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月的暗流涌动,四个月的精心谋划,终于在这一日迎来了曙光。科斯城城主府正厅内,王统领——不,此刻应当尊称一声王城主了——身着绛紫色官服立于高阶之上。金线刺绣的云纹在阳光下流转生辉,腰间玉带随着他的动作轻轻晃动,发出清脆的碰撞声。恭贺王大人荣升城主!阶下整齐的唱贺声回荡在雕梁画栋的大厅之中。科斯城的大小官员分列两侧,文官着靛蓝,武官披玄甲,无不恭敬垂首。城中各大商行的掌柜、各坊的里正、有名望的乡绅耆老,此刻都挤满了厅堂。就连平日难得一见的几位隐退老臣,也都拄着拐杖前来道贺。我站在二叔身侧,目光扫过厅内众人。张记粮行的胖掌柜笑得眼睛眯成一条缝;兵器坊的李师傅不住地搓着手;就连向来眼高于顶的周举人,此刻也规规矩矩地行着大礼。这些面孔上写满了同样的心思——在这权力更迭之际,谁都想在新城主面前留下个好印象。
诸位请起。王城主抬手虚扶,声音洪亮却不失温和,王某承蒙朝廷信任,必当竭尽所能,还科斯城一个朗朗乾坤。来人,上酒!王城主朗声笑道,今日与诸位同饮,一则为庆,二则为誓。从今往后,还望诸位同心协力,共建科斯城!侍女们捧着鎏金酒壶鱼贯而入,琥珀色的酒液注入青瓷杯中,在阳光下折射出迷人的光彩。我接过酒杯时,闻到一股熟悉的醇香——这是从新城特意运来的陈酿。
随着王城主举杯,满堂宾客齐齐仰首。酒过三巡,厅内的气氛渐渐热络起来。几位商人开始小声议论今年的粮价;武官们讨论着城防布置;而那些文官则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不时偷眼打量新任城主的神情。就在这时,府外突然传来一阵喧哗。侍卫匆匆来报:大人,城中的百姓自发聚集在府外,说要给新城主献礼!王城主闻言一怔,随即大步走向府门。我们紧随其后,只见府前广场上人头攒动。有挎着竹篮的老妪,有牵着孩童的妇人,更多的是粗布短打的平民百姓。他们手中或是捧着新摘的野花,或是提着自家酿的米酒,见到王城主出来,顿时爆发出一阵欢呼。王大人!青天大老爷!这声声呼喊让王城主这个铁血汉子瞬间红了眼眶。他接过一位老者颤巍巍递上的一束麦穗,郑重地别在了腰间。诸位父老...他的声音有些哽咽,王某在此立誓,定不负所托!
夕阳的余晖洒在城主府的金字匾额上,为明镜高悬四个大字镀上一层温暖的光晕。我望着这一幕,心中暗道:这场权力的交接,总算平稳落地了。阳光透过雕花窗棂洒落,为他刚毅的面容镀上一层金色。他低头看着手中盖有王印的任命文书,指尖微微发颤,眼中闪过一丝恍惚。曾几何时,他不过是莫迪眼中一块“又臭又硬的茅坑石”,如今却成了这座城池的主人。“恭喜王城主!”二叔龙宇轩笑着拱手,眼中满是欣慰,“从今往后,科斯城的百姓,总算能喘口气了。”王城主深吸一口气,将文书郑重收起,沉声道:“这一切,多亏了龙兄和小武的谋划。”他顿了顿,苦笑道,“只是没想到,最后竟多花了三百万金币才让莫迪那老狐狸松口。”我站在一旁,闻言轻笑:“钱财乃身外之物,能换来科斯城的平稳过渡,已是万幸。”确实,莫迪的贪婪远超预期。原本以为七百万金币的粮食交易加上三百万的“打点”足以让他放手,可那老狐狸临行前竟又狮子大开口,硬是逼我们多付了一笔“离别费”。不过,这些代价与科斯城的未来相比,不值一提。
王城主走到窗前,望着城中熙攘的街道,叹道:“如今城主之位虽已到手,可接下来的担子,怕是比想象中更重。”二叔拍了拍他的肩膀,笑道:“放心,有我们在背后支持,科斯城只会越来越好。”王统领将杯中酒一饮而尽,突然放下酒杯,神色郑重地看向我和二叔:龙兄,小武,有件事我必须说清楚。 厅内顿时安静下来。我王某人知道自己几斤几两,他粗糙的手指摩挲着酒杯边缘,声音低沉却坚定,领兵打仗、操练士卒是我的本分,可要治理这千疮百孔的科斯城......他摇了摇头,嘴角露出一丝苦笑,这些日子我算是看明白了,光靠一腔热血和几把刀剑,救不了这座城。 二叔眉头微动,正要开口,王统领却抬手制止:听我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