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安宁推开家门时,玄关处的感应灯刚亮起,就听见客厅里传来杨晚栀压着雀跃的声音。
白书妍跟在她身后换鞋,目光扫过茶几上摊开的红色证书封皮。
不用问也知道是律师证——杨晚栀熬了许久的,连过节都抱着法条啃,此刻眼睛亮得像盛了星光,攥着证书的指尖都在微微发颤。
“真考上了?”柳安宁把外套搭在衣架上,快步走过去。
杨晚栀用力点头,把证书往两人面前递,声音里还带着点哽咽:“查成绩的时候手都抖,实务那科居然过了……”
白书妍笑着揉了揉她的头发,指尖碰到她泛红的耳尖:“早说了你没问题,当初模拟辩论你把教授都问住的时候,我就知道这证跑不了。”
三人围着沙发坐下,杨晚栀的兴奋劲儿还没过去,絮絮叨叨说着考试那天的趣事
柳安宁却忽然抬手轻拍了拍她的手背,语气沉了沉:“有件事要跟你说——关于你毕业的事。”
这话让杨晚栀的声音顿住,脸上的笑意淡了些。
高考后经历了这么多事儿,比如狗血的失忆。
这几年她一边备考律师证,一边愁着毕业的事,夜里翻来覆去睡不着时,都在担心就算考了证,拿不到毕业证也白搭。
“我找系主任谈了”柳安宁的指尖在膝盖上轻轻敲着,语速平稳却带着让人安心的力量。
“学校同意给你的情况特殊对待、正常毕业,但有个条件——毕业前要独立处理三个符合要求的法律案子,得有当事人签字的反馈表,还要经过律所盖章认证。”
杨晚栀的眼睛猛地亮了,可转瞬又暗下去:“三个案子……我刚拿到证,哪有律所愿意给我机会接案子啊?而且现在世面上的案子都挺杂的,我怕处理不好……”
“你放心。”柳安宁打断她的话,语气里带着笃定,“阿姨名下有三家律所,市区两家,近郊还有一家分所,够你接了。
我已经跟所里的主任打过招呼了,从下周开始,你每天下午去律所坐班,他们会把筛选好的案子给你,但是案件难度你要最好心理准备。”
她怕杨晚栀还担心,又补充道:“所里的老律师会给你做指导,你不用怕出错。你要做的就是把法条吃透,跟当事人好好沟通,把案子理顺了——剩下的盖章、走流程这些事,我都跟他们打好招呼了。”
杨晚栀盯着柳安宁的脸,鼻子忽然一酸。
她知道柳安宁名下的律所是业内有名的律所,她名下开了好几家律所,不同国家不同地区,可柳安宁从来没在她们面前提过这些,这次为了她的事,肯定跑前跑后费了不少劲。
她张了张嘴,想说谢谢,话到嘴边却变成了带着哭腔的“会不会太麻烦阿姨了?”
“麻烦什么?”柳安宁笑了,伸手刮了下她的鼻尖。
“阿姨本来就常说,律所里的年轻人都太浮躁,缺的就是你这种肯沉下心帮普通人做事的劲儿。你在帮人做法律,我高兴还来不及呢。”
一旁的白书妍忽然开口,手里把玩着手机,语气漫不经心却带着股底气:“要是案子里涉及到企业方面的问题,你也不用慌。我们白家虽然是做综合集团的,但旗下子公司涉及的领域多,军备、食品、民生这些板块的合规流程、行业规范,我多少都懂点。”
她抬眼看向杨晚栀,挑了挑眉:“比如要是碰到食品厂工人的劳动纠纷,涉及到食品安全标准,你不知道怎么界定责任,随时找我,我给你联系人教你;
要是有社区老人跟物业闹矛盾,物业背后是我们集团旗下的民生服务公司,我能帮你打听内部管理流程——不用跟我客气,这点忙不算什么?”
