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九章 记忆读取伦理争议
“脑波识破技术应用”(读心计划)的成功,如同一把淬毒的匕首,精准地刺入了“虚无之影”组织的心脏,为流云宗-镜玄界联盟撬开了紧闭的情报之门。那些在无意识状态下被引导出的记忆碎片,经过灵枢-玄玑融合体的拼图与分析,逐渐勾勒出敌人庞大的渗透网络、隐秘的活动规律以及其背后若隐若现的“播种者”阴影。联盟得以提前挫败数起潜在的破坏行动,清剿了更多潜伏的暗桩,甚至获取了关于“播种者”某些周期性“评估”机制的骇人线索。在生存威胁面前,这项游走于禁忌边缘的技术,似乎证明了其无可替代的战略价值。
然而,当捷报传来,硝烟暂息,胜利的欢呼声却无法掩盖空气中弥漫的另一种愈发浓重的不安。这不安并非来自外部敌人,而是源于联盟内部,源于每个知晓“读心”计划存在的修士心底最深处的那一丝寒意。处决敌人带来的快感,迅速被一种更深沉的、关于自身命运的忧虑所取代。
“墨渊长老的神魂损伤评估报告出来了。”科学派控制中心内,负责“读心”计划后续处理的医堂堂主声音低沉,将一枚玉简放在赵乾面前的案几上,“强行突破‘影主’级目标的心防,反噬之力远超预期。目标神魂核心近乎崩碎,记忆区支离破碎,虽保住了性命,但已形同朽木,意识混沌,再无恢复可能。我们的探针……终究还是太过粗暴了。”
玉简内的影像显示,曾经修为精湛的“影主”俘虏,如今目光呆滞地躺在隔离病房中,对外界刺激毫无反应,只有偶尔无意识的抽搐,证明着生命的存在。这幅景象,与战场上英勇牺牲的同袍截然不同,它透着一股令人窒息的、对“自我”彻底抹杀的残忍。
几乎与此同时,科学派道德委员会提交了一份措辞极其严厉的质询报告。报告详细列举了“读心”技术在研发和实战应用中,对受术者造成的不同程度的神魂损伤案例数据,从短时记忆混乱到永久性意识丧失。报告尖锐地指出:“此技术本质上是对个体意志最根本的褫夺,其残忍程度远超肉体的消灭。 今日可对确凿之敌使用,他日标准是否可能滑向‘疑似’之敌?乃至用于内部争议、思想审查?若此例一开,联盟所倡导的‘开放、信任、尊重个体’之基石将荡然无存!我等与操控众生意志的‘播种者’,在手段上有何本质区别?”
这份报告如同一石激起千层浪,迅速在联盟高层及有限的知情者范围内引发了激烈的争论。
主战派将领态度强硬:“对敌人仁慈就是对自己残忍!‘虚无之影’手段阴毒,若非‘读心’技术,我等不知还要蒙受多少损失!非常时期行非常之法,伦理枷锁岂能捆住求生之手?”
而更多的修士,尤其是那些专注于神魂研究、心性修炼的学者和长老,则表达了深深的忧虑。一位德高望重的镜玄界魂修宗师痛心疾首:“修炼之道,首重神魂圆满,意志自由。此术直击根本,毁人道基,实乃逆天而行!今日我等以此术对付敌人,他日焉知不会有人以此术对付异见者?长此以往,联盟之内,人人自危,还有何信任与公道可言?”
争论迅速从高层密室蔓延至有限的学术圈层。关于“记忆是否属于绝对隐私”、“在何种极端条件下可以突破此隐私”、“技术使用的监督机制如何确保绝对公正”等议题,引发了前所未有的思想碰撞。支持者与反对者引经据典,从上古道典对“心性”的阐述,到现代科学对“意识权”的界定,辩论得面红耳赤,却难以达成共识。
更微妙的影响,体现在日常的信任氛围中。尽管“读心”技术的存在被严格保密,但一些风声和参与项目人员不经意流露出的凝重表情,仍让敏感者有所察觉。同僚之间的交谈,在某些涉及敏感话题时,会不自觉地多出一丝谨慎;以往开诚布公的学术讨论,有时也会因担心思想被“过度解读”而变得有所保留。一种难以言说的隔阂感,如同悄无声息的薄雾,在联盟内部弥漫开来。
赵乾身处风暴的中心,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他比任何人都清楚这项技术的战略价值,也比任何人都明白其蕴含的可怕风险。他看着案头堆积的争议文书,又望向灵枢主屏上显示的、依靠“读心”技术才得以预警并避免的一场潜在灾难的模拟推演结果,眉头紧锁,陷入了长时间的沉默。
“灵枢,玄玑。”他终于开口,声音带着一丝疲惫,“调取所有‘读心’计划的应用记录、效果评估、以及……所有因此导致的目标损伤报告。同时,整合道德委员会提出的所有伦理质疑点,以及联盟现有律法中对个体权利的保护条款。我们需要进行一次全面的复盘与评估。”
“指令收到。”灵枢-玄玑的光芒平稳流转,冰冷的数据流开始汇聚,“数据整合中……分析模型构建……伦理冲突点标记……”
片刻之后,一份详尽的综合分析报告呈现在赵乾面前。报告客观地展示了“读心”技术带来的情报收益,也毫不掩饰地列出了其对受术者造成的不可逆伤害,以及其在联盟内部引发的信任度下降的初步统计数据。报告最后,提出了一个尖锐的问题:“技术的有效性,是否足以抵消其对文明伦理根基的潜在侵蚀?如何在扞卫生存权的同时,保障个体最基本的意志自由权?”
