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万森的震撼离去,并未在叶凡心中激起多少波澜。他依旧每日往返于药园、茅屋与藏经阁之间,如同一个最普通不过的杂役执事,潜心于自己的“医”与“修”。
三号药园在他的调理下,生机日益蓬勃。新播下的种子破土而出,嫩绿的芽尖在晨曦中挂着露珠;那些原本病恹恹的灵药,如今已枝叶舒展,灵气内蕴,长势甚至超过了某些管理良好的药园。赵田三人对叶凡已是心服口服,干活也格外卖力,药园里竟有了几分欣欣向荣的景象。
然而,流云剑宗外门的平静,却被一年一度的“外门大比”所打破。这是外门弟子展示实力、争夺资源、乃至获得内门长老青睐的重要机会,整个外门区域都因此而沸腾起来。
大比并非只有擂台斗法,亦设有“丹、器、阵、符”等百艺考核,旨在全面考察弟子潜力。这一日,丹草阁的周槐执事亲自来到了三号药园。
“叶小友,”周槐脸上带着和煦的笑容,看着药园中长势喜人的灵药,眼中赞赏之色更浓,“外门大比在即,我丹草阁此次负责‘灵植’与‘基础丹道’两项考核。以你在灵植一道上的造诣,参加灵植考核,定能拔得头筹,届时不仅奖励丰厚,更能直接获得内门丹草阁的关注,前途无量啊!”
在周槐看来,这是叶凡一飞冲天的绝佳机会。以他那神乎其技的草木掌控之力,在外门灵植考核中夺魁,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然而,叶凡的反应再次让周槐意外。
他沉吟片刻,却是摇了摇头,拱手道:“多谢周执事美意。只是,灵植考核需现场催生或救治指定灵药,动静不小,且耗时良久。在下性子喜静,不擅此等场面。况且,药园初有起色,也需有人照看。”
他再次选择了拒绝。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他现在需要的是低调积累,而非站在风口浪尖。灵植考核夺魁,固然能获得资源,但也必然将他推到聚光灯下,这与他隐藏身份、暗中积蓄力量的初衷相悖。
周槐闻言,脸上难掩失望,但见叶凡态度坚决,知其心意已定,也不好强求,只得叹道:“小友心性淡泊,令人敬佩。既然如此,我也不便勉强。只是……可惜了你这身天赋。”
送走惋惜的周槐,叶凡站在药园中,目光却投向了远处传来阵阵喝彩与灵力轰鸣的擂台方向。他并非对战斗毫无兴趣,相反,他需要实战来磨砺自身,验证医道入武的成果。只是,他需要一个更不起眼的方式。
外门大比,除了备受瞩目的主擂台和百艺考核,还有一些相对冷门的“杂项”比试,例如“身法”、“眼力”、“耐力”等。这些项目关注度较低,但同样设有奖励。
叶凡的目光,落在了“身法”与“眼力”两项上。
身法考核,在于一方布满随机陷阱、移动障碍的阵法中,以最短时间抵达终点,考验的是闪避、速度与应变。眼力考核,则需在极短时间内,从数百个高速移动、真伪难辨的幻影中,找出唯一真实的目标,或辨认出法器、符箓上最细微的破绽。
这两项,恰恰能发挥他《破妄之眼》与对能量流动敏锐感知的优势,且不易暴露他真正的修为根基。
数日后,外门大比如火如荼。主擂台剑气纵横,喝彩震天。而在相对偏僻的身法、眼力考核区域,围观者则稀疏不少。
叶凡换上了一身最普通的灰色杂役服,收敛气息,混在人群中报了名,并未引起任何注意。在旁人看来,他不过是个想来碰碰运气、或许能得些安慰奖的底层杂役。
首先进行的是身法考核。阵法开启,雾气弥漫,地面不时有藤蔓缠绕、地刺突起,空中还有灵力凝聚的风刃无声划过。参加考核的弟子们各显神通,有的凭借速度硬闯,有的依靠灵巧闪转,不时有人被陷阱击中,狼狈退出。
轮到叶凡时,他并未施展任何华丽的身法,只是步伐看似寻常地踏入阵法。然而,在他的破妄之眼下,那些陷阱的能量波动、触发时机、攻击轨迹,皆如掌上观纹。他的身体如同未卜先知,总是在陷阱发动前的刹那,以最小的幅度、最精准的角度轻松避开,动作行云流水,不带一丝烟火气,仿佛不是在闯关,而是在闲庭信步。
他的速度并不最快,但那份从容与精准,却让偶尔瞥向这边的几名监考弟子眼中露出了讶异之色。
最终,他以一个毫发无伤、时间位列前十的成绩,悄然通过了考核,获得了一笔不错的灵石奖励,随即默默退入人群,没有激起半点水花。
接下来的眼力考核更是如此。面对令人眼花缭乱的数百幻影,其他弟子或紧皱眉头,或施展瞳术,苦苦搜寻。而叶凡只是平静地扫视一圈,目光便瞬间锁定在了某个看似普通、能量流转却与周遭幻影有细微不谐的“影子”上。辨认法器破绽时,他也能一眼看出那能量符文衔接处最微小的瑕疵。
他再次以近乎完美的成绩通过,收获奖励后,便准备悄然离开。
然而,就在他转身之际,一道略带惊疑的目光落在了他的背上。那是一名负责监考的身法考核内门弟子,他总觉得这个灰衣杂役的身法,透着一种难以言喻的诡异和谐,不像身法,倒更像是一种……基于极致洞察下的本能规避?
叶凡感知到了那道目光,但他并未回头,脚步不停,迅速消失在熙攘的人群中。
他就像一颗投入湖中的石子,虽未掀起巨浪,却已在某些有心人眼中,漾开了一圈微不可察的涟漪。
外门大比,他并未扬名,却已初露一角。这一角,无关灵根,无关修为,只关乎那超越常理的洞察与掌控。
潜龙于渊,偶露鳞爪,已显不凡。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