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的封赏,在三日后的朔望大朝会上颁下,明发天下。
交河道行军大总管、陈国公侯君集,加授光禄大夫,实封增加二百户,赐绢帛千匹,其子亦得荫封。左屯卫大将军薛万均等一众将领,各有升迁赏赐,自不待言。阵亡将士抚恤加倍,全军上下,同沐皇恩。
而最为朝野瞩目的,则是关于吴王李恪的封赏。
没有众人预想中的加授实职或显着提升爵位。敕旨中盛赞其“敏而好学,格物致知,督造军械,以助王师,克定西陲,厥功至伟”,特赐:
· 金五百斤,帛三千段。
· 御马十匹,珊瑚、明珠、玉带等珍玩若干。
· 准其奏,武研院随军工匠雷大锤(雷老头)及有功匠人四十七名,依军功授勋转官,赐钱帛有差。
· 晋其生母,前隋炀帝女杨妃为贵妃,荣宠益隆。
这份赏赐,厚重得令人咋舌,尤其是对工匠的大规模封赏,打破了“工伎不得预于士流”的潜规则,堪称破格。然而,在明眼人看来,这丰厚的物质赏赐与对母族的抬升,恰恰反衬出陛下在实质权位授予上的谨慎。吴王依旧只是吴王,遥领雍州牧,掌管着不涉核心政务的武研院与格物司。
“陛下这是……重赏而不重用了。”下朝途中,有官员低声私语。
“慎言!雷霆雨露,俱是君恩。吴王殿下以亲王之尊,能得此厚赐,已是殊遇。何况,武研院经此一役,地位已然不同,岂是虚职?”
“也是,听闻陛下已下旨,武研院用度再增三成,准许其在全国范围内遴选巧匠。这其中的分量……”
李恪面色平静地接旨谢恩,对于这份看似“厚而不实”的封赏,他心中并无太多波澜。他深知,在储位已定的情况下,父亲李世民绝不会轻易给予一个成年且颇具才能的皇子过多的实权,那无异于催化祸乱。此刻的厚赏与制衡,正是帝王心术的体现。
他能感受到来自四面八方含义各异的目光——有羡慕,有嫉妒,有审视,也有同情。他只是在经过侯君集身边时,微微颔首,道了一句:“恭喜大总管,将士们辛苦了。”
侯君集连忙还礼,语气比以往更添了几分敬重:“全赖陛下洪福,殿下神器之利!”
真正的风浪,在封赏的喧嚣过后,悄然涌起。
首先发难的果然是御史台。一位名叫王弘直的监察御史,上疏言事,矛头直指惊雷弩。
“……臣闻兵者,凶器也,圣人不得已而用之。高昌之役,固有可伐之罪,然天兵既临,本可宣谕威德,迫其归降。今赖奇技淫巧,摧城毁楼,杀伤过甚,虽克城灭国,然其术过于酷烈,恐非仁义之师所为。且此等利器,若流传于外,或为奸人所用,必生大患。伏请陛下,严控其法,非至危至急,不可轻用,以免上干天和,下损圣德……”
这篇奏疏,引经据典,言辞恳切,站在道德制高点上,将一场酣畅淋漓的胜利,隐隐描绘成了依靠残忍兵器取得的、有损帝国形象的杀戮。它没有直接攻击李恪,却将武研院的心血结晶打上了“不仁”、“危险”的标签。
紧接着,又有几位言官附议,或明或暗地表示了对“工匠授官”一事的不满,认为此举混淆了士庶界限,败坏了朝廷名器。
这些声音虽然不算浩大,却精准地在特定的圈子里传播开来,试图为这场大捷蒙上一层阴影。
两仪殿内,李世民将王弘直的奏疏掷于御案之上,发出“啪”的一声轻响。他看向侍坐的房玄龄与长孙无忌。
“你们怎么看这‘有伤天和’之论?”
房玄龄沉声道:“陛下,宋襄公之仁,不可效法。高昌悖逆,截留贡品,梗阻商路,非雷霆手段不足以震慑西域。惊雷弩虽利,亦需将士用命,方能建功。王御史此言,未免书生之见。”
长孙无忌却缓缓道:“房相所言,自是正理。然王御史所虑,也非全然无据。此弩威力骇人,管控确需万无一失。再者,吴王殿下献器有功,已得厚赏,然其风头过盛,或非……长久之福。些许清流议论,若能使其稍敛锋芒,懂得藏拙,于殿下而言,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他的话,绵里藏针,既认可了武器的价值,又点出了对李恪个人势大的担忧,并将言官的弹劾,轻描淡写地说成了对李恪的“保护”。
李世民目光深邃,不置可否。他沉吟片刻,道:“利器不可轻弃,亦不可不防。传朕旨意,武研院一应档案、图册,列为甲等机密,由宫中与兵部共管。工匠授官,止于此批,下不为例。至于王弘直等人……朕知道了。”
没有斥责,也没有采纳,只是加强了管控,并默许了这种批评声音的存在。这是一种微妙的平衡。
消息传到吴王府,王德面露忧色:“王爷,陛下这态度……”
李恪正在翻阅雷老头送来的最新改进方案,闻言头也未抬:“意料之中。父皇既要我用这柄刀为他开疆拓土,又要确保刀柄牢牢握在他自己手中,还要防止这刀太过锋利,伤了他属意的继承人。”
他放下图纸,嘴角勾起一丝冷峭的弧度:“至于那些聒噪之言,不必理会。他们骂得越凶,越显得我们做的事,真正戳到了他们的痛处。我们现在要做的,不是争辩,而是把事情做得更好,更无可指摘。”
“西域那边,有消息来吗?”
“有,阿史那伦传信,高昌虽平,但西突厥乙毗射匮可汗的使者,似乎出现在了焉耆国。”
李恪眼中精光一闪:“哦?看来,有人不想让我们安稳地消化战果啊。告诉阿史那伦,摸清使者意图,必要时,可以给对方制造点麻烦。我们这位‘朋友’,该展现出更多的价值了。”
他走到舆图前,目光掠过已臣服的高昌,投向那片更加广袤、充满未知与挑战的西域深处。
长安的功过,不过纸间风云。
真正的棋局,在西域。他必须赶在下一波风浪袭来之前,在那里落下更多的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