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斌陷害风波,在成辛铮的强力控制和路远的默契配合下,被严格限制在极小范围内知悉。对外,只宣称王斌因涉嫌严重违纪,正在接受组织审查。但这颗的余威,却在罗山官场悄然扩散。
路远敏锐地抓住了这个机会。他深知,政治的稳定是经济发展的前提,而此次事件,恰恰为他扫清了一些障碍,树立了不容侵犯的权威。
在接下来的市政府党组会议上,路远一改往日初来时的谦逊与谨慎,就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和重大项目规范管理问题,发表了措辞强硬、指向明确的讲话。
同志们,路远目光扫过在场每一位党组成员,特别是在脸色不太自然的财政局长张广平和几位分管副市长脸上稍作停留,近期发生的一些事情,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我们的管理制度还存在漏洞,我们的干部队伍中,还存在极少数害群之马!这不仅影响政府形象,更严重制约了罗山经济的发展!
他拿起一份报告,正是之前那个不痛不痒的内控流程优化课题报告初稿,但此刻,这份报告在他手中仿佛有了千钧重量。这份报告,不能只停留在纸面上!必须动真格!我提议,立即成立由市纪委、审计局、财政局、发改委等部门组成的联合督查组,由我亲自担任组长,成辛铮书记担任顾问,对近三年所有市级财政专项资金、政府性投资项目,进行一次全面、彻底的清理审计!重点核查资金流向、项目效益、审批程序!发现问题,一查到底,绝不姑息!
会场一片寂静。所有人都感受到了路远话语中的决心和锋芒。成立由常务副市长和纪委书记共同挂帅的联合督查组,这力度前所未有!这分明是要借着王斌事件的由头,对整个财政和项目领域来一次大清洗!
张广平的额头瞬间冒出了冷汗,他偷偷瞄了一眼陈海洋,发现陈海洋面无表情,眼观鼻,鼻观心,仿佛事不关己。
我同意路远同志的意见。市长孙浩率先表态,语气沉稳,规范管理,刻不容缓。这件事,就由路远同志全权负责,各部门必须全力配合! 孙浩的表态,等于正式授予了路远尚方宝剑。他经过权衡,决定顺势而为,支持路远整顿秩序,这也有利于他摆脱可能承担的领导责任。
市委书记周海洋虽然没有直接出席会议,但在会后听取汇报时,也明确表示支持:乱象必须整治!路远同志敢于碰硬,想法很好,市委支持。要注意方式方法,把握好政策界限,既要解决问题,也要维护稳定。
有了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的明确支持,路远雷厉风行。联合督查组迅速成立并运转起来,第一批抽查名单就直接涵盖了之前存在疑点的几个项目和鼎盛实业参与的部分工程。审计人员进驻相关单位,调阅账目,约谈负责人,一时间,罗山官场风声鹤唳,以往那种推诿扯皮、蒙混过关的风气为之一肃。
在强力整顿内部秩序的同时,路远并没有放松经济发展的主线。他深知,发展才是硬道理,只有让老百姓看到实实在在的变化,他的执政根基才能稳固。
他将主要精力投向了之前调研中发现的几个关键问题:
一是针对停滞的快速路项目,他利用督查组形成的威慑,强力协调,最终按照之前达成的方案,推动了拆迁和复工,并引入新的有实力的承建方,确保了工程质量和进度。这条卡脖子路的打通,极大提振了市场信心。
二是针对纺织厂等老国企的改制问题,他顶住压力,果断否决了之前那份明显不公的方案,要求国资委聘请第三方独立机构,对资产进行重新评估,并拿出切实保障职工权益的安置方案。他亲自与多家有意向的战略投资者洽谈,最终引入了一家注重技术升级和员工安置的省外优质企业,盘活了国有资产,也稳定了职工队伍。
三是充分利用他与省报苏晚晴(以及她背后苏铭书记)的良性关系,邀请她再次带队来罗山,对整顿秩序、优化营商环境、推动项目建设的进展进行深度报道。苏晚晴的报道《罗山涅盘:刮骨疗毒后的重生之路》在省报刊发,再次引发关注,为罗山赢得了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
他还亲自带队,主动出击,赴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开展精准招商,重点推介罗山改造后的营商环境、产业基础和发展潜力。得益于内部整顿带来的清明政治生态和路远务实的作风,一批高质量的新兴产业项目相继签约落地罗山开发区。
短短数月间,罗山市的面貌悄然发生着变化:停滞的项目复工了,僵持的改制推进了,新的企业进来了,干部队伍的风气好转了,百姓的抱怨声少了……路远用一场雷霆万钧的反腐风暴作为开场,却最终将答卷书写在了经济发展的成绩单上。
然而,路远并没有丝毫放松。他清楚,陈海洋、吴天佑等人虽然暂时蛰伏,但绝不会甘心失败。成辛铮那边对王斌的审讯和针对鼎盛实业的秘密调查仍在紧张进行,更猛烈的风暴,或许正在积蓄力量。但他无所畏惧,因为他的身后,是逐渐清明的政治生态,是开始复苏的经济活力,是无数百姓期待的目光。他的罗山之路,在破而后立中,正一步步走向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