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派的教育体系”如同精密齿轮开始咬合,发出巨大的轰鸣声,震撼着整个联盟。当“丹修高考制度改革”和“灵力奥林匹克竞赛”的光芒聚焦于顶尖天才时,一场更深刻、更广泛、更基础的变革,正以润物细无声却又无可阻挡的方式,在联盟的每一个角落发生。这便是《联盟九年义务科学修仙教育法案》的全面推行。这项法案,其野心远超任何一部功法或丹方,它旨在从根本上重塑下一代的思想与能力,为“科学派全球霸权”打下最坚实、最广泛的人口基石。
法案颁布之初,引发的震动远超联盟高层的预估。阻力并非仅来自行将就木的传统丹派,更来自广袤疆域内、无数观念根深蒂固的普通修仙家族和底层民众。
在偏远如“黑山域”的地方,世代以狩猎低阶妖兽和采集低品灵草为生的山民部落,对所谓的“义务教育”充满了警惕和不解。族老们围坐在篝火旁,忧心忡忡:“娃儿们去学堂学那些歪歪扭扭的符文学和算数作甚?能帮他们更快地猎到火犀牛吗?能让他们辨认出更有价值的月光草吗?老祖宗传下来的狩猎技巧和草药知识,才是安身立命的根本!联盟这是要断我们的根啊!”
更现实的困难是资源。在黑山域这样的地方,建立一座符合标准的“科学修仙小学堂”成本高昂。需要稳定的灵脉供应以维持“聚灵启蒙阵”,需要昂贵的“基础灵能感应仪”和“虚拟现实实训舱”(最低配版),更需要聘请至少筑基期以上、系统学习过科学修仙理论的教师。这些投入,对贫瘠的黑山域而言,近乎天文数字。
联盟的意志是钢铁般的。一方面,风纪堂的执法飞梭巡航在各偏远区域上空,宣传法案的强制性,对暴力抗法者施以严惩。另一方面,联盟启动了庞大的“教育扶贫”计划,海量资源通过“跨位面材料供应链”和“魔改版快递飞剑”网络,源源不断注入像黑山域这样的地区。标准化设计的校舍图纸、预制好的灵能建材、封装好的教学法器和教材,被高效地运抵、组装。联盟还派出大量经过紧急培训的“支教修士”,他们不仅传授知识,更帮助当地建设基础设施,展示科学修仙带来的实际好处——比如用简单的“引水符阵”解决干旱,用“驱虫灵光”保护庄稼。
胡萝卜与大棒并举,黑山域的第一所“联盟第七万九千四百二十一小学”终于艰难地立了起来。开学第一天,校舍前空旷的操场上,只稀稀拉拉站了十几个面黄肌瘦、眼神怯懦的孩童,大多是家中不受重视、或父母实在无力抚养的。族老们则远远站在山岗上,冷眼旁观。
改变,是从一个叫“石头的孩子开始的。石头是部落里最顽劣、也被认为最没出息的孩子,父母早亡,跟着年迈的奶奶过活。他被硬塞进学堂,纯粹是凑数。第一堂《科学引气导论》,年轻的女教师用灵能投影展示人体经络和天地灵气的互动时,其他孩子昏昏欲睡,石头的眼睛却第一次亮起了光。那些曾经只觉得神秘莫测、唯有部落祭司才能沟通的“灵气”,在老师的讲解下,变成了有规律可循、可以被认知、甚至可以测量的“东西”!
