。
“爸,这个事情,其实我也在考虑,妈想的也没错,不过我反而觉得,因为这点,我更应该选择自主考试,在最短的时间内,把学历拿到,我在国棉厂总要再待上至少一两年吧,那在这段时间里,我就可以备孕生孩子,这不是更好么。”
说完,她顿了顿,随即笑了起来,“妈为我考虑的实在是周到,连帮我带孩子的事情都想到了,有这样的婆婆,我实在是太好运了,我觉得妈对我这么好,我也能拿文凭、上班和生孩子三手抓,之后就要辛苦爸妈你们了。”
叶明珠本来还正愁要是生了孩子,谁帮忙带孩子呢。
现在谢正初这边主动提出来了,叶明珠肯定要赶紧把这个事情敲定了。
她也隐隐提出了自己的条件,生孩子可以,但必须是拿到文凭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