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刚破晓,国公府的青砖路还沾着晨露,卫珩与绵绵已一起往老夫人的荣安堂走去。绵绵步履轻缓,乌发挽成简洁的圆髻,仅插一支白玉簪,素雅的衣饰衬得她眉眼愈发清丽温婉;卫珩身姿挺拔,一只手紧紧地牵着绵绵,动作自然而体贴。
荣安堂内暖意融融,银丝炭在炭盆中静静燃烧,散发出淡淡的暖意。老夫人坐在铺着软垫的太师椅上,见二人进来,脸上立刻绽开慈和的笑,不等他们行礼,便伸手拉住绵绵的手,指尖带着长辈特有的温热:“好孩子,看你们这脸色,最近定是累着了,今日怎么不多睡会儿?”
绵绵屈膝行礼,声音软糯:“谢祖母关心,孙媳无碍,能陪祖母用早膳,心里欢喜。” 老夫人拉着她坐在身边,絮絮叨叨说起府中庶务:“东跨院的下人最近手脚麻利了些,田庄送来的新米也不错,我让厨房给你们熬了莲子粥,补补身子。” 言语间满是对绵绵的疼惜,末了又殷殷叮嘱,“刚成亲,不要太过操劳,注意好生休养,早日为卫家开枝散叶,我这老婆子也能早点抱重孙。”
绵绵脸颊微红,乖巧应下。卫珩站在一旁,看着祖母拉着妻子的手絮语,眼底满是柔和。卫琮坐在上首,目光扫过二人时,嘴角上扬,添了几分显而易见的欣慰。时不时给卫珩递个眼神,提醒他多照顾绵绵。没有了继母王氏的挑拨,加上卫琮当上国公后眼界开阔了,父子间关系亲近了许多。早膳在温馨的氛围中结束,这份家常的温暖,如同冬日里的暖阳,驱散了查案带来的疲惫。
午后的芸澜苑,阳光透过雕花窗棂,洒下斑驳的光影。小书房内,一张梨花木书桌摆在窗边,卫珩端坐案前,手中拿着各地送来的密报,笔尖在纸上划过,留下沉稳的墨痕。绵绵坐在他对面,面前放着厚厚的账本,她指尖捏着一支银簪,轻轻划着纸面,细细地看着账本上青黛标注过的地方。
室内静极了,只偶尔传来笔尖摩擦纸张的轻响,或是窗外风吹树叶的簌簌声。卫珩看完一份密报,抬眼便撞见绵绵凝眉思索的模样,阳光落在她发顶,泛着柔和的光泽。他起身走到桌边,倒了杯温热的雨前龙井,递到她手边:“先喝杯茶,歇会儿再看。” 绵绵接过茶杯,指尖触到温热的杯壁,心中一暖,抬头对他露出一抹浅笑。
青黛端着一碟刚蒸好的桂花糕走进来,脚步放得极轻,将茶点放在桌角,轻声道:“世子,少夫人,厨房刚做的,趁热吃点吧。” 而后便悄然退下。院外,丹桂正提着水壶打理花草,月季开得正艳,花瓣上还沾着水珠;吊兰垂着翠绿的枝叶,随风轻轻晃动。这方小院的生机与烟火气,为这暗藏机锋的日子,添了几分难得的安宁。
小满与墨玄的感情,在日复一日的协作交流中愈发深厚。那日,小满按例检查府库,无意间发现西侧围墙下有被轻微撬动的新鲜痕迹,泥土松散,还带着湿润的气息。她心中一凛,并未声张,只不动声色地记下位置,待夜里便悄悄寻到墨玄。
“墨玄大哥,府库那边的围墙不对劲,像是有人动过手脚。” 小满压低声音,眼神里满是警惕。墨玄闻言,立刻警觉起来,当夜便带人在围墙附近埋伏。月上中天时,果然见一道黑影鬼鬼祟祟地摸过来,手中拿着撬棍,试图再次撬动围墙潜入,还从怀中掏出一个小瓷瓶,看模样竟是要往府中的饮水井里投毒。
墨玄一声令下,暗卫们立刻上前,将那宵小擒个正着。经审问,此人竟是风隼派来的死士,想在府中制造混乱,干扰查档进度。
卫珩大喜,重重赏赐了小满与墨玄。墨玄拿着赏银,特意去京城最有名的银楼,打了一支素银簪子,簪身无过多纹饰,只在顶端刻了一朵小小的梅花,恰好合了小满的名字。他找到小旧时,耳根微红,双手将簪子递过去,声音有些生硬:“这个…… 给你。” 小满愣了愣,接过簪子,指尖触到冰凉的银质,心中却暖意融融。她舍不得戴,只在无人时,悄悄从怀中取出簪子摩挲,眼底满是珍视。
在京郊族学的卫瑄,虽不能常回府,却每月都会寄两封信回来。信中除了汇报学业进展:今日学了哪篇文章,先生如何评价他的策论,还会说着族学里的趣事:哪位同窗背书时闹了笑话,哪次踏青时发现了一处风景绝佳的山谷。字里行间,满是少年人的鲜活,也总会细细询问兄嫂的近况:“大哥是否还在为朝中事务操劳?嫂嫂身子是否安好?府中一切是否顺遂?”
绵绵每次收到信,都会亲自提笔回信。她的字迹娟秀清丽,信中除了勉励卫瑄用心向学,莫要因思念家人而懈怠,还会细心地附上京城新出的时文选集,或是做工精巧的笔墨纸砚。有时还会写些府中的琐事:“祖母看到你喜欢的菜式总会念叨你几句;厨房新做了桂花糕,等你回来,嫂嫂让他们多做些给你吃。” 温柔的话语,让远在族学的卫瑄,总能感受到家的温暖。
卫珩则会在回信中,有意识地引导卫瑄思考一些简单的时政问题。从朝中推行的新税法,到西北边防的粮草供应,他从不直接给出答案,而是提出问题,让卫瑄自己思考:“若你是地方官员,该如何平衡赋税与民生?” 言语间不着痕迹地培养他的格局与眼界。他深知,卫瑄作为卫家的次子,未来也需承担起家族的责任,这份潜移默化的教导,是兄长对弟弟最深沉的期许。
顾惜朝与陈清漪夫妇,几乎每隔几日便会带着薄礼来国公府走动。有时是顾惜朝接到了军中密报,找卫珩商议对策,二人便在书房促膝长谈,从朝堂局势的变化,到风隼势力的可能动向,再到军中的部署调整,常常一谈便是几个时辰。陈清漪则会陪着绵绵在内院说话,两人本就是相识相交的好友,如今又成了妯娌,更是无话不谈。
她们会交流管家心得:“最近府里的下人有些松散,我打算重新制定奖惩制度,你觉得可行?” 也会分享京城的趣闻:“西街新开了一家胭脂铺,里面的玫瑰膏特别好用,下次我带你来试试。” 有时陈清漪还会带来自己亲手做的点心,看着绵绵品尝,眼中满是笑意。
两个家庭这份情谊,如同坚固的盾牌,为他们抵御着外界的风雨,也让他们在权谋斗争的疲惫中,能找到一份安心的慰藉。
这些细碎的温暖,如同暗夜中的点点星火,照亮了卫珩与绵绵前行的路。支撑着他们在诡谲的权谋斗争中,保持着内心的温度与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