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边,山海关。
京师傅陷落的消息也传到了此处的驻扎的吴三桂部。
“父亲, 如今京师陷落,李自成势大。大明恐怕完了!”
“关外的鞑子们又蠢蠢欲动。”
“我们该怎么办?”
其子吴应熊在一旁开口, 面色十分焦灼。
辽东总兵吴三桂为一方封疆大吏!在原本历史上清军入关, 主宰天下, 他在其中取得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正是他打开山海关, 放清军主入关的!
不过此人虽说谈不上对大明多忠诚, 但也不至于是明晃晃的反贼。
如果是走投无路,他也不会直接投降满清, 做鞑子的走狗。
正如历史上,他左右观望, 不信任朝廷, 不信任崇祯!
但也直到京师陷落, 崇祯自缢, 一月多后, 才开始向李自自成投诚。
而与李自成决裂后, 自身有了灭亡之危, 才最后投向了满清怀抱额, 想要依仗满清来对付李自成。
、“父亲, 我们的家族亲眷可都在京师。”
“如今京师已被闯军占领, 听闻那李自成对投降将领十分优待。”
“便是那唐通都被封为了定西伯...”
吴应熊开口对其父说道,很显然他已经动了倒向闯王李自成的念头。
然而吴三桂却是摇了摇头:
“在等等看,再等等看!”
“天下大势还未明朗。”
“京师陷落, 但皇上毕竟逃出去了, 大明还没有完......”
纵使这一次没有奉命入京勤王,吴三桂一直呆在山海关。
但不到最后关头, 他还是选择观望, 谨慎处事。
然而就在这时,突然有兵卒来报。
“启禀大人, 外面一位黑衣僧人,还有几名锦衣卫求见。”
“他们还带来了许多车的东西, 似乎是辎重粮草。”
黑衣僧人让人有些摸不着头脑, 但锦衣卫的分量还是有的,更何况人家还带了很多东西。
不管是什么,哪怕仅是能喂牲口的草料, 都是在这关外苦寒之地所急缺的。
“快快有请!”
吴三桂没有怠慢,然而等见到来人后, 他却不由有些皱眉。
一眼就能看出黑衣僧人气度不凡, 绝非普通人!但这么一号人他却没有听说过。
最关键的没听过 , 却觉得对方有些面熟!甚至身侧的锦衣卫都让人有种面熟之感!让人觉得十分古怪。
“在下知晓总督大人心忧何事, 或许可以帮大人解忧一二!”
黑衣和尚开口就如此说道, 面色平淡, 但隐隐透着几分神秘莫测。
“吴氏亲族不要担心,入京应当已到达南都, 妥善安置!”
听闻此话,吴三桂悄悄松了一口气。
亲族被握在别人手上,纵使对方没做什么,但自己的各种行为却不得不考虑家人亲族的安危了!
等等...吴三桂突然意识到了什么。
“我吴家的亲族到了南都, 那陛下岂不是...?”
“我大明天子自然是没事!大明江山仍在!”
黑衣和尚气定神闲, 缓缓吐字道:
“贼寇占据京师不过是一时权宜之计, 我们不是败退,而是主动让出了京师。”
“要不了多久不仅京师会重归大明之手, 逆贼也会无丝毫立锥之地。”
暗戳戳敲打几番对方,黑衣和尚姚广孝更是手指外卖面的列列车架。
“此外,我这趟来,还为总督大人带来了五百万军饷。”
“以及充足的粮草!”
“想来不仅可以消解军中士卒长期拖欠粮饷的不满,还可以大肆扩军一番!”
“便是打了胜仗, 犒赏将士也不愁没钱可用!”
这话一出,吴三桂霎那间瞪大了双眼。
这么多, 不是在开玩笑吧?
