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这大清乾隆年间,山东沂水地界出了一位好汉,姓李,名伯言。此人生得堂堂正正,性格刚直不阿,为人极其仗义、一身肝胆!
这一日,李伯言突然得了急症,躺在床上是人事不省!家里人急得团团转,赶紧煎了汤药端到床边。
您猜怎么着?这位李伯言居然眼睛一瞪,把手一摆,说了句叫人毛骨悚然的话。
他说:“我这病吃药不管用!阴曹地府里头正缺个阎王爷,玉帝老子点名要我去顶几天班!等我咽了气,你们可别急着埋,且等着我回来!”
这话说完,他脑袋一歪,嘿,真就断气儿了!说时迟那时快,李伯言这魂魄刚出窍,就瞧见一队人马吹吹打打而来,
为首几个衙役打扮的,对着他就鞠躬道:“阎君大人,请上任嘞!”
迷迷糊糊间,李伯言被簇拥着进了一座森严宫殿。但见殿上高悬“明镜高悬”匾,两旁鬼差列队,牛头马面持戟而立,好不肃穆威风!
几个文簿官捧着阎罗王的冠冕袍服就来更衣——好家伙,转眼间一个书生就成了十殿阎罗!
只见那公案上文书簿册堆积如山,头一桩就是个江南某富商的案子。这位爷一生作恶,专门祸害良家女子,竟有八十二人之多!
经审讯,证据确凿,辩无可辩。按阴司律法,该受炮烙之刑!
只见堂下立着一根铜柱,八九尺高,一抱粗,中间烧着通红的炭火,整个柱子烧得跟烙铁似的!
几个青面獠牙的鬼差拿着铁蒺藜棍子,噼里啪啦就往那犯人身上抽,逼着他往上爬。
那犯人手脚并用,刚爬到顶,就听“刺啦”一声响,跟放炮仗似的,整个人直接摔落在地,浑身冒烟!
这么来回三次,好好一个人竟化作青烟散了!真真是恶有恶报!
这第二桩案子更是蹊跷!被告是李伯言的姻亲王某,被一个老汉告发他强占民女。
原来,王某生前贪便宜买了个来历不明的丫鬟。这会儿王某阳寿已尽,正巧在路上撞见老友周生。
周生见好友已成阴魂,吓得连滚带爬躲进书房,那王某一缕幽魂竟也跟着穿墙而入!
周生吓得直哆嗦,连声问老友有何未了心愿。
王某作揖道:“兄弟我在阴司被诬告了,烦请老兄去给做个见证。”
周生哪敢答应?王某阴森森一笑:“这可由不得你了!”
果不其然,没过几天周生也一命呜呼,两人一同被押到阎罗殿前。
李阎君一见堂下跪着的是自家亲戚,心里不免偏袒几分。正要开口,忽然殿上梁柱噼里啪啦烧起大火!吓得李阎君赶紧跳开。
旁边判官急忙附耳道:“大人呐!阴间不比阳世,这儿藏不住半点私心。您赶紧收了偏袒的念头,这火自然就灭了!”
李阎君赶忙凝神静气,嘿,您说神不神?那大火唰的就灭了!再审案时,王某与那老汉各执一词,问到周生,周生倒是实话实说。
最后判了王某知情故犯,挨了五十打魂鞭!打完当即派人将二魂送回阳间——三日后,周生与王某这两位都在自家床上醒转过来!
李伯言代理完三日阎王,便打道回阳。行至半路,忽见数百缺头断脚的鬼魂黑压压跪了一片,哀嚎震天!
停轿一问,都是客死异乡的孤魂,想回故乡却又怕沿途关隘阻隔,于是苦苦哀求阎君给开路引发通行证。
李伯言为难道:“我只代理三天阎王,现在已经卸任啦!”
众鬼忙说:“南村的胡水心,近日要设道场做法事,您替我们捎个话就成!”
李伯言应承下来,回到家魂魄归体,果然苏醒。
这头刚还阳,那边好友胡水心就登门探病。
李伯言见面头一句就问:“你设道场做法事的日子定了没?”
胡水心惊讶地问:“你是何如知道的?!我妻子儿女在战乱时侥幸保全,因此便与妻子发愿要办法事,但从未对别人说过。”
李伯言大笑,将阴间所见细细道来。
胡水心抹着冷汗连说:“闺房私话竟传到了阴曹地府,可怕可怕!”
过了几天,胡水心赶紧把道场给办了。
再说那挨了阴鞭的王某,趴在床上二十多天下不来地。李伯言前去探望时,他还挣扎着行礼谢道:“多谢阎君大人手下留情!”
李伯言摆手说道:“阴司律法如山,饶不得情面。如今可好些了?”
王某苦笑道:“命是保住了,只是这屁股上的鞭疮化脓溃烂,烂肉掉完才结痂。”
您猜怎么着?等他痊愈后,屁股上留下的疤痕,竟跟阳间衙门打的杀威棒一模一样!
异史氏对此大有感慨:阴司刑罚惨烈,责罚严苛,但因不能说情托关系,受刑者反而心服口服。怎地阳间衙门,就缺这一把烧尽徇私枉法的真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