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夕综合性门户网站在全球范围内一举跃居前三的消息,宛如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重磅炸弹,瞬间在国内互联网上掀起了惊涛骇浪。在这个信息飞速传播的时代,但凡手持手机能够上网的人,几乎都在第一时间看到了这条震撼性的新闻。这一消息就像一阵狂风,迅速席卷了整个网络世界,引发了无数的讨论与关注。
此时,张渊核正坐在宽敞明亮的办公室里,像往常一样浏览着国内外的新闻资讯。不经意间,他的目光被这条关于羽夕综合性门户网站的消息所吸引。出于好奇,他顺着消息的链接,轻轻点击,页面瞬间跳转,羽夕综合性门户网站的界面便清晰地呈现在他眼前。
甫一进入网站,张渊核便被深深地震撼了。网站的功能之丰富、设置之精妙,以及庞大得如同浩瀚海洋般的数字信息库,都让他惊叹不已。而各类艺术品交易平台更是如同璀璨的明珠,散发着迷人的魅力,吸引着他的目光在屏幕上不断游走。
就在他沉浸在这琳琅满目的艺术品世界时,一件特别的藏品映入了他的眼帘——清朝嘉道时期带盖缠枝莲纹四喜青花罐。这罐子仿佛有一种无形的魔力,瞬间勾起了他内心深处的某些记忆与情感。
清朝嘉庆至道光时期,简称“嘉道”,这一时期的青花缠枝莲纹四喜罐,堪称民窑瓷器中的典型代表之作。它不仅具有极高的实用性,更蕴含着吉祥如意的美好寓意,深受人们喜爱。嘉道时期的青花四喜罐大多采用带盖设计,整体器型饱满圆润,给人一种敦实厚重之感。常见的高度大约在 14 - 35厘米之间,口径约为 8 - 9 厘米,这样的尺寸既便于日常使用,又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
在当时,青花四喜罐的用途十分广泛。它既可以作为婚嫁时的重要陪嫁品,寓意着“双喜临门”,承载着新人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许;也常常被用于存放茶叶、针线等日常物品,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嘉道时期的喜字纹常常与缠枝莲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构成独特而精美的图案。其青花发色沉稳内敛,线条流畅自然,虽整体构图相较于乾隆时期更为疏朗,却也别具一番简约之美。仔细观察,会发现其胎质干老致密,仿佛岁月在它身上留下了深深的烙印。釉面则莹润如玉,闪烁着柔和的光泽。由于器型相对较大,罐身中部常常能看到接胎的痕迹,部分罐子还能瞧见旋纹或跳刀纹,这些细节都为罐子增添了几分古朴的韵味。此外,罐内壁常见缩釉点和棕眼,内侧壁或许还带有“鸡爪冲”等传世磨损痕迹,这些痕迹就像岁月的密码,无声地诉说着罐子所经历的漫长时光。
嘉道时期的青花四喜罐大多以传世品的形式流传至今,因其存世量相对较多,价格也相对较为亲民。张渊核看上的这十个罐子,被分成了五对,每一对的标价为 5000 元,总计
元。而带盖的完整器由于更为稀有,价值也就更高。
说起张渊核对这种罐子的特殊情感,还得追溯到他的童年时光。张渊核家中原本就有爷爷辈传下来的一对无盖罐子,承载着家族的记忆与传承。然而,小时候调皮的他,在一次掏糖吃的时候,不小心将其中一只罐子弄残了。那清脆的破碎声仿佛还在耳边回响,当时他还因此挨了一顿严厉的打骂。从那以后,这对残缺的罐子便成了他心中的一个特殊印记,也让他对这种青花四喜罐情有独钟。
此刻,看着屏幕上这五对精美的青花罐,张渊和心动不已。他暗自盘算着,打算一下子将这五对传世精品买下来。两对自己留存,闲暇时可以细细把玩,缅怀童年的记忆与家族的传承;另外三对则准备作为珍贵的礼物,送给几位重要的领导,以表心意。
然而,一个问题却让他有些踌躇。他实在分不清何为传世品,何为出土文物。在他的认知里,这两者似乎有着天壤之别,却又难以准确辨别。思来想去,他突然想起,听闻羊羽和林夕在古玩收藏和文物鉴定方面造诣颇深,或许他们能给自己一个清晰的解答。于是,他拿起电话,拨通了林夕的号码,语气中带着几分急切与期待,约林夕到自己的办公室详谈。
不多时,林夕应约而至。当她听到张渊核的疑问时,心中着实有些诧异。毕竟,作为一位副部级的领导,竟然对古玩收藏中如此基础的概念不太清楚。但林夕还是被张渊核的求知精神所感动,她深知,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有自己不熟悉的领域,而勇于求知的态度是值得肯定的。