这份报告没有给出答案,而是将抉择的重量,完全压在了决策者的肩上。
风暴之眼:公开的听证
面对愈演愈烈的争议和潜在的信任危机,赵乾意识到,回避和压制只会让问题更糟。在与云鹤真人(继任者)和镜玄界领袖紧急磋商后,他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召开一次有限度、高保密级别的联盟高层扩大会议,邀请主要决策者、技术负责人、道德委员会代表、以及各领域德高望重的学者,就“读心”技术的未来进行公开辩论和表决。
会议在“万界台”最核心的加密议事厅举行。气氛凝重得如同暴风雨前的海面。
技术负责人首先展示了“读心”技术的成果,用确凿的证据说明其在对抗“虚无之影”和预警“播种者”威胁方面的关键作用,语气中充满自豪与急切:“若无此术,我等如今或许已在敌人的阴谋中损失惨重!这是必要的代价!”
道德委员会的代表随即起身,神情悲愤,他展示了墨渊长老以及其他受术者的惨状影像,声音颤抖:“必要的代价?代价就是彻底剥夺一个人之为人的根本吗?我们今天可以为了生存而践踏敌人的意志,明天就可以为了效率而监控同胞的思想!这条路的尽头,将是整个文明的异化!我们将变成我们自己恐惧的那种存在!”
支持与反对的声音激烈交锋,双方都言之凿凿,情绪激动。一位主战派长老拍案而起:“妇人之仁!对敌人的怜悯,就是对己方的残忍!伦理是文明内部的准则,岂能适用于这些意图毁灭我们的异类?”
一位镜玄界的哲学宗师则缓缓道:“文明之所以为文明,正在于其有所为,有所不为。若为求生而放弃底线,即便存活,也已非我等所愿守护的文明。技术的刀锋,既能御敌,亦能自戕。需有不可逾越的铁律约束之。”
争论持续了数个时辰,谁也说服不了谁。所有人的目光最终都投向了始终沉默聆听的赵乾。
赵乾缓缓站起身,目光扫过在场每一张或激动、或忧虑、或期待的面孔。他的脸上没有了往日的锐利,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深沉的疲惫与清醒。
“诸位,”他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我们都看到了技术的威力,也听到了伦理的警钟。我们无法否认‘读心’在危难时刻的价值,但也绝不能忽视它带来的巨大风险和对联盟根基的侵蚀。”
他停顿了一下,仿佛在积蓄力量,随后语气变得坚定:“我提议,对‘读心’技术的使用,立下铁律!”
议事厅内瞬间安静下来。
“第一,限定使用对象。严格限定于已由最高法庭依据确凿证据判定为‘对联盟生存构成最直接、最紧迫威胁’的敌方高阶人员。严禁扩大化,严禁用于内部争议或思想审查。违者,以叛盟罪论处!”
“第二,建立最高审批机制。每一次动用,必须由联盟最高议会(需包含两界领袖)和科学派道德委员会联合审议、全票通过方可执行。设立独立的‘技术伦理监察使’,全程监督执行过程。”
“第三,技术升级与限制。立即投入资源,研发对受术者损伤更小、甚至无损的替代技术版本,并将‘无损’作为终极目标。在新技术成熟前,严格控制使用频率和深度。”
“第四,同步研发反制手段。联盟必须投入同等甚至更多资源,研发防御此类思维窥探的技术与法器,确保技术不被滥用,并优先装备核心人员,保护我方人员意志安全。”
“第五,信息严格保密与销毁。所有通过此技术获取的信息,除直接用于防御威胁外,需严格保密,并在威胁解除后的一段时限内,由监察机构监督彻底销毁相关记录,防止形成危险的‘思想档案库’。”
他一口气说完五项提议,目光灼灼地看向众人:“这不是妥协,这是底线!我们要用技术求生,但不能让技术吞噬我们的灵魂!这项技术,必须被关在由最坚固伦理和法律打造的笼子里!现在,请诸位表决。”
长时间的沉默后,表决开始。最终,赵乾的提案以微弱的优势获得通过。一项严格限制“读心”技术使用的《特殊情报获取伦理法案》草案,被责成道德委员会与律法堂共同细化后,提交联盟最高议会终审。
余波与反思:刀刃上的平衡
法案的雏形暂时平息了激烈的争议,但深层的忧虑并未完全散去。联盟如同行走在刀刃上,一边是外部灭绝的威胁,一边是内部异化的陷阱。
“读心”计划并未被废除,而是转入了更加严格受限的“休眠”状态,成为只有在最极端情况下才能动用的“最终手段”。同时,对无损式思维读取技术、以及反思维窥探防护技术的研究,被提升到了新的战略高度。
这场伦理风暴,让联盟上下进行了一次深刻的灵魂拷问。科学的力量固然强大,但驾驭力量的智慧与约束力量的规则,同样至关重要。联盟在对抗外敌的同时,也必须时刻警惕自身在追求力量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扭曲。
赵乾站在控制室的了望窗前,望着远方璀璨的“净化塔网络”光点,心中并无轻松。他知道,与“播种者”的战争,不仅是科技的对抗,更是文明理念与意志的较量。如何在残酷的生存竞争中,守住人性的底线,维护文明的尊严,这将是一条比研发任何技术都更加艰难和漫长的道路。而这场关于记忆读取的伦理争议,仅仅是一个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