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就是民宿的老板,你们叫他阿东就行。”
“这些人是……”
谢民看到他来了,就为大家介绍。
“你们好,欢迎来到这里,辛苦了。”
风东亮客气地跟三个领头的人握了握手。
“阿东,对吧?给你们添麻烦了,省里领导很关注这里的事情,所以派我们来调研。”
省林业部门的谢领导首先说道。
“配合你们的工作是我们的责任,你们吃饭了吗?我让厨房给你们准备点儿?”
风东亮微笑着说道。
“我们在路上吃过了,能不能先说说这里的情况?你们是早上发现的吗?昨晚有没有什么异常?”
谢领导一口气问了好几个问题。
“它们确实是一夜之间出现的,昨晚没有异常情况。”
风东亮摇了摇头说道。
“刚才张局长大概统计了一下,这里已经有上百种不同的鸟类,这种情况很不正常,所以我们得在这里待一段时间,可能会给你们添麻烦。”
谢领导不好意思地说道。
“没关系,我会尽力配合你们的工作。”
风东亮笑着说道。
“你这个主人来了,那我们去看看吧,这种奇怪的事儿,我还是头一回遇到。”
谢领导干脆地说道。
“各位请进,如果有的话,先把工作证戴上,游客太多,我怕引起不必要的误会。”
风东亮说道。
“对啊,说不准有人以为我们是插队的,骂一顿就冤了。”
谢领导开玩笑地说道。
接着大家都拿出工作证别在了胸前。
也算是提前做了准备。
要不然这么多人突然闯进花园里,那些被影响拍摄的人肯定要骂人。
不过看到他们戴的工作证,虽然有些人不满,但也没说什么。
傍晚时分。
风东亮拎着一桶鸭油,搬着一筐鸭子回到了老宅。
陪那群人待了一个下午。
他早就烦透了。
好不容易把人都送走了。
他都不明白为啥这些人要来这么多。
不过不用他招待,他就当没看见好了。
谢民还想让他一起吃晚饭。
他直接拒绝了。
虽然官场是个名利场。
林业局也是个重要部门。
但他还是听从了自己的内心。
不过谢之遥躲不掉,谁让他是云苗村的有为青年呢。
回到老宅。
家里的猫狗都排着队,一脸讨好地站在小铃铛面前。
“都给我排好队,不排好队就没饭吃,动作快点,狸奴,你站到最前面去,虎王你别仗着自己厉害就插队,都排好,谁插队谁就没饭吃。”
小铃铛站在它们跟前,小脸一绷,像个小大人似的指挥着。
她身后,几十个食盆摆得整整齐齐。
一群大人饶有兴致地看着她指挥宠物们排队。
他们还从未见过如此聪明、懂人意的宠物。
纷纷掏出手机,开始拍视频。
许红米呢,已经放弃了在这管教女儿的念头。
任由她去玩闹。
她就是想不明白。
自己的女儿怎么越来越像许红豆了。
简直跟小时候的许红豆一个样。
不过,看着女儿这么开心,
许红米自己都没意识到,她已经不再排斥了。
“喵。”
狸奴跳进小铃铛怀里,撒起娇来,脑袋不停地蹭着她的脸。
“好啦,可以吃了,不许抢哦。”
小铃铛看到所有猫狗都排好队了,这才让出位置。
只是,她下意识地忽略了那个不守规矩的狸奴。
“叔叔,你回来啦。”
小铃铛看见风东亮走进来,立刻跑了过去。
这时候,小鸟都飞回巢里了。
她也不怕吓着它们。
“叔叔今晚给你做烤鸭吃,好不好呀?”
风东亮晃了晃手里抓着的鸭子,笑着问道。
“好,好吃吗?”
