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微澜敲下最后一个字的时候,屏幕右下角的时间刚好跳到了九点零七分。她没动,就那样静静地看着那封刚发出去的邮件,标题是《明日联调会议议程》。桌角的茶杯已经凉了,杯底沉着几片茶叶,她的心情安静,却压着点什么。
手机轻轻震动了一下。
她拿起来,谢云峥的短信弹了出来:“资源全部到位。基金到账,三位顾问明天能报到,合作企业也接通了专线。”
她看了两秒,把消息转发进团队群,按下了发送键。
群里立刻热闹起来。
春棠回得最快:“收到!我马上列资金分配表,优先安排产测设备和监测模块。” 夏蝉只发了个“嗯”,人已经站起来,走向角落的工具柜,开始清点螺丝刀和接线钳。 冬珞回了一句:“企业专线已接入内网,Ip通过加密验证。” 秋蘅没说话,翻开刚打印的环保标准手册,笔尖在几行字上划了红线,动作干脆利落。
她站起身,走到白板前,用记号笔在“第三方接口”任务上打勾,并写下:“厂房——确认。”
春棠快步走过来,手里捏着一张纸:“我刚联系了企业对接人,对方同意下午三点开线上会,要我们准备技术路线图和测试视频。”
“来得正好。”沈微澜点头,“把冬珞做的数据上传模拟调出来,再把上回化工厂那段实测剪进去。”
“他们要是不信呢?”春棠有点担心。
“那就让他们看。”沈微澜声音不大,却很稳,“看不完,我们再录一遍。”
三点差七分,会议室的投影亮了。企业代表的脸出现在屏幕上,穿着深灰色衬衫,领口扣得严严实实,语气平稳:“沈工,我们很关注你们的净化效率,但更关心可复制性。你们的技术路线图,能公开吗?”
沈微澜没说话,只是朝冬珞点了点头。
冬珞敲了几下键盘,大屏幕上立刻跳出一个三维结构图,能量回路用蓝线标出,滤芯层用红点标注。她点开一段模拟视频,数据流从净化机出口实时上传,角落里还闪着加密标识。
“这是第三方监测接口的运行模拟。”冬珞说,“数据每十五秒上传一次,不可篡改,可追溯。”
对方沉默了几秒,又问:“标准合规吗?”
秋蘅接过话:“监测标准参照国标Gb3095-2012,Voc和pm2.5的限值都按一类区标准设定。这是我们提交的检测报告副本。”
屏幕那头的人翻了翻手边的文件,抬头问:“视频里的测试环境,是真实采集的吗?”
“是。”夏蝉突然开口,插上U盘,“这是我在城北化工厂外围拍的。当时风向偏南,污染峰值出现在下午两点十七分,机器运行三十二分钟后,pm2.5从386降到了42。”
视频开始播放,灰白色的烟雾从管道口喷涌而出,镜头一转,净化机安静地立在空地上,指示灯由红转绿。
会议室安静了几秒。
对方终于开口:“我们有一处闲置厂房,在城西工业区七号路。如果你们的技术能稳定运行七十二小时,我们可以提供场地和基础电力支持。”
“什么时候能进场?”沈微澜问。
“明天上午十点,现场对接。”
“好。”沈微澜伸手,“合作意向书,现在签吗?”
对方笑了笑:“我让助理把电子版发你邮箱。”
春棠立刻低头看手机,两分钟后抬头:“收到了!我马上走盖章流程。”
会议结束,屏幕暗下。沈微澜坐回位置,打开邮箱,下载合作书,一页页打印、翻看。她在“技术支持”那一栏停了停,拿起笔,在空白处写下四个字:“衡一·精要版”。
“精要版?”春棠凑过来。
“学者提的意见。”沈微澜说,“能耗模块太重,不适合批量铺开,得减。”
“减哪儿?”夏蝉也走过来,手里还拿着U盘。
“辅助系统。”沈微澜翻开技术草图,“照明、温控、备用电源这些都能外接。核心净化结构不能动,但外壳可以改。”
“成本能压多少?”春棠问。
“如果去掉内置稳压和双路供电,单台节省两千三。”沈微澜说,“材料换成轻型合金,运输也方便。”
“可要是停电呢?”秋蘅抬头,“上次测试就差点出事。”
“那就让外部电力更稳。”沈微澜说,“我们不靠机器扛风险,靠选址和配套。”
春棠低头算了算,点头:“行。我调整采购清单,优先订轻型材料。”
“冬珞。”沈微澜转头,“监测接口的代码,今晚能封版吗?”
