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的居家休假生活平静而温馨,但傅诗淇的假期并未持续太久。一个工作邀约适时地找上门来。
这天,涛哥拿着平板,脸上带着些兴奋又有些谨慎的表情找到傅诗淇:“毅哥,有个综艺邀约,我觉得挺不错的,你看看?”
傅诗淇接过平板,是《奇妙之城》第二季的策划案。这是一档深度城市探访纪录片式的综艺,通过嘉宾的视角展现城市的人文风貌和市井生活。第一季口碑很好。
“第二季想拍长沙?”傅诗淇浏览着内容,来了兴趣。作为长沙伢子,能通过节目向观众展示自己家乡的魅力,他觉得很意义。
“对,节目组觉得你形象正面,又是本地人,对长沙有感情也有了解,很适合。”涛哥解释道,“录制时间不长,大概几天。内容主要是带你的一位好友游览长沙,寻找城市记忆;再和两位老友聚会聊天;最后有一天个人采访。节奏比较慢,偏重交流和体验,不像那些游戏竞技类综艺那么累,我觉得挺适合你现阶段放松一下,也能维持曝光。”
傅诗淇仔细看了看流程,确实不像高强度跑动的综艺,更像是一次有向导的深度游和老友记。他点点头:“嗯,感觉是挺有意思的。跟郑哥汇报了吗?”
“郑哥那边初步同意了,觉得题材和调性都挺好,也尊重你的意愿。”涛哥说。
“行,那接吧。”傅诗淇做了决定,他对展示家乡这件事本身就有热情。
晚上,他把这件事告诉了宋玖。宋玖听完,点点头:“《奇妙之城》制作团队挺专业的,风格沉稳,应该不会太折腾。录制时注意安全,照顾好自己。”她语气平静,像是评价一个普通的工作项目,但傅诗淇能听出里面的关心。
“嗯,我知道。就当带朋友回家玩玩了。”傅诗淇笑了笑,凑近她,“可惜你不能出镜,不然带你一起去逛最好。”
宋玖瞥他一眼:“我是去工作还是去玩?”她作为制片,习惯性会区分工作与私人时间。
傅诗淇讪讪地摸摸鼻子:“也是哦。”
录制很快提上日程。节目组前期与团队进行了详细沟通,确定了大致行程和拍摄重点。傅诗淇邀请了一位相识多年、性格投契的圈外好友参与游览部分。
录制第一天,天气有些阴冷。傅诗淇和好友汇合,在节目组的跟随下,开始了长沙城市漫步。他们穿梭在熟悉的街巷,寻找着旧时的痕迹,回忆着成长的趣事。傅诗淇用长沙话和街坊邻居打招呼,介绍着街角的老店和变化,神情放松又带着点自豪。
中午,他们钻进一家烟火气十足的粉店。傅诗淇热情地对着镜头介绍长沙米粉的特色和不同码子的风味,像个尽职的家乡推荐官。他熟练地点了单,和好友端着碗找位置坐下。
正准备大快朵颐时,傅诗淇愣了一下,用筷子搅了搅自己的碗,表情有点懵:“咦?我的粉呢?”只见他碗里只有满满的码子和汤汁,底下空空如也——阿姨忙中出错,忘了给他烫粉了。
好友和工作人员先是一愣,随即爆发出善意的笑声。傅诗淇自己也哭笑不得,举着空碗对着镜头,用长沙话调侃道:“阿姨,你咋子只给我码子不给我粉咯?这咋吃嘛?”场面顿时变得轻松又搞笑。他无奈地起身去加粉,一边还嘟囔:“这要是播出去,长沙伢子的脸都要被我丢光了。”
下午,拍摄转到一个开阔的广场,这里以放风筝的人多而闻名。傅诗淇想体验一下放风筝。天气越来越冷,风也大了起来。拍摄中途休息时,傅诗淇裹着单薄的外套,搓着手,感觉有点冻得慌。他下意识地找涛哥,通常涛哥会给他准备外套。
但左右看看,却没看到涛哥人影。原来涛哥刚才和节目组一个工作人员去协调下一个拍摄点的事情,一时走散了,没来得及把羽绒服送过来。
傅诗淇不好因为自己的事打断拍摄,只好忍着冷,继续和好友说笑,准备接下来的放风筝环节。
这时,在拍摄圈外不远处,一直安静跟着的宋玖注意到了傅诗淇细微的瑟缩和张望的动作。她立刻明白了怎么回事。她不动声色地从自己随身的大背包里拿出一件备用的厚羽绒服——这是她习惯性为各种突发情况准备的物资之一。
她没有直接上前,而是招手叫来在旁边待命的小周,把羽绒服递给他,低声嘱咐了一句:“去给毅哥披上,看着点冷。”
小周立刻会意,接过羽绒服,小跑着穿过工作人员,来到傅诗淇身边:“毅哥,穿上吧,风大,冷。”
傅诗淇正觉得冷,看到羽绒服,眼前一亮,一边接过穿上一边顺口问:“涛涛回来了?”
