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陆野从系统获取的关键信息后,专案组如同被注入了一针强心剂,连夜运转起来。
孙建军亲自带人赶往县局档案室,调取所有关于“张某某”和“王老五”的档案资料。与此同时,技术人员也开始在内部数据库里检索这两人的详细信息,尤其是那个“张某某”2012年的拘留记录和指纹原件。
夜深人静,档案室里只有翻阅纸张和偶尔低语的声音。很快,两份厚厚的档案袋被找了出来。
“找到了!张富贵,曾用名张某某,1974年生,本县柳镇人!”一个刑警拿着档案袋走过来,“这是他所有的户籍和前科记录。”
“王老五,大名王建国,1975年生,也是柳镇人!档案在这里!”
孙建军迫不及待地打开张富贵的档案。果然,在行政处罚记录里,清晰记载着2012年8月,张富贵因在城南菜市场与人发生争执斗殴,被拘留五日,并收录了指纹。记录简单,与系统提示完全吻合。他立刻让人将这份档案里附带的指纹卡找出来,准备明天一早就送往市局技术队,与粮站案现场指纹进行最权威的实验室比对复核。
接着,他又翻开王老五(王建国)的档案。首页的基本信息栏里,赫然写着:“体貌特征备注:右腿微跛(幼年摔伤所致)”。看到这一行字,孙建军的心跳再次加速!对上了!完全对上了!
继续翻阅王老五的档案,记录可谓“丰富多彩”。从九十年代末到二十一世纪初,打架、偷窃、寻衅滋事…大大小小的处罚记录有十几条,充分诠释了其“好勇斗狠、游手好闲”的形象。档案里也多次提到他与张富贵、以及另外几个名字(包括已经去世的赵卫国和那个去了南方的李彪)交往甚密,经常一同惹是生非。
然而,当孙建军试图寻找更直接的、能将他们与98年粮站案联系起来的证据时,却发现档案里空空如也。没有关于他们98年7月前后异常活动的记录,没有关于他们突然拥有大笔钱财的记载,甚至连当年案发后,侦查员对他们进行排查的问话记录都显得十分简略,结论基本都是“无确切证据,暂予排除”。
“妈的,当年这帮小子滑得像泥鳅!”孙建军忍不住骂了一句。显然,王老五、张富贵这伙人具有一定的反侦查意识,或者仅仅是运气好,没有留下任何直接的马脚。
这时,派去数据库检索的同事也带来了结果。张富贵目前仍在清河县,住在城西一个老旧小区里,无固定职业,平时打零工,也有过几次小额赌博被处罚的记录。王老五则仍在柳镇,情况如前所述。
一个关键的疑问浮上水面:系统最初通过海量比对,直接给出的三个候选人中,王老五匹配度78%,张富贵却不在其列。但后来通过关联筛查,却又将张富贵列为指纹直接关联人,王老五列为社会关系和体貌特征关联人。这说明什么?
孙建军回到办公室,陆野经过短暂休息,精神稍微恢复了一些,但脸色依旧苍白。孙建军将档案情况和他这个疑问提了出来。
陆野沉思片刻,道:“孙老师,这可能有两个原因。第一,系统最初的海量比对,优先级是指纹特征吻合度。张富贵2012年录入的指纹,可能因为当时技术条件或录入人员操作原因,质量并不高,在初步筛选中,其与现场指纹的匹配度计算值可能未能进入前三,但系统后续的深度溯源验证确认了其关联。”
他顿了顿,继续分析:“第二,这也反过来印证了王老五此人的嫌疑。系统最初能直接把他从千万级数据里捞出来,靠的是那枚残缺指纹和他2010年那次录入的指纹的高匹配度。而现在又通过张富贵的社会关系再次锁定他,这是双重的指向。我认为,王老五参与作案的可能性极大。而张富贵,很可能是同伙之一。”
孙建军点头表示认同:“有道理!现在目标非常明确了,就是王老五和张富贵这两个老小子!很可能还有那个去了南方的李彪,或者已经死掉的赵卫国!”
目标虽然明确,但摆在面前的困难依旧巨大。如何下手?直接抓人来审?显然不行。缺乏直接证据,仅凭系统比对和档案关联,根本无法通过法制科的审核,更别说拿下口供了。这些积年的老混混,心理防线绝非轻易可以突破。
“外围调查必须更深入、更细致!”孙建军下定决心,“重点是98年前后他们的具体活动、经济情况,还有那笔巨款的下落!我就不信,将近五万块钱,他们会做得天衣无缝,一点痕迹都不露!”
他重新部署任务:一组人,重点针对张富贵目前的社交圈、经济状况进行秘密调查;另一组人,继续深挖王老五在柳镇的情况,特别是寻找可能还知情的老人,打听98年前后王老五及其同伙的异常举动;第三组人,则开始尝试寻找那个去了南方的李彪的下落。
陆野补充道:“孙老师,我觉得还有一个点可以关注。就是系统提示里,张富贵2012年那次打架被录入指纹,是因为在菜市场为了几块钱和人争执。而王老五2010年那次也是类似情况。他们似乎长期处于一种经济窘迫且易怒的状态。这和他们可能获得过巨额赃款的推测,有些矛盾。这笔钱,他们到底是怎么处理的?”
孙建军眼睛眯了起来:“说得对!这很关键!如果钱真的被他们分了,就算不敢大手大脚,也不至于二十年后还为几块钱打架。这里头肯定有问题!要么是钱根本没分到他们手上多少,要么就是出了什么我们不知道的意外情况。”
调查的方向变得更加清晰,但也更加凸显出此案的错综复杂。时隔二十多年,证据湮灭,人事全非,想要还原真相,撬开当事人的嘴,难度超乎想象。
黎明的曙光透过窗户照进办公室,新的一天已经开始。专案组的成员们顾不上彻夜未眠的疲惫,再次投入到紧张的调查工作中。希望之光已然显现,但通往光明的道路,依旧布满荆棘和迷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