在山海关抵御外敌那么艰难, 乃至于历史上后来抵抗敌寇。
未尝就没有大明苛待武将官兵的原因。
乃至于这些年陆续投降于满清的将领乃至于几十万边军士卒,都与此有重大关联。
武将不被重用, 乃至于被帝王猜忌,一不小心就有性命之忧。
孙传庭如何, 一心为社稷抵抗贼寇, 结果被君王猜忌, 屡次蒙受冤屈,最后更是在粮草不足,士气低落的情况下,奉帝王命令出关仓促迎敌,最后死于潼关。
普通士卒也是,因为国库空虚,粮饷拖欠, 普通士卒平日饭都吃不饱, 又谈何英勇杀敌,忠君报国。
而另一边, 只要投降了,无论是闯王给的高官厚禄吗, 乃至于鞑子给的待遇,都比末期的大明强多了。最起码不会让将士饿着肚子打仗,打败就要责罚!
正常历史上大明与其说是亡于外敌, 其实更多的亡于内部!
又不给马儿吃草, 又想要马儿跑!
“这位大人,今日携如此多的粮草辎重前来,吴某感激不尽!”
一听钱粮管够, 亲族被带走,安全无忧, 吴三桂一下就精神了。
“如今京师陷落, 敢问陛下的意思是否是需要吾整顿兵马, 带兵南下勤王!”
“帮我大明夺回京师!驱逐闯贼!”
皇上离去不忘将自己的亲族和其他朝廷要员同等看重, 一并带到富庶的南都。
这就是君恩!
更何况现在巨额的军饷粮草到账!
便是一向喜欢耍滑头,保存力量的吴三桂也有了战意。
“不用!闯贼之祸要不了多久陛下定会亲率大军平定。”
“你部只需要在有充足的粮饷辎重情况下, 扩编大军,牢牢抵挡住建奴进犯, 不让鞑子入关即可!”
“并且需要你誓死抵挡的时间恐怕也不会太久。”
“待闯贼平定,陛下必然很快就会北征贱奴!”
吴三桂立刻恭敬回应:“必不负皇命!”
守住山海关, 抵挡建奴本来就是他的职责所在, 他也尽这份职责许多年了!不算什么额外任务!
嗯...等等, 有什么地方不对劲!
这和尚刚才是不是说陛下要亲征闯贼, 随后又要亲征建奴?
不要胡来吧, 上一个亲征的皇帝还是英宗朱祁镇来着。
..................................................................................................................
“拜见陛下!”
“陛下尚安, 乃是大明之福, 乃是天下之福。”
另一边, 朱棣在锦衣卫的护卫下到达南京!
诸多朝臣磕头就拜, 要迎朱棣入主奉天皇宫。
和历史上崇祯死后, 大明各地势力内斗, 各自拥立不同的皇帝不同。
正统皇帝在, 大明便没有灭亡,不会是历史上数个割据的南明小朝廷, 更轮不到其他旁支藩王染指大位。
纵使在其他人眼里, 朱棣还是崇祯朱由检,不是什么明君, 那也是无可争议的大明正统!
然而初到南京,朱棣却是直接开口询问:
“勤王军队来了几支?”
身为马上天子, 他来南京可不是为了学南宋赵构,而是为了以空间换时间, 从而聚集大明残存力量,重现大明荣光的。
“启禀陛下,高杰, 刘良左,黄得功劳, 流泽清, 四部已至。”
“此外浙江张国维传来消息,明日可率数万兵马赶至。”
“四川秦良玉率数千兵马,亦将以最快速度奔赴南京!”
“平贼将军, 太子少保左良玉派人未亲至,但已经派遣其子率兵前来!”
随着史可法话音落下。
一众来到南京的将领纷纷跪倒, 大呼:
“恭迎圣上!”
朱棣深深的看了一眼几位将领。
其中有的人是真的忠君为国, 有的人可未必!
如今真正到达南京的将领, 实际上也就是历史上江北四镇的将领。
正常历史上他们拥立福王为帝, 算是南明朝廷的中流砥柱。
不过其中黄得德功为尚且可称忠臣,为大明死战不退!
高杰此人就跋扈多了, 欺压百姓,纵兵掠民, 违抗朝廷旨意, 但因为他出身问题,李自成叛将, 又与建奴有仇, 所以倒也做到了誓死不投降满清。
刘泽清, 刘良佐就是纯纯二五仔了, 历史上还未开打就主动降清,内外勾结,狠狠地覆灭了南明弘光小朝廷。
这次勤王也是一样!黄得功, 还有尚未到达到达的张国维, 秦良玉或许真是为了大明天下, 为了君主安危率兵前来。
并且他们都是将麾下数万兵马全都带了过来。
高杰,刘泽清, 刘良佐等人估计纯粹是听到到了南都能够得到粮饷, 为了讨得钱粮得份上才来。
并且他们带来得兵力也就只有总兵力三分之一左右!
