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拍打着窗户,如同无数细小的手指在玻璃上不停地敲击。张渊核站在自家书房的窗前,手里攥着那份被雨水打湿一角的调查报告复印件,指节因过度用力而发白。窗外闪电划过,瞬间照亮了他铁青的脸。
手机屏幕亮起,是姜凯宁发来的第三条消息:老张,接电话!事情比我们想的严重多了!
张渊核的手指悬在接听键上方,迟迟没有落下。他知道电话那头会是什么——恐慌、指责、互相推卸责任。三小时前从院长办公室灰溜溜地出来后,他就一直处于这种恍惚状态。
手机再次震动,这次是院长杨稼轩发来的会议通知:明早九点,党委扩大会议,专题研究新建建筑群质量问题。
的一声,张渊核的拳头砸在窗台上。十亿啊!那些楼花了他妈十亿经费!他眼前浮现出杨稼轩怒不可遏的面容和李国栋拍桌子的样子,耳边回响着那句这不是简单的失职,这是犯罪!
犯罪。这个词像一把尖刀,直接捅进他的心脏。
电话铃声突兀地响起,吓得他一个激灵。是姜凯宁。
你终于接电话了!姜凯宁的声音尖利得不正常,调查组已经查到材料供应商了!老张,他们很快就会查到我们头上!
张渊核感到一阵眩晕,不得不扶住窗框才能站稳。雨水顺着窗玻璃蜿蜒而下,像极了那些从劣质外墙渗入的雨水,在研究院崭新的墙面上留下的丑陋水痕。
你慌什么,他强自镇定,声音却沙哑得不像自己的,当时验收都是按程序走的...
狗屁程序!姜凯宁几乎是在吼叫,你我都知道那些材料根本不达标!那四箱钱曾在我的车库储藏室里发霉,现在全部退给他们了!
四箱钱。张渊核的胃部一阵绞痛。八百万现金,分装在四个黑色密码箱里,是去年春节前两家开发商亲自送来的年终感谢费。当时他们怎么说的来着?一点小意思,给领导买年货。
老姜,张渊核突然压低声音,你现在在哪?
在家,还能在哪?姜凯宁的声音里带着哭腔,我老婆带孩子回娘家了,谢天谢地...
我半小时后到你家。张渊核挂断电话,快步走向衣帽间换上衣服。
雨更大了。张渊核的奔驰车在积水的路面上艰难前行,雨刷器开到最大档也跟不上暴雨的节奏。电台里正在播放城市新闻:研究院附近发生外墙脱落伤人事件,一名孕妇被砸中手臂,目前已送医治疗...
张渊核猛地关掉收音机。那个孕妇的脸突然浮现在他眼前——或许是他曾经在研究院门口见过的某个职工家属?也许她每天都会路过那些楼,信任着那些看起来光鲜亮丽的外墙不会伤害她和肚子里的孩子。
车库门缓缓升起时,张渊核看到姜凯宁像只困兽般在里面来回踱步。才几天不见,这位一向注重外表的科技部副部长像是老了十岁,头发乱蓬蓬的,衬衫皱巴巴地塞在裤腰里,一只裤脚还卷了起来。
你总算来了!姜凯宁冲过来,身上散发着浓重的烟味和汗臭味,我刚接到消息,纪委已经冻结了那两家开发商的账户!
我他妈就不该收那些钱!。两个公司都是我们的关系户,我已经叮嘱了两个老总,不能说出给我们送钱的事,否则,我们都得进去"。
张渊核的呼吸变得急促。八百万。当初收钱时觉得这是他们应得的辛苦费,毕竟在工程审批和验收环节行了不少方便。曾经收下的这些钞票却像烧红的烙铁,烫得他们眼睛生疼。
我们完了,老张。姜凯宁瘫坐在一个工具箱上,双手抱头,调查组肯定会查资金流向...那些供应商为了自保会把我们供出来的...
储藏室里的空气仿佛凝固了。张渊核突然想起上个月去3号楼检查时看到的情景——走廊天花板大片的水渍,墙皮剥落后露出的发霉基层,还有那个年轻女教师心疼地擦拭被水泡坏的结婚照的样子。
老姜,张渊核的声音出奇地平静,你还记得我们刚进研究院时的誓言吗?
姜凯宁抬起头,眼中布满血丝:什么?
