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旭遇”官方释放的“自然之息”预热短片,如同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国际钓具圈层激起了层层涟漪。那充满东方美学意境的山野画面,与“告别化学合成”的宣言,精准地击中了部分高端玩家和环保人士的内心。猜测、讨论、期待……“自然之息”尚未露面,已然吊足了胃口。
而与此同时,那家国际环保组织发布的报告,则像一块投入浑水的明矾,迅速引发了连锁反应。几家嗅觉敏锐的行业媒体开始跟进报道,将矛头隐隐指向日利和“巨物猎手”,质疑其长期宣扬的“环保工艺”背后,是否隐藏着不为人知的污染隐患。
舆论的天平,开始出现微妙的倾斜。
张伟监控着网络上的风向变化,向陈遇汇报:“遇哥,舆论开始发酵了。对方试图压热度,但效果不佳。有几个标准委员会的成员,私下联系了我们,表示对‘自然之息’项目很感兴趣,希望能了解更多细节。”
陈遇点了点头,目光沉静:“这是个积极的信号。但我们不能掉以轻心,对手绝不会坐以待毙。通知孙宇、文博和强子,‘自然之息’的最终测试和数据报告必须尽快完成,要经得起最严格的推敲。凯子,准备更详实的宣传资料,包括视频、图文和权威检测报告,我们要在合适的时机,给这场舆论战加上最重的砝码。”
“明白!”周凯摩拳擦掌,“资料包早就准备好了,就等您一声令下!这次咱们要打一场漂亮的反击战!”
毛蛋那边也传来了好消息:“遇哥!‘钓客天堂’亚太区总裁又来电话了!语气那叫一个热情!说总部非常关注我们的‘自然之息’项目,认为这代表了未来的方向,希望我们能尽快提供样品和详细资料,他们想作为战略合作伙伴,共同推广这个‘绿色垂钓’概念!合作协议的最终签署,基本没问题了!”
“很好。”陈遇脸上露出了近期少有的轻松笑容,“告诉他们,样品和资料很快就会准备好。这次合作,将是我们‘绿色垂钓系统’走向全球的关键一步。”
然而,真正的考验很快到来。国际钓具标准化组织正式发出通知,将于两周后在瑞士日内瓦召开关于“钓具环保性新标准草案”的听证会,邀请各方利益相关者陈述意见。“旭遇”作为近年来崛起迅速、且技术路线独特的企业,也收到了正式邀请函。
“该来的总会来。”陈遇看着手中印制精美的邀请函,语气平静,“这是一个舞台,也是一个战场。我们要在那里,正式亮出我们的‘破局之刃’。”
###
出征日内瓦的代表团阵容很快确定:陈遇亲自带队,孙宇负责技术阐述,周凯负责品牌理念与宣传展示,张伟负责信息支援与安全保障。赵强原本吵着要去,说要让那帮老外见识见识什么叫“大自然的味道”,被陈遇以“家里饵料研发离不开你”为由强行按住,答应让他通过视频连线进行“远程技术支持”。
临行前,陈遇特意回了一趟父母家。陈平正在阳台小心翼翼地保养着那支“轩辕之翼”样品,看到儿子回来,难得地没有摆出严父面孔,而是放下手中的工具,问道:“要出去了?”
“嗯,去趟日内瓦,参加个标准听证会。”陈遇在父亲身边坐下。
陈平沉默了一下,看着手里流光溢彩的钓竿,缓缓道:“这竿子,我试过了。很好,比我用过的所有进口竿都不差,某些方面甚至更好。”他顿了顿,抬头看向儿子,眼神复杂,有骄傲,也有一丝不易察觉的担忧,“外面……不容易吧?”
听到父亲这句难得的、带着关切的话,陈遇心中暖流涌动。他笑了笑,语气轻松:“爸,放心吧。咱们的东西不差,道理也在我们这边。就是去把咱们的理念和技术,跟人家讲清楚。”
陈平点了点头,没再多说什么,只是用力拍了拍儿子的肩膀。一切尽在不言中。
回到家,小希希似乎也感觉到爸爸要出远门,格外黏人,抱着陈遇的腿不撒手,奶声奶气地说:“爸爸,不去……陪希希玩……”
陈遇心软得一塌糊涂,抱起儿子,亲了亲他的小脸蛋:“爸爸要去工作,很快就回来。回来给希希带好吃的,好不好?”
