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师傅辛苦啦,请用这块新的毛巾擦擦脸。”她说。
朱雪蓉接过后打湿拧干,认真帮苗侃擦了脸和脖子。
“好啦,颜值在线。”她微笑着说。
苗侃走出厨房时,大家还是迟迟未散,都在盼望着再来一盘美味。
见到他后宾客们都兴奋地站了起来,男的陆续拿出烟递过来。
“苗哥抽根烟歇会儿呗。”
“谢谢啦,我从不抽烟。”
一条条不同牌子的好烟在他身边绕了个圈——利群、白沙、泰山、红塔山、云烟、双喜应有尽有。
换作别人这架势都不输官员下乡检查。
“那真是太棒啦,不抽烟不喝酒,苗哥牛。”有人附和说。
呃……
这是个真男神级别的人物!
单看他已展示出的优点就能击败绝大多数的男人。
当然年轻人眼里最大的遗憾就是——他是个已婚男人。
如今结婚又能离婚的时代,不少人甚至毫无道德约束也要争个位置。
可这种事情还得看自身条件及正主的实力。
试问谁敢正眼看这位站在苗侃身边的美女一眼?
最多只能躲在背后羡慕嫉妒而已。
江旺德吃了整桌菜肴后满心惆怅。
这一桌十六个品种,每一口中都让他心跳加速一分。
老天,这位姓苗的莫非真的曾待在皇家厨房里掌勺!
很快消息便在这几个乡村之间传播开来:
“听说了吗红霞,那边村子办喜宴找了个超级大厨,差点把盘子都舔干净了!”
“我知道我也听到了,还没开席小孩子们就被馋哭喽~”
“听说他们为了夹菜,折断好几次筷子!”
“晚上的第二顿酒席据说还在继续,我要能去多好。”
“我也有这样的念头啊。”
“但根本没人通知我们怎么办呢?”
“可以包个红包说是祝福,这样就合情合理咯~”
下午四点半刚过。
汪家厨房这边已经开始运作起来。
整个下午,苗侃指挥着七八个人手脚麻利处理食材,全都齐备了。
晚宴将会有四十多桌,不提前准备肯定赶不上。
苗侃让汪兴业找来了个携带式的小燃气炉灶搬进厨房。
“怎么着苗师傅?你要同时启用三口炉灶吗?”汪兴业有些惊疑不定地问。
“哈哈,作为厨师,两口锅并行才算是基本合格。
真正厉害的,那都是三锅同上才显功夫!”苗侃笑了笑解释道。
毫无疑问,他远远超过普通厨师的能力边界。
就在这时,汪兴业妻子匆匆进来:“老头子外边好多人都跑过来了你赶紧去门口瞧瞧情况!”
“隔壁村?”汪兴业一脸惊讶,随即跟着妻子赶到大门处查看。
“哎哟喂,老汪祝你们阖家喜气洋洋啊,听说今天是你女儿结婚的大喜日子咱们特地来蹭杯酒讨吉利应该不会嫌咱们无请自来吧~”人群里有人笑着喊着打招呼。
“我和汪叔经常玩麻将关系熟得很,这种高兴事儿自然得赶来表示祝贺!”
汪兴业定睛看了看来人,这些邻居跟自己家并不算特别亲近平时也就偶有牌局交流罢了。
照理讲这样的关系,本来不太方便邀约上门吃酒席。
否则难免落人话柄被人议论纯粹收礼赚钱而已。
可是今次这些人居然主动前来送贺礼还一边寒暄一边迅速找个空位坐下像是唯恐错过这次盛宴似的。
手头上那一堆烫金红包接连落在夫妻俩手中,二人看着手里沉甸甸的东西不由得面面相觑心中百般不解这是怎样一个节奏?
“那位是我初中时候的同学刘爱花吗?都快十年没联系啦!现在模样我都认不出来!” 汪敏敏看到人群之中一位肤色偏黑皮肤略显粗糙的女士不由地皱眉思考。
爸爸您看,为啥邻近村落的人也都来参加婚礼,明明没有收到我们的邀请信?”
我也有同样的疑惑,但他们一个个都提着厚厚的红包过来。
这时,新郎悄悄走到父母跟前,一脸难以置信地低声说:“我打听清楚了,他们真的是冲着吃席来的。”
“你说什么?”汪兴业夫妇和汪敏敏听了都惊呆了。
“来吃饭?!”
“我说呢,怎么莫名其妙来了这么多陌生人,原来是被苗师傅的手艺吸引来的!”
“爸,这可怎么办?”
“还能怎么办?人家都来了,还给咱送了礼金,总不能往外赶人吧!”
“来就是祝福咱家的喜事,也随了礼,那咱们也得有礼有节。
老婆子,先上茶招待着!”
“好嘞!”
汪兴业媳妇高兴地去接待客人。
她心里算了一笔账,周围村子的人要是都随礼了,再添个两三桌也能赚一笔。
汪兴业则赶紧跑去厨房,交代要多加两桌菜。
农村摆流水席本就人多,没法精准计算人数,通常会多准备几桌,材料是够的,就是辛苦苗侃多炒几个菜而已。
米江村旁边是山头村,南边是樟田村,西边是罗坑村。
这些村子里的人都来了。
有些人连八竿子打不着,往前推三代都攀不上亲,竟然也都来了。
这让汪家人一时语塞,完全想不通。
全、全都是为了来吃饭?
只是单纯来吃席的,顺带对新人说一句“百年好合,早生贵子”。
这理由实在让人难以接受。
汪兴业看到来的这些面孔一个都不认识。
你要是空手来蹭饭,他绝对把你赶出门。
又不是真的粮食紧张到了这个地步。
但问题是这些人不是白来,手里还拿着红包。
现在这年头,谁不避着人情往来啊,有些事情不一定以后能还上。
可现在倒过来了,根本不认识的人偏要来送礼金,谁能信?
其实汪家一家人也明白,这份“礼”只是借口,目的还是吃一顿席。
是从江城请来的大厨,做的菜太香,硬生生把周边几个村的人都吸引来了。
三百一份礼金,换一顿饭,换成别人肯定亏大了。
但这一桌在汪家不会亏。
如果是在城里大酒楼,这样一桌饭菜起码得三千,味道还不一定有这个好。
“老汪,还记得我吗?去年你去镇上坐过我的三轮车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