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夏帝国,昭武三年,深秋。
今日的大朝会,注定将载入史册。
王铭深邃的目光缓缓扫过阶下群臣,最终停留在海军司令邓世章和陆军司令王德的身上。他没有看地图,因为整个世界的版图,早已铭刻在他的脑海之中。
“众卿。”皇帝的声音响起,不大,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穿透力,回荡在宏伟的殿堂之内。
“臣等在。”百官山呼,声震梁瓦。
“今日,我大夏,疆域辽阔,国富民强。”王铭的语调平缓,却蕴含着即将喷薄而出的雷霆,“然,朕观世界大势,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世界进入瓜分殖民地的浪潮。汉洲大陆以西,有西海之隔,更西处,中洲以南咖喱国。其土之沃,其民之众,其物产之丰,皆为天赐我大夏之宝地。其侧之缅侯国,扼守东西交通之要道,战略位置极其重要。”
殿内一片寂静,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皇帝的雄心,已然越过了帝国的现有疆界。
“西洋蛮夷,以英吉利为首,早已对该地垂涎三尺,屡派舰船,勘探测绘,行不轨之图,现在正攻伐巴基国。朕尝闻,国之利器,不可示于人。但若有器而不使,与无器何异?我大夏之海军,已磨合一年,中洲远征军也组建完毕,今日,当为其利刃开锋之时!”
王铭霍然起身,龙袍的下摆在空中划出一道威严的弧线。他的声音陡然拔高,充满了帝王的决断与霸气!
“朕意已决!即刻起,于汉洲西海组建‘西征舰队’,倾国之力,远征西洋!此战,不仅要一举拿下咖喱国与缅侯国,将其纳入帝国版图,设为我大夏第一块直辖殖民地,为帝国获取资源,开拓市场!更要向全世界宣告,从今往后,西海的秩序,也当由我大夏制定!此乃天命所归,亦是帝国之必然!”
他转向邓世章:“海军部!即刻执行舰队组建计划,不得有误!”
他又转向王德:“陆军部!中洲远征军的物资,务必在舰队启航前完成最后准备!”
“臣,遵旨!”两位重臣出列,躬身领命,苍老的脸庞上,是无法抑制的激动与豪情。
一道象征着帝国意志的最高敕令,从天京之巅发出,通过电报网络,如同一道横贯天际的闪电,瞬间传遍了帝国从南到北的每一个军港、兵营和工业城市。一台人类历史上最庞大的战争机器,伴随着无数齿轮的轰鸣,开始隆隆运转。
帝国敕令一下,整个南方海岸线都陷入了一种紧张而有序的沸腾之中。无数的军列满载着物资和人员,日夜不息地驶向南方的港口。在这场史无前例的大动员中,最引人瞩目的,无疑是那支即将承载帝国荣耀与野心的庞大舰队。
南大夏海,天涯省军港。
这里是帝国南洋舰队的母港,也是整个汉洲大陆技术最先进、规模最庞大的海军基地。港湾内,一艘艘灰色的钢铁巨舰鳞次栉比,巨大的龙门吊如臂膀般在舰船上空挥舞,整个军港就是一个充满力量与效率的钢铁森林。
根据皇帝的敕令,原“南海航母战斗群”的核心主力,加上从东洋舰队抽调的精锐,将在此地改编为“西洋航母战斗群”。这支舰队的司令官,是被誉为“帝国之鹰”的海军中将林振武。他站在旗舰的舰桥上,目光锐利如鹰,审视着自己即将率领的无敌力量。
舰队的绝对核心,是停泊在1号泊位的庞然大物——“应龙”号航空母舰。
“应龙”级航母(原型:二战美国中途岛级航空母舰),作为帝国海军的新的骄傲。其标准排水量五万五千吨,满载排水量高达六万吨。它拥有长达三百米的平直通长甲板。
“应龙”号的设计载机量达到了惊人的一百四十五架,这个数字足以让世界上任何一个海军强国感到绝望。其机队配置堪称完美:
“F4U“海盗”战斗机(60架): 兼顾制空与对地攻击,是帝国航空工业的结晶。
“Sb2c“地狱俯冲者”俯冲轰炸机(40架): 挂载重磅航空炸弹,是摧毁坚固工事和敌方大型战舰的攻坚利器。
“tbm“复仇者”鱼雷攻击机(20架): 携带重型航空鱼雷,专职反舰作战。
“Sbd“无畏”侦察轰炸机(15架): 舰队的空中眼睛,提供超视距预警和战场指挥。
多用途飞机(10架): 负责运输、联络和反潜等任务。
