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寒暄,尤启明开门见山,语气平淡,却带着不容置疑的权威:“我的条件很简单,不答应,你们的人就永远留在那里“做客”。”
他直接列出了清单:
1.土地置换:将目前港岛九龙地区毗邻启明集团,现有地块的、约3.5平方公里的闲置码头及周边土地,以象征性的以一港币价格,长期租赁给“启明集团”,用于建设工业设施和码头。(实质是扩大“启明集团”在港岛的实体存在和影响力)
2.商业特权:免除“启明集团”及其下所有公司在港岛未来十年的全部利得税及关键设备进口关税。
3.司法豁免:承认“启明集团”在港岛的自有物业及指定区域,拥有有限的自治权和安保自主权,港岛警方未经集团高层允许,不得入内执法。
4.公开道歉:港督府须以“管理失误”,造成边境误会为由,向“启明集团”致歉并保证永不再发生类似事件。道歉以书面文件形式,“启明集团”承诺不会将此道歉函公布于众。
这些条件,每一条都像是在割港元政府的肉,尤其是土地和司法豁免权,几乎是在挑战其殖民统治的权威。代表听得脸色发白,试图讨价还价。
尤启明只是轻轻敲了敲桌面,张小明立刻在他面前的平板电脑上点开一个实时监控画面——画面中,那些被俘的士兵正垂头丧气的坐在一个纯白色的奇异空间内,虽然看起来还活着,但精神状态显然非常差。
“你们没有讨价还价的资格。”尤启明的声音依旧平静,“同意,签字,人很快就会出现在港岛一个指定的偏僻海岸。不同意,你们可以试着用武力来要人,我随时奉陪。顺便说一句,你们在港岛所有的军事部署、通讯节点,甚至你们身上有几个窃听器,我都一清二楚。”
绝对的科技优势带来了绝对的谈判底气。代表在巨大的心理压力和确保人员安全(掩盖丑闻)的首要任务下,最终只能咬牙,通过加密渠道请示戴维斯后,颤抖着在对方早已准备好的协议上签了字。
尤启明示意张晓明收好已签字的协议文本。看向“港督代表”:“刚才是和港督府的了断,戴维斯本人也必须为此事负责,我让他个人拿出他积蓄的一半,作为对此事件的赔偿。他的储蓄有312万港币,另外,名下拥有十五处房产,五处店铺,还有三家参股的公司,我给他三天的时间,将他的所有资产的一半交给“启明集团”作为对此事的惩罚,三天后如果不交,那我们就会自己去拿,届时,我们会拿走他全部的资产。顺便告诉戴维斯一声,他做的那些小动作,别以为我们不知道,如果他管不好港岛,就让他卷铺盖滚蛋,“启明集团”会接手港岛的一切事务。如果港英政府和约翰牛政府还不收手,“启明集团”不介意使用一次雷霆手段!”
当天傍晚,127名如同做了一场噩梦、精神萎靡,除了脸被揍得像猪头外,身体并无大碍的约翰牛士兵,果然出现在港岛西贡的一处偏僻海滩。他们对自己被囚禁的经历语焉不详,只记得被击败后关在一个什么都没有的白色房间里。
消息传回了港督府,戴维斯在松了一口气的同时,也感到了彻骨的寒意。“启明集团”要拿走他资产的一半,这可是他多年打拼的家底,他的心脏像被人用手攥住,面色苍白,半天才缓过一口气。罢了,谁让他惹了一个不该惹的人,如果他不交一半的资产,“启明集团”真的会把他的全部资产收走,这并不是危言耸听。没办法,他只好忍痛割爱,谁让自己惹了一个不该惹的人。失去的这些,他会加倍的捞回来,他决定,以后在“启明集团”面前,要夹着尾巴做人。他明白,从这一刻起,在港岛这片土地上,出现了一个他乃至整个约翰牛都无法制约的庞然大物。尤启明和他的“启明集团”,用一场无声的雷霆行动,不仅化解了危机,更是兵不血刃的为自己赢得了巨大的实际利益和超然的地位。
而尤启明,在送走“港督代表”后,只对张晓明淡淡的说了一句:“把协议存档。这只是开始,未来,我们要让世界习惯,用平等的姿态来与我们对话。对了,晓明,将这次的视频资料以及协议文本发给黄老爷子一份。”
这场由一顿年夜饭引出的风波,最终,以“启明集团”的全面胜利和港督政府的屈辱退让告终。它像一颗投入国际政治深水区的石子,其涟漪,才刚刚开始扩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