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莎贝拉手中的扫描仪不断发出嗡鸣,数据流在她眼前飞速滚动。
“这频率……”她的眉头越皱越紧,“不是普通的能量波动,而是一种远古编码的激活信号。”
烈风迅速赶到现场,身后的卫兵已经封锁了展馆入口。“指挥官,我们要不要立刻疏散人群?”
星耀沉思片刻,摇了摇头:“不,先控制现场,不要惊动其他种族代表。让赫尔穆的技术专家过来协助解析。”
几分钟后,一位年长的赫尔穆学者被带入展馆。他看到那旋转的装置,脸色瞬间变得凝重。
“这是‘记忆之轮’。”老者低声道,“我们以为它早已遗失在战争中……没想到它还活着。”
“它在传递什么?”星耀问。
老者闭上眼,指尖轻触装置表面的符号,似乎在与某种古老的意识沟通。良久,他睁开眼,语气带着一丝不安:“它说……有人正在唤醒过去。”
星耀心头一震。
他知道,银河系的和平才刚刚开始,而真正的挑战,或许才刚刚浮现。
接下来的日子里,星耀将注意力从文化交流转向更实际的问题——经济建设。
战争结束之后,银河联盟迎来了短暂的喘息期,但资源分配不均、战后重建缓慢等问题逐渐显现。部分星球因战争受损严重,生产力尚未恢复;一些势力则借机囤积资源,试图在新的秩序中占据优势。
星耀召集各族代表,在曙光空间站召开紧急经济会议。
“我们不能再依赖战争时期的资源调配模式。”他在会议上说道,“必须建立一套稳定的经济体系,让每个星球都能公平地参与发展。”
然而,这一提议立刻引发了争议。
“你所谓的公平,是让我们放弃既得利益吗?”雷诺斯联邦的一位议员冷冷道。
“我所说的公平,是让每个人都有机会创造价值。”星耀平静回应,“如果我们继续各自为政,银河系迟早会再次陷入混乱。”
最终,在他的坚持和一系列具体可行的政策推动下,银河联盟通过了一项名为《星际经济共建协议》的纲领性文件,旨在促进跨星域贸易、资源共享和技术交流。
为了确保政策顺利推行,星耀派遣多支经济使团前往各个星域,实地了解各地的经济状况,并提供相应的支持方案。
烈风亲自带队前往边陲星域,那里曾是他和星耀成长的地方,如今依旧贫瘠落后。
“我们需要基础设施,需要能源供应,还需要人才。”烈风向星耀汇报时语气沉重,“否则,这些星球永远只能靠援助过活。”
星耀点头:“那就从最基础的做起。”
他下令启动“曙光计划”,优先在经济落后的星球建设星际港口、能源枢纽和科研基地,同时鼓励各大企业投资开发新兴产业。
与此同时,银河联盟设立了统一的贸易监管机构,规范市场秩序,防止资源垄断和恶性竞争。
随着时间推移,政策的效果逐渐显现。
曾经荒凉的边境星球开始出现繁忙的商队,贸易往来日益频繁;科技发达的星域则通过出口高精尖产品获得大量收益;甚至连偏远星域的矿产资源也开始进入流通市场,带动了整个银河系的经济增长。
曙光空间站成为银河系的经济中心,每天都有来自不同星球的商人、投资者和官员在此洽谈合作。原本冷清的商业区如今人潮涌动,甚至出现了多个联合商会,专门负责协调跨星域的投资与贸易。
“我们的舰队不再只是战斗机器。”烈风看着窗外川流不息的飞船感慨道,“它们现在运送的是粮食、设备,还有希望。”
星耀微微一笑:“这才是军队真正的使命。”
然而,经济发展也带来了新的问题。
资源争夺、环境污染、贫富差距等问题逐渐浮现。部分星球因技术落后,无法跟上快速发展的节奏,导致社会矛盾加剧。
面对这些问题,星耀并未回避,而是组织专家团队进行研究,制定了一系列可持续发展战略。
“我们必须意识到,经济繁荣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他在一次公开演讲中强调,“也不能让一部分人享受发展成果,而另一部分人却被时代抛弃。”
在他的推动下,银河联盟成立了“生态与发展平衡委员会”,专门负责监督各星球的资源使用情况,并推广清洁能源和环保技术。
同时,他还设立“银河教育基金”,资助贫困星球的学生接受高等教育,培养未来的科技与管理人才。
就在一切看似步入正轨之际,一场突如其来的危机打破了平静。
一颗位于核心星域的能源行星发生剧烈震荡,原本稳定运行的反物质反应堆突然失控,释放出大量不稳定能量波。
“这不是自然灾害。”伊莎贝拉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分析数据,“反应堆的核心控制系统被人篡改过。”
星耀神色凝重:“是谁?动机是什么?”
“目前还不清楚。”伊莎贝拉摇头,“但我们必须尽快查明真相,否则类似事件可能还会发生在其他星球。”
烈风立即调集一支特别调查小组深入事故现场,同时加强各重要设施的安全防护。
星耀则亲自前往事发星球,安抚民众情绪,并承诺彻查此事。
“无论幕后黑手是谁,我们都不会让他们破坏来之不易的和平。”
就在调查逐步展开之时,一封加密信息悄然送达星耀的私人终端。
发信人身份不明,只留下一句话:
“你以为你在建造未来,其实你只是重启了一场旧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