“将刘泽清,刘良佐给朕拿下!”
朱棣头也不抬的就下达了命令。
谁都没想到自己的皇帝来到南都的第一个命令竟是拿办勤王的将领, 顿时面面相觑。
更令他们吃惊的是朱棣手下的锦衣卫竟然个个如同百战精兵般,不过眨眼功夫。
就将两位有着将领的护卫全部打倒在地,将刘泽清, 刘良佐五花大绑了起来。
“哼, 你们还敢见朕!”
“暗通闯贼, 暗通建奴的事当朕不知道?”
“还敢来此, 是勤王,还是想伺机杀死我这个大明天子, 向你暗中的主子邀功?”
一听这话, 其他人纷纷不淡定了, 连忙和两人拉开距离。
原来还有这么回事吗?那他们可就真的死有余辜了。
更震惊的还是刘泽清, 刘良佐两人自己。
不是? 崇祯小儿怎么可能会知道这些事?
虽说大明有天子亲军锦衣卫, 监察百官, 无孔不入!
但那是数百年前才有这样的威势。
如今的锦衣卫和糜烂的大明江山一样, 什么德行谁不知知道。=
“乱臣贼子, 当杀,并以灭亲族!”
“你们还有什么遗言吗? 再不说就没机会了!”
朱棣眼神冰冷, 满脸杀气,哐当一声就抽出了腰间的长剑!
两个二五哉当即急了!
“如今大明江山危亡, 正是缺兵少将至极。”
“杀了我们, 我们所属部真必反!”
“纵使镇压了反叛, 大明军队必然也损失惨重, 到时候如何应对闯贼还有建奴?”
崇祯向来喜怒无常,猜忌多疑。
他们来南京将大部队留在家里就是为了应对突发情况的!
大明如今京师都丢了, 外敌环伺, 可经不起内斗消耗了。
崇祯小儿优柔寡断,这样的威胁下,他必然会从在“大局考虑”的。
然而不曾想吗,下一刻,朱棣一剑挥出,刘良左脑袋就搬家了, 鲜血喷洒一地。
“大明江山, 不需要靠委屈求全的安稳!”
“再说,你的部下纵使叛乱又如何?”
“届时朕正好亲自平叛!打出我大明天子的威风!”
朱棣已经憋屈了很久了, 身为马上天子!他早就战魂饥渴难耐了。
如今有人搞事情,正好可以拿来立威。
顺势以此在他们地盘上开展革新整个大明的变革!
“亲自平叛?你知道打仗两个字怎么写吗?”
刘泽清虽然惊慌, 但此刻听到对方的话还是不由给逗笑了。;
而下一刻, 他的人头也随之落地!
当然他们身为主帅,当场身死, 引起的连锁反应也没这么简单。
“启禀陛下,各位大人,刘泽清,刘良佐部发生了哗变!”
主帅在南京城门被口被杀, 也没什么遮掩, 他们各自带来的一部分人马, 两万多人, 当即生乱了。
“陛下, 臣等这就去平乱!”
黄得功, 张杰, 乃至于左良玉得儿子当即请命。
他们带来得兵马加起来有六万多人, 人数远多于对方两万人,且对方军心不稳得情况下, 很容易平叛立功。
不曾想,朱棣却摇了摇头。
“张玉, 率朕得八百兵马去会会他们!”
“不过不用酣战太久!让他们见识下咱得兵锋后就直接传令。”
“告知他们,只要只要投降,此前被逆贼蛊惑之事朕便不予追究, 且如约补发军队粮饷。均无戏言!”
“且之后收复两镇,拿下那些勾结贼寇得乱臣贼子后, 必将其田亩财产,分于当地百姓耕种!且当地减税三年!”
“若兵卒能协助朝廷平叛, 不止个人有军功封赏, 其亲族亦将受到嘉奖优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