白书妍家的“白氏集团”在本地是响当当的企业,说是“综合性大集团”一点不夸张。
她小时候在电视上见过白氏的广告,从军用物资的供应链,到超市里卖的牛奶面包,再到小区里的物业公司、街道上的便民服务站,到处都有白氏的影子。
“你们……”杨晚栀的声音有点发颤,看着柳安宁和白书妍,心里像是被暖融融的东西填得满满的。
她从来不是个擅长麻烦别人的人,可这两个“朋友”,却把她的难处记在心里,不动声色地帮她铺好了路。
“别愣着了。”白书妍笑着推了她一把,“去律所之前,先跟我去趟超市——我妈让我给家里的民生超市做调研,顺便带你看看我们集团的食品供应链,以后要是碰到相关的案子,你脑子里也有个谱。”
柳安宁也跟着笑:“刚好我名下律所旁边有家老字号的糖水铺,你去律所报到,中午你和书妍一起去吃——庆祝你拿证,也庆祝你能顺利毕业。”
杨晚栀用力点头,把手里的律师证紧紧抱在怀里。
证书的封皮是硬的,硌在掌心却一点不疼,反而让她觉得心里踏实得很。
窗外的天色渐渐暗下来,客厅里的灯光暖黄,映着三人的笑脸,她忽然觉得,那些曾经让她辗转难眠的焦虑、担心,在朋友的支撑下,好像都变成了可以一步步跨过去的小坎儿。
她想起各个阶段备考时,白书妍陪着她在图书馆熬到闭馆,白书妍给她带夜宵时总不忘多带一份法条打印件;
想起她因为毕业的事掉眼泪时,两人一个帮她查学校的处分规定,一个默默帮她打听律所的资源。
原来真正的朋友,从不是嘴上说着“加油”,而是在你看不见的地方,已经帮你搭好了桥,等着陪你一起走过去。
“对了,”柳安宁忽然想起什么,从包里拿出一张名片递给杨晚栀,“这是我手下律所法律的负责人,你可以先跟他联系一下,把你的情况跟他说清楚。是阿姨的老部下,人特别好,你有什么问题尽管问。”
杨晚栀接过名片,指尖触到光滑的卡片,上面印着“明律事务所——周明”的字样,下面还有一串联系电话。
她把名片小心翼翼地放进钱包里,抬头看向柳安宁和白书妍,脸上终于绽开了一个彻底放下心来的笑容:“谢谢你们。等我把案子处理完,拿到毕业证,一定请你们吃大餐。”
“大餐就不用了。”白书妍摆摆手,笑着说,“等你以后成了大律师,要是我们白家有法律问题,你可得给我们打折。”
柳安宁也跟着打趣:“就是,到时候律所要是缺人,你可不能跑了。”
三人说说笑笑,客厅里的笑声飘出窗外,融进了傍晚的微风里。
杨晚栀看着手里的律师证,又看了看身边的两个人,忽然觉得,未来好像不再是模糊不清的样子——有朋友的支持,有手里的证书,有即将开始的案子,她终于可以一步一步,朝着自己想走的路,稳稳地走下去了。
第二天一早,杨晚栀按照名片上的电话打给了周主任。
电话那头的声音温和,详细跟她说明了律所律所的情况,还跟她约好了下周报到的时间,让她不用紧张,说所里的人都很期待她的到来。
挂了电话,她打开电脑,开始整理之前记的法条笔记,准备下周去律所的资料。
白书妍发来微信,问她要不要周末一起去白氏的食品加工厂看看,“让你见识下我们集团的标准化生产线,以后碰到食品纠纷的案子,你就能精准指出问题在哪”。
杨晚栀笑着回了个“好”,心里的底气越来越足。
柳安宁也发来消息,说已经跟糖水铺的老板打好招呼了,“下周报到那天,去吃你爱的红豆双皮奶,加双倍红豆”。
杨晚栀看着手机屏幕上的消息,嘴角忍不住上扬。
她知道,接下来的路可能还是会有困难——第一次接案子可能会紧张,跟当事人沟通可能会碰壁,处理案子时可能会遇到自己不懂的问题。但她不再害怕了,因为她知道,不管遇到什么事,她都不是一个人。
她拿起桌上的律师证,轻轻摩挲着封面上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几个字,心里忽然涌起一股暖流。这不仅仅是一本证书,更是她梦想的起点,是朋友用真心为她铺就的路。
她深吸一口气,打开文档,开始认真梳理劳动纠纷相关的法条——她要把准备做足,不能辜负柳安宁和白书妍的心意,更不能辜负自己的努力。
窗外的阳光透过玻璃照进来,落在文档上,把那些密密麻麻的法条照得格外清晰。
杨晚栀的指尖在键盘上敲击着,每一个字都敲得坚定——她知道,属于她的律师之路,从这一刻,才算真正开始了。
而这条路的起点,藏着朋友最温暖的支持,藏着律所里即将到来的案子,也藏着她对未来的所有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