更让石头和孩子们震撼的是“虚拟现实实训舱”。当他们戴上简陋的头盔,意识沉浸到模拟出的、充满温和灵气的“启蒙灵境”时,那种亲身引导灵气在虚拟经脉中流动的感觉,远比听祭司念诵晦涩的咒文要直观千万倍!石头在虚拟空间中表现出了惊人的专注力和感知力,第一次尝试就成功完成了“引气入体”的虚拟练习,虽然只是虚拟,但那成功的喜悦和明确的反馈,是他从未体验过的。
消息像风一样传遍部落。当一个月后,石头在现实中,竟然真的在教师指导下,微弱地引动了一丝天地灵气,点亮了测试水晶时,整个黑山部落轰动了!族老们再也无法保持冷静,他们亲眼看到,部落里这个“废柴”孩子,走上了一条他们无法理解、但显然更广阔的道路。越来越多的家庭,开始主动将孩子送入学堂。一年后,黑山小学的学生人数翻了几番。三年后,第一批学生中,竟有数人达到了练气二层,远超他们父辈一生的成就。科学修仙,用实实在在的效果,逐渐赢得了最顽固地域的民心。
然而,义务教育的推行,远非一片坦途。在联盟核心区域,教育资源的争夺呈现出另一种形态的激烈。流云城第一实验小学的入学资格,背后是各方势力的暗中角力。科学派新贵、传统世家转型者、凭借“丹修高考”跃升的新兴精英阶层……无不绞尽脑汁,希望将子女送入最好的学区,享受最顶尖的“人工智能辅助教学”和“虚拟现实实训”资源。天价学区房、隐秘的“条子生”、针对天才儿童的提前签约和特殊培养计划……教育,在实现普遍普惠的同时,也在无形中加剧着新的阶层分化和固化。一些科学派高层子弟,从小接受最精英的“鸡娃”式培养,三岁识千符,五岁通阵理,七岁便能操作简易丹炉,与黑山域的石头们,仿佛生活在两个世界。这种起跑线上的巨大差异,为联盟未来的社会结构埋下了不确定的种子。
更大的暗流,在意识形态领域涌动。“虚无之影”残余势力,改变了策略,将渗透的重点转向了教育系统。他们不再直接攻击,而是进行更隐蔽的“软腐蚀”。联盟教育监管部门发现,某个新附区域采用的《传统修炼史赏析》教材中,被篡改加入了大量贬低科学修仙为“机械道”、“无情道”,鼓吹传统修炼“直指本心”、“契合天道”的隐晦内容。甚至有身份可疑的“客座教授”,在高等学府的讲座中,打着“学术探讨”的旗号,散布怀疑联盟科技路线、质疑“播种者”威胁真实性的言论,试图在年轻一代心中播下怀疑的种子。
这些事件被灵枢-玄玑监测到并上报,引发了联盟高层的警觉。一场针对教材、师资和学术言论的审查与净化行动悄然展开,数名被收买的学者和官员被清除。但这无疑是一场漫长而无声的战争,敌人的目标,是争夺下一代的思想和灵魂。
与此同时,义务教育本身的内容,也在联盟内部引发了争议。激进派认为,当前教材过于强调科学理论的系统性和规范性,压制了学生的冒险精神和非逻辑思维,可能培养出“高效的工具人”而非“伟大的开拓者”。他们呼吁增加探索性、失败容忍度高的实践课程。而保守派则担忧过度放开会导致基础教育质量滑坡,强调“基础不牢,地动山摇”。
面对这些纷繁复杂的问题,赵乾在视察流云城第一实验小学时,对随行的教育主管们说了一番发人深省的话:“九年义务科学修仙,不仅仅是为了普及知识,更是为了在我们文明的土壤中,播下科学的种子,塑造科学的思维。我们要教的,不光是‘是什么’和‘怎么做’,更重要的是‘为什么’和‘还能怎样’。要让他们学会怀疑,学会验证,学会创造。我们的教育,要能培养出既能遵守规则维护秩序,又能打破常规开创新局的下一代。这其中的平衡,关乎联盟的未来气运。”
就在联盟上下为义务教育的推行和优化倾注心力时,一个意想不到的契机,为教育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林枫的弟子,那个来自黑山域、最初连字都不识几个的石头,在一次“虚拟现实实训”的开放探索课程中,凭借其在山野生活中养成的、与学院派截然不同的直觉和空间感,竟然误打误撞,解开了一个困扰课程设计者许久的、关于“微型幻阵能量节点优化”的难题!虽然他的方法在理论表述上粗糙不堪,但其蕴含的野性而高效的智慧,让在场的导师们都感到惊讶。
这件事通过灵网报道后,引发了广泛讨论。它提醒联盟,在推进标准化教育的同时,绝不能忽视那些来自不同背景、拥有独特生命体验的个体所蕴含的宝贵潜能。如何既能保证基础教育的公平和质量,又能为这些“非主流”的天才留下成长的空间和通道,成为“九年义务科学修仙”深化阶段必须思考的问题。
“九年义务科学修仙”的洪流,已然改变了亿万孩童的命运,也深刻重塑着联盟的根基。它带来了希望的曙光,也伴随着阶层的隐忧和思想的暗战。这条培育新一代的道路,其最终通向何方,不仅取决于课程和资源,更取决于联盟能否在效率与公平、规范与创新、统一与多元之间,找到那条艰难的、动态的平衡之道。而当这一代在科学光辉下成长起来的年轻人真正登上历史舞台时,他们必将给这个联盟,带来远超任何人想象的冲击与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