小铃铛下意识地咽了口唾沫,才回答道。
“哈哈,小馋猫,自己去玩吧,叔叔先去做烤鸭。”
风东亮笑着说道。
风东亮拿着青松毛去给院子里的两个土炉预热。
这土炉是他爷爷的父亲建的。
据说,连泥土都是从宜良运来的。
烤小刀鸭和宜良烤鸭都得用暗炉,跟京城的便宜仿烤炉差不多。
然后,他回到厨房,按照宜良烤鸭祖师爷刘文的古法来处理鸭子。
而小刀鸭就简单多了。
两种都是烤鸭,只是选料和调料不同。
小刀鸭用的是40天的散养鸭,肉质不老也不柴。
因为这种鸭子脖子长,像小刀一样,所以当地人叫它小刀鸭。
腌好两种鸭子后,风东亮又开始处理其他的鸭子。
既然已经动手了,他打算做一个全鸭宴。
比如现在要做的昆阳卤鸭。
昆阳卤鸭是晋宁的特产,加上中草药等秘方,味道醇厚,是各种卤肉的集大成者。
已经被列为昆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这道菜是根据金陵盐水鸭的做法改良的。
再加上一个三七和花蛤炖文山番鸭汤。
还有沪上八宝鸭、皖省无为板鸭、天府樟茶鸭、永州血鸭……
再加上云南特色的酸辣鸭杂。
这个有点像南宁的柠檬鸭。
至于酱板鸭之类的东西,他没做,因为太费时间了。
他正在处理食材时,小月进来告诉他炉子温度到了。
他放下手里的活,一手拎着竹筐走了出去。
里面全是腌好的鸭子。
既然都腌好了,肯定不能只烤几只。
烤多了还能送人做人情。
“小月,你把那些盘子和豆腐干拿出来。”
风东亮说道。
烤鸭的时候,为了不让鸭油滴进火里引起明火或黑烟,
得在鸭子下面放个盘子。
盘子里可以放些东西,
比如最经典的臭豆腐,能做出鸭油臭豆腐这道菜。
但这里人多,口味难统一,有人可能不喜欢臭豆腐的味道。
所以他选了豆腐干。
“嘿,这小子也会做饭?看起来还挺像那么回事。”
老班兴致勃勃地凑过来,开玩笑地说道。
“咳,大学才学会的,以前我真不会。”
风东亮脸红了,不知道是炉子热,还是因为害羞。
他以前经常去老班家吃饭。
有时候师娘不在家做饭,就由阿清姐和阿政哥两人来做。
有时候大家一块儿做,或者轮流做。
但原主这人特别懒,说自己不会做饭。
所以三年高中,他天天去蹭饭,却一次饭都没做过。
想想都觉得脸红,怎么能做到这么厚脸皮的?
必须得批评他!
“哼,我才不信你。”
老班一脸看穿他的表情。
风东亮心虚地没搭理,只是笑了笑,自己把鸭子放进烤炉。
鸭子一放进去,就不能再掀盖了,得等够时间才行。
“你看看,这小子骗了我们三年,还说不会做饭,你还心疼他,不让他学。”
老班看着他熟练的动作,突然转过头,气鼓鼓地说道。
听到这话,周围的人都笑了。
今天算是听了不少风东亮小时候的糗事。
虽然已经过去四五年了,但老班和胡子叔还是对他的旧事记得很清楚。
今天终于找到机会,滔滔不绝地说了一大堆。
现在又知道一件。
“你们就不能消停点吗?我都不知道你们一老一少怎么天天斗嘴,你看阿政他们谁搭理你,也就阿东陪你玩。”
师母无奈地说道。
“那是他们不懂生活乐趣,这明明是他偷懒,怎么反倒成了我的错?”
老班气愤地反驳。
“老哥,你们暑假也来这边住吧,到时候天天让他做饭。”
胡子叔坏笑着说道。
风东亮扭头,一脸“你做人怎么这么不厚道”的表情。
你这么说,良心不痛吗?
“嗯,有道理,就这么定了,三年我给他做的饭,都得吃回来。”
老班捋着胡须,像是做了个重大决定似的。
现在回头看,以前的自己真是蠢得可以。
师母轻轻摇头,嘴角挂着一丝无奈的笑。
反正她也管不住。
风东亮挂好鸭子后,又钻进了厨房。
过了十分钟,他又给鸭子翻了个身,接着烤。
这次之后,时间没到就不能再掀盖子了,不然味道就跑了。
以前有个故事,说的是宜良烤鸭的创始人刘文对火候的讲究。
有次,一个Gmd的中校路过狗街,进店要吃烤鸭。
可鸭子还没烤好呢,中校催了好几次都没用。
刘文就自己走过去掀开了炉盖。
刘文一看,火了,跟中校吵了起来。
**一气之下,刘文抽出了刀**。
刘文也不含糊,直接抄起菜刀。
但最后中校**还是没吃到烤鸭,气呼呼地走了。
刘文就把这一炉因为火太大而变味的烤鸭低价卖给了别的小饭馆,再配上点料焖着吃。
所以当时有句话叫:刘文的烤鸭好吃,就是脾气大。
小刀鸭烤的时间短。
时间一到,风东亮就把它们拿了出来。
刚出炉的小刀鸭,颜色金黄,皮脆肉香。
这小鸭子只有拳头大,脖子和脑袋长长的,像把青铜小刀。
现在的小刀鸭可以直接吃,也能再加工成油淋小刀鸭。
不过不适合老人小孩吃,风东亮就没做这道菜。
他看了看人数,拿了几个让大家先尝尝。
剩下的放回去风干。
“来,大家先垫垫肚子,不用切了,我用手撕。”
“来,小家伙们,一人一个鸭腿。”
风东亮一边撕鸭子一边说。
“我要吃鸭脖!”
小葫芦大声喊着。
“你倒是会挑。”
风东亮笑着回应。
但他没先给小家伙们,而是把鸭腿放到了老班这些长辈的盘子里。
然后才分给小孩子们。
这是规矩,先敬长辈,长辈再分给小孩,不能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