在“应龙”号的身侧,是两艘同样威武的“飞龙”级攻击航空母舰((原型:二战美国埃塞克斯级航空母舰))——“飞龙”号与从东洋舰队星夜兼程赶来的“蛟龙”号。
“飞龙”级满载排水量三万六千吨,同样是拥有平直甲板和弹射器的现代化航母,每艘可搭载一百架各型舰载机。她们的存在,让整个航母战斗群的舰载机总数达到了恐怖的三百四十五架。这已经不是一支舰队,而是一个能够投送毁灭性空中力量的移动国家。
此刻,三艘航母的甲板上、机库里,成千上万的水兵和地勤人员正进行着最后的补给与整备。弹药升降机不断将炸弹、鱼雷和导弹从底层弹药库运送至机库,再由牵引车精确地送往每一架战机旁。飞行员们则在作战简报室里,反复研究着咖喱国和缅侯国的情报,每一个人的眼神里都充满了对建功立业的渴望。
林振武中将将的望远镜,从三艘航母身上移开,投向了那些拱卫在航母周围的护卫者们。它们是舰队的盾牌,是航母的带刀侍卫,也是帝国海军“巨舰大炮”主义的荣光。
最引人注目的,无疑是“龙威”号超级战列舰。
这艘满载排水量五万吨的海上巨兽,是帝国海军在战列舰发展到极致的产物。它装备了三座三联装四百毫米主炮,炮弹重达一吨以上,足以一轮齐射就将任何对手撕成碎片。它厚重的装甲带和强大的防空火力,使它成为航母编队中最坚固的移动堡垒。在舰队中,它的角色是吸引敌方火力、提供超视距炮火支援,并在必要时终结任何胆敢靠近的敌方大型舰艇。
围绕着核心战舰的,是一个层次分明、分工明确的庞大护航体系:
2艘“镇海”级重巡洋舰: 满载排水量一万八千吨,各装备十二门二百毫米主炮,是舰队的次级火力核心。
2艘“远海”级万吨级巡洋舰: 性能均衡,是舰队中的多面手,负责防空、反舰、反潜等多种任务。
4艘“靖海”级大型驱逐舰: 满载排水量八千吨,拥有强大的区域防空能力和反潜作战能力,是航母内层防御圈的中坚。
8艘“海狼”级驱逐舰: 满载排水量三千吨,机动灵活,如同狼群般游弋在舰队最外围,负责警戒、侦察和用鱼雷发动突袭。
这支由三艘航母、一艘超级战列舰、四艘巡洋舰、十二艘驱逐舰组成的“西洋航母战斗群”,总计二十艘主力战舰,总吨位超过三十五万吨,其实力已经超越了当时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的全部海军。
在帝国西方的另一座大型港口,西港,另一支同样庞大的舰队正在集结。他们的任务,是护送真正的征服主角——大夏帝国中洲远征军。
这支舰队由两部分组成。
其一,是负责远洋护航的“远征舰队”,旗舰为“定海”号战列巡洋舰。这艘排水量三万八千吨的战舰,拥有战列舰级别的火力和巡洋舰的高航速,是帝国海军“快速打击”理论的实践者。其下辖2艘“远海”级巡洋舰、4艘“靖海”级大型驱逐舰和8艘“海狼”级驱逐舰。这支舰队将确保庞大的运输船队在漫长的航程中万无一失。
其二,是负责近岸火力支援和登陆掩护的“护航舰队”。这支舰队的命名方式充满了大夏帝国独特的行政体系色彩,其舰艇大多是经过现代化改装的老式战舰,皮实耐用,火力凶猛。
旗舰:“靖州”号“州级”战列舰。
2艘“郡级”重巡洋舰。
2艘“县级”轻型巡洋舰。
4艘“乡级”驱逐舰。
在这些战舰的重重护卫下,是超过一百五十艘大型运输船、登陆舰和补给舰组成的庞大船队。船上,搭载着帝国陆军的骄傲——中洲远征军。
中洲远征军总司令,是帝国陆军中以“战神”着称的韩破军上将。他以作战风格凶悍、穿插分割迅猛如火而闻名。他麾下的十七个师,是帝国陆军装备最精良、训练最优素的王牌部队,全部按照“蓝星二战德军”的最高标准进行编练和武装,号称“帝国远征军”。
200架“鹰”式战斗机(德意志bf-109G型),50架“飞龙”式俯冲轰炸机(德意志斯图卡战斗轰炸机)也集中在西港80公里外的西港空军基地。
随着皇帝王铭从天京发出的“启航”敕令,帝国南方的海面上,汽笛长鸣。西洋航母战斗群率先起锚,如同一柄出鞘的利剑,劈开波浪,高速驶向遥远的咖喱湾。其后,由远征舰队和护航舰队拱卫的庞大运输船队,组成了一片绵延数十海里的移动钢铁大陆,浩浩荡荡,承载着帝国的意志,开始了伟大的天命西征。
整个世界,都在屏息凝神,等待着这场即将来临的风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