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区协作的申请很快就批下来了。周队亲自打了几个电话,和青山县局那边沟通好了。但对方也表示,旧S302县道那片地方比较偏,监控探头本来就不多,而且很多都是老型号,清晰度不行,能不能找到有用线索,真不好说。
很快,青山县局把他们那边相关路段的监控和卡口数据打包传了过来。好家伙,数据量巨大,光是拷贝就花了半个多小时。
技术队的办公室里,几个兄弟看着屏幕上那密密麻麻的文件夹和视频文件列表,都有点傻眼。
“这得看到猴年马月去啊?”一个年轻民警哀嚎一声,“全是颠簸的车载录像和模糊的卡口截图,眼睛非得看瞎了不可!”
孙建军也直嘬牙花子:“妈的,这跟大海捞针有啥区别?就算那货车真从哪个镜头前过去了,混在这么多车里,也不一定能注意到啊。”
陆野没说话,他盯着那些数据,心里却在盘算着系统新解锁的那个【跨区域线索联网】功能。说明书上讲,这功能可以高效整合、筛选、比对跨区域的各类数据信息,还能进行初步的关联分析。
就是它了!
他深吸一口气,集中精神,在心里默念:“启动跨区域线索联网功能。”
【功能启动…需消耗精力点15。是否继续?】(首次实战,功能较强,消耗增大)
【是】
【精力点-15。当前精力点:7\/30。(精力值偏低)】
【跨区域线索联网启动中…接入本地及青山县交通数据库…数据解析中…建立临时分析通道…】
【提示:请设定筛查目标特征(车辆型号、颜色、车牌号、时间范围、区域范围等)。】
成了!陆野心里一喜,赶紧在脑海中输入已知信息:蓝色解放牌厢式货车,车牌本县c·b3456,时间范围:案发当天下午至次日凌晨,区域范围:以黑松岭GpS消失点为中心,辐射周边所有道路。
【目标特征已输入。开始进行多源数据筛查与轨迹拟合…预计需要时间:2小时。期间将持续消耗精力点。】
还需要时间?而且持续消耗精力?陆野愣了一下,这跟之前那些即时出结果的功能不太一样。看来处理海量数据确实负担很大。
屏幕上,进度条开始极其缓慢地移动。技术队的兄弟们已经开始手动分时段查看监控了,一个个看得眼花缭乱。
陆野也没闲着,他不能干等系统结果。他和孙建军也加入进去,开始手动筛查黑松岭周边几个关键路口,在案发时间段后的监控。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眼睛盯着屏幕,看着一辆又一辆车驶过,大部分都是小车、农用车,偶尔有货车,但都不是目标车辆。枯燥和疲惫不断袭来。
看了快两个小时,眼睛又酸又涩,还是一无所获。连孙建军这种老刑警都有点扛不住了,起来活动着脖子骂骂咧咧。
就在这时,陆野脑子里“叮”一声轻响。
【分析完成。已筛查完毕设定区域内共37个监控点位,127小时视频数据。】
【发现一条潜在异常轨迹:目标车辆于案发当日19:18通过黑松岭东侧5公里处卡口(由西向东方向,与预定路线相符)。此后,未在任何主要道路监控中发现其踪迹。】
【但在其消失点西北方向,一条非主要道路(无名土路,通往废弃红星农场)的入口处,一民用监控(属农场原门卫室,已废弃但设备偶有工作)捕捉到一段模糊影像:19:35左右,一辆中型货车(车型颜色与目标相似,车牌被大量泥土故意遮挡)快速驶入该土路。此后,该区域再无有效监控。】
【轨迹模拟基于此线索生成,可信度65%。建议:重点勘察该无名土路及废弃红星农场。】
找到了!一条被忽略的土路!一个被故意遮挡车牌的可疑货车!
陆野猛地站起来,因为起得太猛,脑袋一阵眩晕,差点没站稳。精力消耗太大了。
“孙老师!有发现!”他赶紧把系统分析的结果(转换成自己的观察推测)告诉孙建军和技术队的同事,“青山县局传来的数据里,好像提到西北方向有条老土路通一个废弃农场!那边有个老旧监控好像拍到个可疑车子!”
“废弃农场?老土路?”孙建军立刻来了精神,“快!找出来看看!”
技术队的兄弟赶紧在数据库里翻找,果然找到了那个标注着“红星农场门卫”的监控点数据,调出了那段视频。
视频画面质量很差,抖动厉害,而且是黑白的。只见在昏暗的光线下,一辆厢式货车快速驶过监控范围,车头车牌部位糊满了泥巴,根本看不清号码。但车型和颜色,确实和失踪的蓝色解放货车很像!时间也吻合!
“就是他!”孙建军一拍桌子,“妈的!玩这手!故意挡车牌!肯定是开到那个废弃农场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