林夕微微调整了一下坐姿,清了清嗓子,开始耐心地向张渊核讲解起来:“在古玩收藏和文物鉴定领域,传世与出土是两个至关重要的来源分类。它们不仅直接影响着文物的保存状态,还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对文物的市场价值更是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她稍作停顿,观察到张渊核正全神贯注地倾听,便继续说道:“所谓传世品,指的是器物自制作完成之后,一直通过代代相传、日常使用或者妥善收藏等方式留存至今,从未被埋藏于地下。这类器物往往具有一些独特的特点。其一,包浆自然。由于长期被人们把玩抚摸,或者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器物的表面会逐渐形成一层温润的氧化层,就像给器物披上了一层柔和的外衣,手感十分光滑,仿佛岁月的痕迹都被细腻地融入其中。其二,常见使用痕迹。例如底部因长期放置与桌面摩擦而产生的磨痕,口沿处可能出现的轻微磕碰,以及一些细小的开片,我们通常称之为‘鸡爪纹’。其三,流传有序。部分传世品还会有详细的收藏记录,或者承载着家族传承的故事,这些都为器物增添了浓厚的人文价值。”
说完传世品,林夕轻轻转动电脑屏幕,指着上面的青花罐图片,接着讲解出土品的特点:“而出土品则是指器物因为墓葬、窖藏或者遗址埋藏等原因,长期处于地下环境,后来由于各种机缘才出土面世。这类器物的特点也很明显。首先,土沁或锈蚀现象较为严重。由于长期埋在地下,受到土壤中各种物质的侵蚀,器物表面可能会附着泥土、钙化斑,就像一层白霜;如果是金属器,还会出现锈迹。其次,釉面也会因地下水或矿物质的侵蚀,出现剥落、失光的现象,甚至可能会有‘土咬’,也就是一些细小的坑洼。”
讲解完两者的区别,林夕再次将目光聚焦在电脑上的青花罐图片,说道:“主任您看,您看上的这五对罐子,从器型上看,罐身丰肩,符合早期嘉道罐的特征,晚期的罐子则会渐趋溜肩。而且早期胎质细腻,晚期胎质泛青且杂质增多。再看这青花色泽,沉稳大气,种种迹象表明,这五对罐子无疑是真品。”
接着,林夕又补充道:“近年来,国家已经放开了对明清瓷器交易的管控,这也使得明清瓷器的价格逐年上涨。像您看上的这种嘉道时期的青花罐,未来的升值空间还是很大的。”
张渊和对林夕的讲解非常满意,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临出门时,他热情地伸出双手,想要同林夕握手表示感谢。林夕见状,巧妙地借手上正拿着资料的缘由,礼貌地摇了摇手中的资料夹,微笑着从张渊核的办公室退了出来。
张渊核轻轻叹息了一声,目光再次回到电脑屏幕上。他接着浏览网站上的其它艺术品,很快,几盒古墨又吸引了他的目光。这几盒古墨可不一般,是加了冰片和麝香的珍品,不仅能够用于书写,据说还能饮用,甚至对一些病症有治疗功效。然而,其价格也着实不低,一盒就要二万四千元。张渊核思来想去,决定买下 6 盒,这样算下来,总共需要
元。再加上之前五对青花罐的
元,总计要花费
元。
想到这里,他拿起电话,叫来了新上任的宣传处长方国平。方国平是张渊核一手提拔起来的亲信,两人之间有着一种默契。不一会儿,方国平便匆匆赶到了办公室。
张渊核指着电脑上的五对青花罐和六盒古墨,对方国平说道:“小方啊,你看看这些东西,都挺不错的吧。”
方国平何等机灵,一听这话,立刻心领神会,连忙说道:“我看好了主任,请主任放心,我一定办好。”
方国平回到办公室后,立刻安排处里的干事从财务开出了一张
元的支票,通过羽夕综合性门户网站的平台,顺利买下了五对罐子和六盒古墨。随后,他小心翼翼地将这些物品取回来,交到了张渊核的手中。
张渊核接过东西,脸上洋溢着满意的笑容。回到住处后,他迫不及待地将这些宝贝摆在桌上,爱不释手地把玩抚弄着,眼神中透露出无尽的喜爱。
这时,方国平有些迟疑地说道:“主任,这个平台不开具变通发票,卖什么就开什么发票。将来报销的时候,发票恐怕要另外想办法换一张。”
张渊核头也不抬,眼睛依旧盯着手中的宝贝,随口说道:“具体怎么办,你看着处理好就是了。”说罢,继续沉浸在自己的藏品世界中,仿佛外面的一切都与他无关了。而这一系列看似平常的交易背后,又是否会隐藏着一些不为人知的波澜呢?一切,似乎都还是未知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