“没呢,是玖姐让我送过来的。”小周老实回答。
傅诗淇穿衣服的动作顿了一下,目光下意识地朝宋玖的方向快速扫了一眼,看到她正低头看着手机,仿佛只是做了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一股暖流瞬间从心底涌起,驱散了身上的寒意。他拉好拉链,整个人都暖和了,心里更是暖洋洋的。
这个小插曲很快过去,拍摄继续。傅诗淇和好友向一位放风筝经验丰富的白胡子老爷爷请教技巧,尝试着将风筝放上天。过程很有趣,也拍到了不少温馨自然的画面。
第二天的录制主题是老友相聚。傅诗淇和两位认识多年的老朋友选择了时下流行的露营。不过天公不作美,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三人并没有被天气影响兴致,反而在雨中合力搭起了天幕和帐篷,别有一番趣味。
他们坐在天幕下,听着雨声,吃着带来的美食,喝着热茶,聊着各自的近况,回忆着过去一起打拼的时光,气氛轻松而真挚。
一位朋友看着傅诗淇,颇为感慨地说:“淇淇,说真的,从《琉璃》之后,你火了,变得好忙,但感觉你人一点没变,还是以前那个样子。”
傅诗淇捧着热茶,笑了笑,没说话。听到朋友的话,他心里有些触动。没变吗?其实还是变了的。经历了许多,尤其是那段时间的网络风波,内心怎么可能毫无波澜。只是他习惯了自己消化,不愿把负面情绪带给身边的人。他庆幸的是,在那段不易的时光里,有一直支持他的粉丝,有真心的朋友,还有……始终默默陪在他身边,用她自己的方式给予他支持和安静的宋玖。这些支撑,让他得以保持本心,稳步前行。
聊到后来,傅诗淇想起什么,转而调侃起其中一位朋友:“哎,我说你,天天说忙,藏着掖着的,什么时候带女朋友出来见见?光知道你有,一直没见过,太不够意思了吧?”
朋友被他调侃得不好意思,连连讨饶,引得众人大笑。雨中的露营,充满了老友间毫无负担的玩笑和温暖的陪伴。
最后一天是个人采访。在节目组安排的安静空间里,傅诗淇面对镜头,分享了自己对长沙这座城市的理解和情感,也聊到了对工作和生活的思考。
聊到放风筝的体验时,他想了想,认真地说:“放风筝其实挺像演戏的。你看,风筝飞得高,看得远,但线得攥在手里,根基得稳。演戏也一样,角色可以飞得很远,体验不同人生,但演员自己的根不能丢,对表演的敬畏和初心得一直在。”
制作组又问道:“看你总是乐呵呵的,好像没什么烦恼。这么多年在圈里打拼,遇到难过或者压力特别大的时候,会找朋友或者家人倾诉、吐苦水吗?”
傅诗淇闻言沉默了片刻,似乎仔细回想了一下,然后才缓缓开口,语气平和却坚定:“好像……还真没有。这么多年,遇到事,习惯了自己琢磨,自己消化。因为回头想想,其实都还好,真的,都过来了。”他顿了顿,补充道,“可能跟从小受到的教育有关吧。我奶奶就是特别要强、特别能吃苦的一个人。我们湖南人嘛,身上好像都有那么一股子韧劲,遇到事,咬咬牙,扛过去就好了。少说话,多做事,准没错。”
采访结束,整个长沙部分的录制也顺利收官。傅诗淇和工作人员道别,感谢大家的辛苦。
回程的车上,傅诗淇显得有些疲惫但心情愉悦。他靠在座椅上,对身边的涛哥说:“这节目挺舒服的,不像录综艺,像真的和朋友玩了几天。”
涛哥点头:“是啊,反响应该会不错。”
傅诗淇笑了笑,没再说话,目光看向窗外飞逝的城市景色。他想到了那个总是默默观察、提前准备、在他需要时及时递上羽绒服的身影。这份无声的守护和支持,早已成为他工作和生活中最安心、最温暖的后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