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卫东如同被精准切除的毒瘤般骤然落马,其引发的震荡远超单一案件本身,在本市错综复杂的权力与利益网络中,触发了一场无声却剧烈的连锁地震。
那些曾与李氏集团推杯换盏、在暗处进行过权钱交易,或存在种种不便言说往来的公职人员,此刻个个如惊弓之鸟,空气中弥漫着一种“下一个会不会是我”的恐慌。许多人开始迫不及待地、有时甚至显得笨拙地试图抹去与李氏集团的一切公开及私下关联。一些原本在酒桌上拍着胸脯保证的“政策便利”、“特事特办”,转眼间便被各种冠冕堂皇的官方理由和繁琐程序所取代。李氏集团旗下诸多依赖“关系”铺路的业务和项目,顿时感到步履维艰,来自各个监管部门的“正常审查”突然变得频繁而严格,进度频频受阻。
墙倒众人推的古训再次应验。一些昔日慑于李氏集团淫威,被打压、被蚕食市场份额而敢怒不敢言的企业和个人,敏锐地捕捉到了风向的转变。他们虽仍心有余悸,却也开始像试探水温般,小心翼翼地通过匿名信件、间接熟人传话,甚至是向特定媒体透露只言片语的方式,将一些尘封的旧怨、遭受的不公待遇,以及掌握的某些边缘性证据,一点点地释放出来。
对于“利刃小组”而言,虽然从钱卫东本人的审讯中,并未能直接获取指向李宏伟下达具体犯罪指令的核心证据(钱卫东的层级决定了他主要与孙龙单线联系,对李宏伟的直接参与知之甚少),但此次行动带来的战略收益是毋庸置疑的。
最直观的感受是,案件调查此前遇到的诸多无形阻力明显减弱。一些过去需要反复打报告、层层审批,甚至石沉大海的信息调取申请,如今流程顺畅了许多,回复也及时了。在陈凯和周婷维护的“犯罪网络图谱”上,代表钱卫东的那个节点被醒目地标记为“已突破 | 留置”。更重要的是,原本与他相连的、那几个一直若隐若现、处于灰色地带的疑似保护伞节点,随着钱卫东的崩溃以及外部环境的变化,其轮廓似乎开始变得清晰了一些,与之相关的数据流和关联线索也活跃起来。
“打掉钱卫东,等于敲断了李宏伟精心饲养的一条看门恶犬,虽然还没能直接冲进内室,击中其心脏,但至少让他变成了跛脚的瘸狼,行动受阻,藏匿的巢穴也暴露出了更多的缝隙和破绽。”陆野在最新的案情分析会上,用形象的比喻给组员们分析当前态势,“接下来,我们要充分利用对手阵脚大乱、外部压力骤减的这个窗口期,双管齐下:一是顺着钱卫东这根藤,继续深挖、摸清与其他保护伞节点的确切关联和犯罪证据;二是西川命案和宏图地产内部账本这两条已经取得突破的主线,必须抓紧推进,争取早日形成能够贯穿始终、钉死核心的铁证链!”
小组内部的士气为之一振,连日来的压抑被这股突破带来的希望所驱散。每个人都如同上紧发条的齿轮,更加专注地投入到各自的任务中。
然而,与大多数组员的振奋不同,陆野和李伟在部署下一步行动时,眼神中始终保持着一种近乎冷酷的清醒和警惕。他们比谁都清楚,一头受伤且被逼入绝境的野兽,其反扑往往才是最疯狂、最不计后果的。暂时的退却,可能只是为了酝酿更致命的攻击。
李伟不动声色地进一步强化了小组内部的安保等级。他重新评估了办公区域的每一个出入口,检查了所有报警装置的灵敏度,甚至以近乎偏执的态度,要求大家定期更换通勤路线和时间,并严肃建议陆野,为了绝对安全考虑,最好暂时离开固定住所,转移到秘密的安全屋。
陆野采纳了李伟的建议。同时,他再次拿起那部加密电话,拨通了老家那位师兄的号码,语气比上一次更加凝重,不仅重申了之前的请求,更详细告知了钱卫东落马后可能引发的连锁风险,恳请对方务必动用一切可靠资源,加大对其父母和妹妹周边环境的关注力度。结束与师兄的通话后,他又一次拨通了家里的电话,这次他没有过多掩饰,用前所未有的严肃口吻,近乎下达指令般,要求父母近期尽可能减少不必要的外出,对任何陌生来访者保持最高警惕,并再次叮嘱妹妹务必保持行踪透明,避免单独前往人烟稀少之处。
风暴眼中的短暂平静,往往预示着更猛烈的雷暴即将降临。他们必须握紧手中的剑,同时竖起全身的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