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阳光刚洒满营地,各个岗位就已经忙碌起来。炊事班的烟囱率先升起炊烟,张姐和刘敏围着灶台忙碌,锅里的野菜粥咕嘟作响,案板上整齐地码着刚包好的荠菜包子。
“小刘,火再调小点儿,粥要熬得绵密才好喝。”张姐一边翻动着锅里的烙饼,一边指导刘敏。
刘敏熟练地调整风门,笑着回应:“知道啦张姐,我这就把剩下的包子放进蒸笼,保证大家早餐能吃上热乎的。”她的动作已经完全恢复利索,切菜、揉面、调味一气呵成,脸上再也看不到当初丧尸时的呆滞,满是对生活的热情。
不远处的木工房里,陈峰正带着两个新加入的帮手锯木头,木屑纷飞中,几支半成品弓箭整齐地摆放在一旁。“注意力度,箭杆要直,不然射出去会偏。”陈峰拿着一把刚做好的弓箭,示范着如何打磨箭头,“你们以前做过木工活,上手快,好好练,以后赵虎那边的弓箭就靠咱们了。”
两个帮手认真点头,手里的刨子来回滑动,动作越来越熟练。他们都是刚恢复的丧尸,以前在家具厂做工,如今重操旧业,眼神里满是专注。
营地的配电房外,王伟蹲在地上,手里拿着一堆废旧零件,正鼓捣着一个奇怪的装置。“王伟,你这又在做什么?”陈默路过,好奇地凑过去看。
王伟抬起头,笑着说:“陈哥,我想做个简易的警报器,把旧电线和铃铛连起来,要是有丧尸靠近栅栏,碰到电线就能响,比人盯着省事。”他手里的装置已经有了雏形,几根电线缠绕着铃铛,旁边还放着一个旧电池。
“这主意不错!”陈默眼前一亮,“需要帮忙吗?我去给你找些零件。”
“不用,这些旧零件够了,等做好了我先在南边栅栏试试。”王伟说着,又低下头忙活起来,手指灵活地连接着线路,眼里闪烁着发明的光芒。
学校的帐篷里,小雅、林晓和张岚正带着孩子们早读。张岚站在黑板前,手里拿着课本,声音温柔而清晰:“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孩子们跟着齐声朗读,声音稚嫩却响亮。
“小朋友们,谁知道‘明月光’是什么意思呀?”张岚笑着提问,一个小男孩立刻举手:“我知道!是月亮的光,晚上照在地上,像霜一样白。”
张岚欣慰地点头:“回答得真好!以后每天早上,咱们都来读古诗,好不好?”孩子们齐声欢呼,帐篷里充满了欢声笑语。
医疗帐篷里,周姑娘正带着李明给伤员换药。“先消毒,再敷药,最后用纱布包扎,记住要松紧适度。”周姑娘一边示范,一边讲解,李明认真听着,手里的动作小心翼翼却有条不紊。
一个训练兵手臂受伤,李明轻柔地给他消毒,问道:“疼……疼吗?我轻……轻点。”
训练兵笑着摇头:“不疼,李护士你包扎得比周姑娘还仔细。”
李明的脸上露出笑容,动作更加熟练。周姑娘看着他,满意地点头:“李明,你学得很快,以后医疗小队的基础护理工作,就能交给你了。”
苏一在营地各处巡查,看着大家各司其职、有条不紊的样子,心里满是欣慰。她走到草药园,看到老陈和张老正在挑选帮手,便走了过去:“老陈、张老,草药园的事就交给你们了,选两个细心的帮手,好好打理,以后营地的草药供应就靠你们了。”
老陈笑着说:“放心吧苏姐,我已经选好了小徐,他以前种过草药,懂行;张老选了小林,小姑娘细心,适合打理草药园。”
张老也点头说道:“等咱们把帮手带出来,草药园的产量肯定能提高,以后治愈丧尸、给大家调理身体,就不愁没草药了。”
苏一点点头,又叮嘱道:“老陈,等你把小徐带熟练了,就回新营地打理那边的草药园,新营地最近幸存者多,也需要草药;张老,你就留在主营地,管好这边的草药园。”
“好!”两人齐声应道。
夕阳西下,营地渐渐安静下来。炊事班的饭菜香飘满营地,大家陆续来到广场上吃饭,欢声笑语不断。苏一看着眼前热闹的景象,心里充满了希望——这批五十个丧尸恢复得又快又好,每个人都找到了自己的位置,营地的力量越来越壮大,未来一定会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