“能。”冬珞盯着屏幕,“但加密协议要再测一次,防止传输被截。”
“加急。”沈微澜说,“明天进场就得用。”
冬珞点头,手指在键盘上敲得更快了。
沈微澜站起身,走到净化机前,伸手摸了摸外壳,指尖划过那道旧划痕。夏蝉走过来,拧了拧侧面的固定螺栓。
“叫它‘会说话的机器’。”夏蝉说,“可它还没真正开口。”
“明天就开口。”沈微澜说,“在新厂房里。”
她转身回到桌前,打开技术简案文档,标题写下“衡一·精要版”,保存,上传至共享目录。
群里弹出一条消息:【春棠】资金分配表已更新,人才招聘通道开放。首批两名测试员、一名电气工程师,明早九点面试。
沈微澜回复:“通过的,直接签合同。待遇按最高档。”
她合上电脑,端起那杯凉茶,喝了一口。涩味在舌尖散开,她没放下。
门被推开,冬珞走进来,手里拿着一份打印件:“加密测试通过了。但……”
“但什么?”
“刚才上传模拟数据时,系统提示有异常读取请求。来源是企业专线的二级节点。”
沈微澜放下茶杯:“哪个节点?”
“编号c7,注册信息是空的。”
“你处理了?”
“切断了,但……”冬珞顿了顿,“他们为什么要留个暗口?”
沈微澜盯着那份打印件,没说话。
她重新打开电脑,调出企业背景资料,手指滑到子公司列表,停在一条不起眼的记录上——“绿源科技”,注册时间三个月前,法人代表空白。
“春棠。”她开口,“查一下‘绿源科技’,有没有关联环保项目。”
春棠转过身,敲了几下键盘,脸色变了:“去年申报过两个净化项目,都被驳回了。理由是……技术抄袭。”
沈微澜眯了下眼。
“他们现在找我们合作,是真想支持,还是……”春棠没说完。
“还是想摸清我们的底。”沈微澜把茶杯放在桌上,“明天进场,所有人带记录仪。机器启动后,第一件事,接监测接口。”
“可如果他们中途断电呢?”秋蘅问。
“那就让他们断。”沈微澜说,“断一次,我们录一次。数据断了,责任不断。”
夏蝉咧了下嘴:“好啊,那就让他们看看,什么叫‘说话的机器’。”
沈微澜站起身,走到白板前,拿起笔,在“衡一·精要版”下面写了一行小字:“轻装上阵,但不卸防。”
她放下笔,看了看时间,二十点四十三分。
“都去休息。”她说,“明天六点集合,出发前检查所有设备。”
没人动。
冬珞盯着屏幕,手指还在敲。春棠翻着合同条款。秋蘅在核对药品清单。夏蝉蹲在净化机旁,用砂纸一点点磨掉外壳上的锈斑。
沈微澜没再说什么,坐回位置,打开新文档。
标题是:《量产版技术规范——初稿》。
她敲下第一行字:“核心结构保留,辅助系统剥离。所有外接接口,必须加装物理锁。”
门外,走廊的灯忽然闪了一下。
她抬头看了眼天花板。
“电压不稳。”冬珞头也不回,“我让春棠订的稳压器,明天才能到。”
沈微澜“嗯”了一声,继续打字。
十点十七分,她保存文档,起身关灯。
实验室暗了下来,只有净化机的指示灯还亮着,一缕绿光映在墙上,凝住了。
她站在门口,回头看了一眼。
“明天。”她说,“让它说话。”
夏蝉站在机器旁,手里的砂纸停在半空。
“它已经在说了。”她低声说,“只是有些人,还没听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