为科研事业服务,坚守职业操守。我们他妈的是怎么变成这样的?
一阵沉默。雨声从车库顶棚传来,如同遥远的鼓点。
张渊核苦笑。他的堕落轨迹何其相似——始于一点小意思,然后是越来越大的数目,直到这四箱赤裸裸的贿赂。而代价是什么?是研究院上万职工住在随时可能掉墙皮的危楼里,是那个不知名的孕妇被砸伤的手臂,是杨稼轩眼中深深的失望。
我们不能就这样完了。张渊核突然站起身,还有挽回的余地。
姜凯宁疑惑地抬头:什么意思?
钱现不在我们手里,已经退给了他们,我们只是监管不力,不是贪污受贿。
老姜,你还没明白吗?那些楼真的会死人的!今天砸伤的是孕妇的手臂,明天可能就是谁的脑袋!
姜凯宁的脸色变得惨白。他颤抖着摸出一支烟,点了三次才点燃。
我...我老婆刚怀上二胎...他深吸一口烟,声音支离破碎,如果我进去了...
张渊核的手机突然震动起来。是一条新闻推送:《研究院新建住宅区惊现楼脆脆,专家初步调查指向材料造假》。
两人对视一眼,同时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已经超出了他们的想象。这不再只是纪律问题,而是可能引发社会关注的公共安全事件。
我认识一个律师,张渊核慢慢地说,专攻职务犯罪...如果我们没有收钱,只是违纪,收下钱就是犯罪"。
两人达成共识,反正四箱钱已经退回,他们没有证据,我们就死不承认。
在无其它办法的情况下,两家房地产公司答应退出全部资金,并对遭到不同损失的单位及个人进行了按价赔偿。
杨稼轩院长,李国栋书记找到羊羽、林夕,想让夏华房地产集团来完成20栋楼房的补救施工。
一周后,夏华房地产集团的专家团队进驻研究院。领队的是集团总裁林海,一个四十出头、目光锐利的男人。他带着团队逐一检查了20栋问题建筑,然后向研究院提交了一份详尽的修复方案。
情况比想象的严重,林海在汇报会上直言不讳,但并非无法挽救。我们需要铲除所有不合格的外墙和内墙涂层,重新做防水处理。屋顶需要全面翻新,排水系统也要重新设计。
杨稼轩仔细翻阅着方案:工期多久?预算多少?
两个月内完成,费用大约是原造价的60%。林海顿了顿,不过,我建议借此机会对建筑外观进行整体升级,让它们更符合研究院的科技形象。这部分需要额外10%的预算。
李国栋与杨稼轩交换了一个眼神,点头同意:就这么办。质量是第一位的,钱不是问题。
修复工程立即展开。夏华的工人昼夜不停地工作,先是用专业设备铲除所有问题墙面,然后严格按照标准重新施工。林海几乎每天都泡在工地上,亲自监督每一个关键环节。
这里的防水层必须做到三层,拐角处要特别加固。林海指着一处外墙对工头说,研究院的仪器都很精密,一点渗水都可能造成重大损失。
与此同时,那两家开发商如约退还的全部建筑经费已经到位,对受损单位和个人也进行了赔偿。整个研究院都在关注着这场声势浩大的修复工程,议论纷纷。
听说张主任和姜部长差点被移送司法机关?
嘘,小点声。我听说他们后台硬,最后只写了检查就了事了。
这不公平!那些被墙皮砸伤的人怎么办?
谁知道呢,这世道...
两个月后,修复工程完工,20栋建筑的外墙、内墙、楼顶防水已经重新来过。办公楼主色调采用咖啡色,配以编织状耐候钢遮阳屏,科技感十足;公寓楼则是深灰色与米黄色的渐变组合,典雅大气;住宅楼采用灰白两色体块交错设计,简约现代。
杨稼轩和李国栋站在工地外围,望着焕然一新的建筑群,表情复杂。
老李,这事就这么算了?杨稼轩低声问,张渊核和姜凯宁明显有问题。
李国栋叹了口气:上面有人打招呼了,说给他们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不过你放心,伸手必被捉。
对于政治部主任张渊核和科技部副部长姜凯宁的失职,责成两人写出书面检查。其它的没再过细追究,张渊核、姜凯宁又逃过一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