队伍刚把泉眼边的物资装车,阿灰就把阿石和阿苗叫到了跟前,手里还攥着几根韧劲十足的青藤。“今天扎营得提前把陷阱布上,你俩各带五个人,男兵负责砍木削尖,女兵跟着编藤条,咱们在营地周边五十米内布三处陷阱,防着夜里有野兽闯进来。”
阿石立马搓了搓手:“放心灰哥!上次跟着林羽少族长学的陷阱法子我还没忘,保证让野兽有来无回!”阿苗也点头:“女兵里阿杏手巧,编藤条快得很,咱们半个时辰就能弄好。”
等队伍推着牛车往西路走,太阳刚过正午,阿灰就瞅见坡下一片开阔地——背靠山坡,前面是平整的草地,正好适合扎营。“就这儿了!”他喊了一嗓子,队伍立马停下动作。男兵们先把牛车围成圈,留出进出口,女兵们则去附近捡干柴,阿石和阿苗带着人扛着斧头往树林里去,准备砍做陷阱用的树枝。
没一会儿,树林里就传来“砰砰”的砍树声。阿石选的都是碗口粗的硬木,砍下来后让男兵们把一端削成尖刺,锋利得能戳破兽皮;阿苗和女兵们则在一旁编藤条,青藤在阿杏手里绕了几圈,就成了结实的绳套,还特意留了活扣——只要有东西踩进去,绳套就会越收越紧。
阿灰绕着营地走了一圈,选了三个位置:一处在营地东侧的灌木丛旁,那里杂草深,容易藏野兽;一处在北边的树根下,树根有空隙,正好能埋尖木;最后一处在西边的小路旁,是进出营地的必经之路,得重点防范。“阿石,你带两个人去东边,把尖木埋在灌木丛里,上面盖点落叶和杂草,别让人看出来;阿苗,你们去北边,用藤条把树根周围的空隙拦住,再挂个响铃,只要有东西碰着,咱们就能听见;我去西边弄绳套陷阱。”
“好嘞!”两人分头行动。阿石带着人在东边挖了个半米深的坑,把三根尖木并排埋在里面,尖朝上,然后铺上层薄土,再撒上落叶,远远看去和周围的地面没两样。阿苗那边更细致,不仅用藤条编了网拦住树根,还在藤条上系了几个用贝壳做的响铃——这是上次从兴城带来的,声音脆,夜里听得清楚。
等三处陷阱都布好,太阳已经快落山了。阿灰挨个检查了一遍,蹲在西边的绳套陷阱旁,用脚轻轻碰了碰地面:“阿石,这里的土再踩实点,别让风吹得露了痕迹。”阿石赶紧过来,用脚把土踩得结结实实,又撒了点枯草。“这样就没问题了,就算是野猪踩进来,也准跑不了!”
晚饭还是吃剩下的鹿肉野菜汤,就着早上晒好的肉干,大家吃得格外香。阿杏一边嚼着肉干,一边问阿灰:“灰哥,咱们布的陷阱真能逮着野兽吗?要是来只大老虎,会不会把陷阱弄坏啊?”
阿灰喝了口汤,笑着说:“咱们这陷阱主要防的是野兔、野猪这些,真要是大老虎,陷阱未必能困住,但响铃一响,咱们手里有铁刀弓箭,也能应付。再说了,这一路没见着大野兽的痕迹,不用太担心。”
夜里站岗的男兵换了三波,都没什么动静。直到天快亮的时候,东边突然传来“咚”的一声闷响,紧接着就是野兽的哼哼声。正在打盹的阿灰一下子坐起来,抄起身边的铁刀:“怎么回事?东边的陷阱!”
阿石和几个男兵也立马醒了,跟着阿灰往东边跑。借着晨光一看,只见一只半大的野猪卡在陷阱里,后腿被尖木划伤了,正哼哼着挣扎。“好家伙!还真逮着了!”阿石兴奋地喊了一声,手里的长矛都握紧了。
阿灰拦住他:“别用长矛,小心伤着肉。阿石,你去拿根绳子,咱们把它捆起来,带回营地再处理。”阿石赶紧跑回营地拿绳子,几个男兵围着陷阱,防止野猪跳出来。等绳子拿来,阿灰让人先把野猪的前腿捆住,再拽着绳子把它从陷阱里拉出来——野猪大概有四十斤重,肉够队伍吃两顿的,还能晒不少肉干。
等把野猪拖回营地,族人都醒了,围过来看热闹。阿杏踮着脚,指着野猪问:“灰哥,这野猪是怎么掉进陷阱里的啊?我昨天看那地方平平的,一点都不像有陷阱的样子!”
阿灰趁机把大家召集过来,指着东边的陷阱说:“你们看,咱们昨天把尖木埋在地下,上面盖了落叶,野猪没看着,一踩就掉进去了。这就是陷阱的用处——不仅能防野兽,还能给咱们添物资。以后不管在哪扎营,都得布上陷阱,一是安全,二是说不定能有意外收获。”
阿苗也跟着说:“昨天咱们男女兵一起动手,才把陷阱布好,这就是协作的好处。要是光靠男兵,或者光靠女兵,都没这么快弄好。以后不管做什么,大家都得齐心,才能把事办好。”
族人都点点头,阿虎挠了挠头:“以前在老部落的时候,从来没布过陷阱,晚上都不敢睡太死,怕有野兽进来。现在有了陷阱,还能逮着野猪,真是太好了!”
