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天晚上值班,又接到一个噪音投诉的警情。
报警的是个年轻女人,声音带着哭腔,说楼下邻居装修,电钻声吵得她心脏受不了。
李建国正准备出警,忽然想起什么,对陆野说:“小子,你去吧。这种邻里纠纷,多经历经历。记得,先劝解,别动不动就处罚。”
“明白,师傅。”陆野带上记录本,和小杨一起出了门。
报警地点是一个还算比较新的小区。
到了报警人说的楼层,却没听到什么电钻声。楼道里安安静静的。
陆野敲开了报警人家的门。
开门的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女人,穿着睡衣,眼睛红肿,脸色苍白,看到警察,像是松了口气,又有点紧张。
“警察同志,你们可来了……刚才声音可大了,震得我头疼……”她小声说着,眼神却不由自主地往身后瞟了一眼。
陆野注意到,她家里沙发上坐着一个男人,大概三十岁左右,穿着家居服,正在看电视,看到警察进来,立刻站起身,脸上堆起热情的笑容。
“哎呀,警察同志,不好意思不好意思,是不是我老婆又乱报警了?”男人抢先开口,语气非常客气,“没事没事,刚才我是用了下冲击钻,在墙上打个孔挂画,就一下下,没想到吵到邻居了。已经弄完了,保证不会再用了!”
他说着,还主动伸出手想跟陆野握手。
陆野和他握了一下手,目光快速扫过室内。
家里收拾得挺干净,看不出刚装修的痕迹。墙上有几个新钉子眼,倒是真的。
但陆野的【细节捕捉】能力让他注意到几个不寻常的地方。
首先,那个女主人,从开门到现在,一直低着头,不敢正眼看警察,身体微微缩着,像是很害怕的样子。这和一般报警人看到警察来解决问题的反应不太一样。
其次,那个男主人,虽然笑容热情,语速很快,但眼神有点闪烁,握手的力度很大,像是在刻意表现自己的配合和正常。
最关键的是,陆野瞥见男主人卷起的家居服袖子下面,露出的手腕内侧,好像有一小片青紫色的淤痕?形状有点奇怪。
而女主人抬手整理头发时,睡衣的宽袖子滑落,露出的手腕上,似乎也有类似的、已经变淡的旧淤青?
陆野心里咯噔一下。这场景,似曾相识。
他不动声色地收回目光,对男主人说:“先生,晚上休息时间,最好还是不要进行产生噪音的作业,影响邻居休息。这次就算了,下次注意。”
“一定一定!给您添麻烦了!”男主人连连点头,笑容满面。
陆野又转向女主人:“女士,如果以后再受到噪音干扰,可以先和物业沟通,或者直接拨打派出所电话,我们会来处理。”
女主人飞快地抬头看了陆野一眼,眼神里似乎有一丝哀求,又迅速低下头,声音细若蚊蚋:“嗯……知道了……谢谢警察同志。”
离开这户人家,下楼的时候,小杨松了口气:“还好,这家男的还挺讲道理,没吵起来。”
陆野却没说话,眉头微微皱着。
“咋了陆哥?有啥不对吗?”小杨看出他神色有异。
“说不上来。”陆野摇摇头,“就是觉得……那女的好像有点怕她老公。而且,他俩手腕上好像都有伤。”
“有伤?打架了?不能吧,看着挺恩爱的啊?”小杨有点不信。
“希望是我想多了。”陆野嘴上这么说,却还是拿出记录本,把这户人家的门牌号和刚才观察到的情况简单记了下来,备注上“关注”二字。
他想起了之前处理过的家暴案。很多受害者,往往因为恐惧和羞耻,不敢直接报警,只会用“噪音”、“漏水”这种借口来间接求助。
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多留个心眼总没错。
【叮!敏锐察觉潜在家庭暴力风险,并做好记录备案。观察力与责任心获得锻炼。心理学熟练度提升。】
系统的提示,印证了他的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