林莉在一旁温柔地看着父子俩,将整理好的行李箱拉上拉链,走到陈遇身边,替他理了理衣领,轻声道:“家里有我,放心。在外面,一切小心。”
“嗯。”陈遇握住妻子的手,感受着那份无言的支持与信任。
###
就在陈遇一行人奔赴日内瓦的同时,培训基地里,一场别开生面的“内部听证会模拟演练”正在上演。
总策划是闲不下来的毛蛋和一心二用的周凯(通过视频远程参与)。毛蛋自告奋勇扮演“顽固的反对派委员”,王小虎被他拉来扮演“摇摆不定的中间派”,而程老爷子和秦老爷子则作为“德高望重的行业泰斗”压阵。孙小海、赵猛、周小波等队员作为“观察员”。
“模拟听证会”在基地的理论教室举行,气氛被毛蛋搞得像模像样。
毛蛋(捏着嗓子,模仿着想象中的外国佬腔调):“陈先生!你们宣称的‘自然之息’完全天然,如何保证其效果的稳定性和普适性?难道要让我们相信,东方的神秘草药能胜过经过科学验证的现代化学吗?”
扮演“陈遇”的,是临危受命、被推上前台的李默。少年深吸一口气,努力保持着镇定,用流利的英语(这是孙宇特训的成果)回答,同时辅以周凯准备好的ppt:“尊敬的委员,我们并非否定现代科学,而是追求科学与自然的更高层次融合。‘自然之息’的稳定性,来源于我们对原料产地的严格管控、标准化萃取工艺和科学的发酵控制。其普适性,则基于我们对不同鱼种摄食习性的深入研究,以及大量室内外对比实验数据支撑。这是我们的实验数据报告,由第三方权威机构认证……”
王小虎(扮演中间派,挠着头,用带着口音的中文):“嗯……听起来有点道理。但是,成本呢?这么搞,饵料会不会卖得死贵?普通钓友用不起啊!”
李默沉着应对:“王……委员,规模化生产将有效降低成本。而且,我们倡导的是一种可持续的垂钓理念。减少对水体的化学污染,从长远看,是对所有钓友,乃至对整个生态环境负责。‘旭遇’致力于在性能和环保、成本与责任之间找到最佳平衡点。”
程老爷子这时捻须开口,声音不大,却自带分量(毛蛋赶紧做出侧耳倾听状):“老夫看来,钓鱼一道,归根结底是‘道法自然’。过度依赖人工合成之物,短期内或可见效,长久看来,却是舍本逐末,甚至可能破坏鱼水之欢的天然平衡。‘旭遇’此举,是回归本源,亦是开拓新路,值得鼓励。”
秦老爷子慢悠悠地补充:“老程说得在理。再说了,那帮洋人鼓捣出来的化学香精,闻着是冲,可你把鱼都熏迷糊了,那还叫钓鱼吗?那叫下药!咱们这‘自然之息’,讲的是个‘诱’字,是让鱼心甘情愿地来吃,这才是钓鱼的正道!”
秦老爷子这接地气的比喻,把在场众人都逗笑了,连一本正经的李默都忍不住嘴角微扬。紧张的气氛缓解了不少。
这场模拟演练,不仅锻炼了李默等年轻队员的应变和表达能力,更在欢声笑语中进一步统一了思想,凝聚了信心。
###
日内瓦,万国宫附近的某会议中心内,气氛庄重而严肃。
听证会现场,各方代表齐聚。日利和“巨物猎手”的代表西装革履,表情倨傲,显然有备而来。当陈遇带着孙宇、周凯步入会场时,能明显感受到几道带着审视和敌意的目光。
听证按流程进行。日利方的代表率先发言,慷慨陈词,再次强调其传统工艺的“可靠性”与“稳定性”,并隐晦地指责“某些新技术”缺乏长期安全数据,可能蕴含“未知风险”,试图将“旭遇”等新兴品牌描绘成不守规矩的“破坏者”。
轮到“旭遇”陈述时,陈遇稳步走上发言台。他没有急于反驳对手,而是先向委员会展示了周凯精心制作的一段短片。短片以壮美的自然风光开场,聚焦于“自然之息”从山野采摘到实验室提纯的全过程,配合着孙宇提供的严谨数据和李文博协调的第三方检测报告,清晰地阐述了其“纯天然、零污染、高效诱食”的核心优势。
