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老头的书房根本没有书,简简单单,只有必要的家具。
“小毕,会下象棋吗?”
毕洋看着棋盘,是个残局。
毕洋上辈子虽然苦逼,可还是有些娱乐,与工友也就这点娱乐,还是会一些的。
“知道点,但不精。”
“会就行,陪我解解闷。”
崔莹莹坐在旁边,专心的泡茶。
毕洋看着自己这边的残局,明显占优,车马炮都有,只是卒子都没了,崔老头那边明显劣势,车马炮都没,可卒子都在,而且都过河了。
“小毕,四大名着有看过吗?”
这刚开始下棋,怎么突然聊起名着了?
红楼梦看不下去,但大概内容还是知道的,其他三个倒是看了。
毕洋如实告知。
“那你最喜欢哪本?”
毕洋想了下,没有哪个特别喜欢的,看过的三本都有喜欢的部分,也有不喜欢的。
“都有喜欢的部分,但四本的结局都不喜欢,如果最喜欢的话,还是水浒。”
崔老头笑了笑,
“那你听过少不读水浒,老不看三国吗?”
“听过。”
“理解的是字面意思吗?”
毕洋对四大名着确实没有研究,也不想瞎说,不过毕洋知道,崔老头应该是想说些什么。
“崔爷爷,这些我都没研究过,还请赐教。”
“嗯,还算诚实,莹莹,你说说吧。”
崔莹莹给崔老头和毕洋各递一杯茶,然后娓娓道来:
“少不读水浒,老不读三国是一种误传,既然不让读,为什么不像金瓶梅一样禁止,明朝时期的四大名着,金瓶梅可是占一席之地。”
“少不读水浒,是怕年轻人结义做坏事吗?老不读三国是怕老人家被阴谋诡计气死吗?”
“别反问,说你的结论。”
崔老头喝口茶,让崔莹莹继续。
“不全是,这两样反而是这两个年龄段人喜欢的。我理解,同一个人,年轻时喜欢水浒,冲动义气,快意恩仇,可老了反而喜欢三国。这是一个认知的过程,从简单武力到权谋,当老了发觉三国的好后已经晚了,就像水浒的结局,众好汉折在高俅的手里。”
毕洋看着崔莹莹,不再是粗暴的反差素女。
“所以你的结论是简单武力不如权谋。”
“是的。”
“莹莹,你说的有些道理,可你们有没有想过,普通人与家族。”
毕洋突然灵光一闪,震惊的看着崔老头。
崔莹莹推了推眼镜,不解的看着父亲。
“老爸,我不懂,这与两本书有什么结合。”
“小毕,你说说。”
“我理解的是像我这样普通人,喜欢水浒,因为喜欢快意恩仇,喜欢公平公正,不服就干,不管生死。
可世家不是,他们喜欢三国,因为基业是祖辈那么多人,付出很多努力打下来的,不能草率行事,更不能快意恩仇,那样的话世家与世家间就会闹的天翻地覆。
像三国那样,从长计议,一步步的,世家也是一步步衰落或兴旺,而不是突然的大富大贵或陨落,那样的话会伤到所有人的根本。”
崔老头落下棋子,点点头,
“虽然说的啰嗦,可大差不差了。”
“看这个棋盘了吗?两个世家相斗,就好比你和我对弈,每一步都有舍有得,严家这次因为你差点误杀我孙,这已经动了我的底线,动了底线谁都敢把棋盘掀了。
严家为了消除我的怒气,让出几个不重要的棋子,换取严小子这颗还算重要的子。
能上棋盘的都不是普通人,都在默默遵循着一些规则,就像马只可以走日,如果马直接跑到对方老巢灭掉帅,那就乱套了。”
毕洋大概懂了,世家间就是这么一步步的下棋,不过还是有些疑惑。
“崔爷爷,您说的规则不是律法?”
“不是,有象棋,也有围棋,还有更多其他棋,每个圈层不一样,对应的规则也不一样。”
“您的意思严家好比就是象棋,对付他们就得用象棋规则,不然的话就是掀棋盘?”
“是的,棋盘上其实不是两家对峙,是很多家,掀棋盘会招惹很多不可知的敌人,当然,你现在也没能力掀棋盘,但你可以灭杀棋盘上一颗重要的棋子,那样就会乱了棋盘的平衡和规则,后果是一样。”
崔老头的这句话让毕洋更加深刻的认清自己,确实,自己想方设法是能杀了严少,可结果呢?
以严家的势力,即使自己逃到国外,也会被缉杀吧。
自己之前想的还是简单了。
“没事多看看西游记,那里面很多的向上生存之道。”
“崔爷爷,怎么说?”
“首先,本领是基石,孙悟空若无七十二变,出山不久就会被灭掉,自身实力很重要。
其次,融入才能破局,孙悟空戴上金箍后,才能从妖王晋级为齐天大圣,金箍是天庭的最低规则,也是入场券,懂得规则,才能驾驭规则。
最后,借力打力攀高峰,八十一难实为天庭佛界联合设计,善用平台资源,让众神为你铺路。
取经路即成长路,耐住寂寞打磨本事,融入规则积累人脉,抓住机遇借势而上,真正的修行,在每一步的脚踏实地里。
这些其实只是老头子我简单的理解,里面还是有很多可学的。”
毕洋沉浸在思考中,原来看西游,只图乐呵了,没想到这么多道道,崔老头说的也确实在理。
“将军!”
毕洋突然从思考中醒转过来,崔老头的两个卒子已经逼着自己这方帅没有活路。
刚才明明是占优的棋局,怎么莫名其妙的被卒子将死?
毕洋怎么都想不明白,自己的车马炮都在,都是一下很多步的棋子,怎么会输给只能一步步走的小卒。
“不要妄自菲薄,小卒一步步走稳了,也可以从小兵到将军。想想你的从前,从小自己长大,一步步到今天,这成就,已经顶尖,可你想再进步,得改变想法。
小时候你都可以独活,而且过的很好,不管是主动被动,好事坏事你都没少干,你的优点就是,你敢干,而且三思后行,你现在还年轻,可以再尝试改变下想法,再敢干一把,或许你的成就会更高。”
毕洋心情复杂,有脊背发凉,也有感激。
崔老头是把自己查了个底朝天,当然,也对自己很好,
初次见面,精心准备这些,教导自己,还关照保护自己。
非亲非故,绝对不可能这样,对方那么大强,完全没必要。
肯定对自己有所求,但不知道是什么,但肯定不是简单的事。
毕洋感受到对方诚意,而且这次提点对于毕杨来说,是个质的改变,
作为已经受益匪浅的毕洋,不能不懂事。
毕洋站起,深深鞠躬。
“谢谢崔爷爷,您的教导我永记于心,有什么我能帮忙的您尽管吩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