阿灰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以后还有更多好东西等着咱们呢!先把野猪处理了,阿石,你带两个人把野猪杀了,肉分成两部分,一部分今天中午吃,另一部分切成片晒成肉干;猪皮留着,回头给站岗的兄弟做护腰。”
“好!”阿石立马动手。这边刚处理完野猪,远处就传来了脚步声。阿灰抬头一看,是阿牛带着探路的两个兄弟回来了——他们每天都提前一个时辰出发,探查前方的路况。
“灰哥!我们回来了!”阿牛跑过来,脸上带着汗,手里还拿着一张画着路线的兽皮。“我们今天探了前面五公里的路,没什么大问题,就是前面三里地有个小水沟,水不深,牛车能过去;再往前两公里是片松树林,里面没什么野兽,就是地上有不少松针,走路得小心点,别滑倒。”
阿灰接过兽皮,仔细看了看——上面用炭笔画着水沟和松树林的位置,还有几个小圆圈,标注的是水源。“有没有看到其他部落的记号?比如刻在树上的图案,或者火堆的痕迹?”
阿牛摇摇头:“没见着,一路上就看到几只野兔的脚印,还有松树林里有几个旧的火堆,看灰烬,得是十天前的事了,应该是过往的商人留下的。”他顿了顿,又说:“对了,我们在水沟边看到了几棵野苹果树,上面结了不少青苹果,虽然还没熟,但摘下来能当水果吃,我摘了几个回来,你尝尝。”说着,从怀里掏出几个青苹果,递给阿灰。
阿灰接过一个,咬了一口,有点酸,但水分很足。“不错,明天咱们路过的时候,让女兵们摘点,装在陶罐里,路上渴了能吃。”他又问:“那明天的路线怎么走?就按你探的路,过水沟,穿松树林?”
“对,”阿牛点头,“过了松树林,前面就是平路,能走得快点,估计明天能多走十里地,离交易会又近一步。”
阿灰拍了拍他的肩膀:“辛苦你们了,快去吃点东西,休息一会儿,等下咱们就出发。”
阿牛和两个探路的兄弟刚去吃早饭,阿苗就过来汇报:“灰哥,野菜都装好了,昨天晒的肉干也收了,牛车都检查过了,没问题。”
“好,”阿灰站起身,朝族人喊:“都收拾好了没?收拾好了就出发!今天过了松树林,晚上就能在平地上扎营,走!”
队伍浩浩荡荡地出发了,牛车轱辘压过地面,发出“咕噜咕噜”的声音。阿牛走在最前面,指引着路线;阿石和几个男兵走在两边,警惕地看着周围;女兵们跟在牛车后面,时不时弯腰挖点路边的野菜。
走到三里地外的水沟边,果然像阿牛说的那样,水不深,刚没过脚踝。阿灰让人把牛车的轮子用布包好,防止陷进泥里,然后男兵们推着牛车,慢慢过了水沟。女兵们则在水沟边的野苹果树上摘苹果,阿杏摘了满满一竹篮,兴奋地喊:“苗姐,你看!这苹果虽然酸,但比野莓解渴多了!”
过了水沟,就是松树林。地上的松针铺得厚厚的,踩上去软软的。阿牛在前面带路,时不时用长矛拨开挡路的树枝。“灰哥,前面有个小土坡,坡上能看到后面的路,要不要上去看看?”
阿灰点点头,跟着阿牛爬上土坡。站在坡上一看,后面的路清清楚楚,没什么异常。“不错,这里视野好,以后探路的时候,多找这种地方看看,能提前发现情况。”
走了大概一个时辰,终于穿出了松树林。前面果然是一片平路,远处还能看到一片草地,正好适合晚上扎营。阿灰松了口气,对阿牛说:“今天探路的情况很好,明天你们还是提前一个时辰出发,再探前面五公里的路,注意看看有没有其他部落的人。”
阿牛应声:“放心吧灰哥,我们会仔细看的。”
中午的时候,队伍在平地上停下来休息,吃的是早上煮好的野猪肉汤,就着青苹果,大家吃得格外满足。阿虎喝着汤,对阿灰说:“灰哥,有阿牛他们探路,咱们走得踏实多了,不用怕走错路,也不用怕遇到危险。”
阿灰笑着说:“就是要这样,探路的提前摸清情况,咱们后面的人才能走得顺利。以后不管做什么,都得有提前准备,不能等事到临头了再着急。”
下午的路走得很顺利,没什么障碍。傍晚的时候,队伍在一片草地上扎营。阿灰还是让大家先布陷阱,这次布了四处,比昨天多了一处——因为这片草地更开阔,得多加防范。阿牛则带着探路的兄弟,去探查明天的路线了。
等阿牛回来的时候,手里的兽皮上又多了几个标记。“灰哥,明天前面五公里没什么问题,就是有个小山洞,里面挺干燥的,要是遇到下雨,咱们能去里面躲躲。另外,没看到其他部落的痕迹,路上很安全。”
阿灰点点头,心里踏实了不少。晚饭吃的是野猪肉炒野菜,配着粟米粥,还有晒好的肉干。大家围坐在篝火旁,聊着天,说着话,营地一片热闹。阿灰看着眼前的景象,心里想着:只要一直这样顺利,再过两天,就能到交易会了。到时候,一定要多换些青壮和女人回来,为华夏部落添点人手。
夜里,站岗的男兵格外警惕,毕竟离交易会越来越近,说不定会遇到其他部落的人。但直到天亮,都没什么动静。第二天早上,大家检查陷阱的时候,虽然没逮着野兽,但也没什么异常。阿灰让大家收拾好物资,又出发了——他们的征途还在继续,离目标越来越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