“……我们相信,钓具行业的未来,不应仅仅局限于材料本身的环保性,更应涵盖整个垂钓行为对生态系统的影响。”陈遇的声音沉稳有力,通过同声传译清晰地传入每位与会者耳中,“‘旭遇’提出的‘绿色垂钓系统’,旨在通过技术创新与理念革新,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自然之息’饵料与我们的环保钓竿技术相结合,代表了我们对此的承诺与实践。”
随后,孙宇上台,用流利的英语和精准的专业术语,详细解答了委员会专家们关于技术细节的提问,其扎实的专业功底和清晰逻辑,赢得了不少赞许的目光。
在对方代表试图就碳纤维树脂问题再次发难时,周凯适时展示了一段范·德·桑德使用“轩辕”搭配“自然之息”在纯净水域进行垂钓的视频,以及该水域垂钓前后的水质对比数据,直观地展现了“绿色垂钓系统”的实际效果。
“……真正的环保,不是停留在纸面标准上的文字游戏,而是切实减少对环境的负担。我们欢迎基于科学和事实的讨论与标准制定,但反对任何形式的、披着环保外衣的技术壁垒和不当竞争。”陈遇在做最后陈述时,目光扫过对手代表,语气不卑不亢。
“旭遇”团队准备充分、有理有据的陈述,以及所展现出的创新理念和社会责任感,给在场的许多委员留下了深刻印象。会场的气氛,明显发生了变化。
###
就在听证会进行的同时,国内,“旭遇”培训基地却上演了温馨而有趣的一幕。
林莉带着小希希来基地玩。小家伙现在对“鱼”充满了无限好奇。看着大哥哥们在竞技池里挥竿垂钓,希希看得目不转睛,小手指着水面,不停地喊:“鱼!鱼!钓!”
赵强看着小家伙那渴望的眼神,眼珠一转,来了主意。他找来一根最短最轻的备用训练竿,去掉钩子,在线上绑了一小团颜色鲜艳的、希希拳头大小的棉絮球,然后笑眯眯地递给林莉:“莉莉姐,让希希也体验体验‘钓鱼’的乐趣!”
林莉觉得有趣,便抱着希希,手把手地教他握住竿柄。赵强在一旁充当总指挥:“对!就这样!希希真棒!看准了水里那个彩色浮漂,轻轻一甩——”
在小希希“嘿咻”一声用尽全力的“抛投”下,棉絮球软绵绵地飞了出去,“噗”一声落在离岸不到一米的水面。
“哇!钓到了!”希希看着水里的棉絮球,兴奋地大喊,手舞足蹈。
周围训练间隙围过来的队员们都被这可爱的一幕逗得哈哈大笑。钱小磊更是机灵地跑过去,用手在水下轻轻拨动,让棉絮球像小鱼一样“游动”起来。
“希希快看!鱼在动呢!快收线!”孙小海在一旁起哄。
希希信以为真,小手费力地转动渔轮(当然是在林莉的帮助下),看着棉絮球“游”回岸边,小脸上洋溢着巨大的成就感和灿烂的笑容,咯咯的笑声清脆悦耳。
“我钓到鱼啦!爸爸看!希希钓到鱼啦!”小家伙对着妈妈手里的手机镜头(林莉正在录像)兴奋地宣布,仿佛完成了一项伟大的壮举。
这充满童真和温馨的画面,被林莉记录下来,发给了远在日内瓦的陈遇。
###
当陈遇在听证会间隙,打开手机看到妻子发来的视频时,连日来的疲惫与紧绷的神经,瞬间被儿子那纯真的笑容和那声“爸爸看”融化了。他看着视频里儿子“钓起”棉絮球时那认真的小模样和灿烂的笑容,嘴角忍不住高高扬起,眼眶甚至有些湿润。
家的温暖,永远是前行路上最强大的动力和最温柔的港湾。
他回复了一条信息:“看到了,希希真棒!是世界上最厉害的小钓手!告诉希希,爸爸为他骄傲。很快回家。”
收起手机,陈遇深吸一口气,再次走入听证会会场,眼神变得更加坚定、从容。
无论前方的博弈如何激烈,他知道,他为之奋斗的,不仅仅是市场的份额和技术的荣耀,更是为了守护这份触手可及的平凡幸福,为了给希希,以及更多像希希一样的孩子,留下一个鱼儿可以自由嬉戏的清澈未来。
听证会的最终结果尚未公布,但“旭遇”已然亮出了自己的锋芒与格局。破局之刃已然出鞘,家的灯塔始终闪亮,接下来的航程,无论风雨,皆成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