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小说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质子归位掌权,杀神出鞘惊天。

远交近攻定坤乾,六王血脉渐断。

五十六年棋局,终成一统先鞭。

功过留与后人言,千古昭襄笑看。

公元前325年,咸阳宫的产房里传来一声啼哭,秦惠文王的次子嬴稷降生了。按说皇子本该是含着金汤匙长大,可嬴稷的命运剧本,从一开始就写满了——公元前317年,为了稳住秦燕联盟,刚满8岁的他被打包送往燕国当。

这身份说好听是邦交使者,实则就是人形抵押品,秦国要是跟燕国闹掰,他第一个得遭殃。燕国那会儿穷得叮当响,还总被齐国欺负,嬴稷在燕国的日子,说是留守儿童都算客气。住的驿馆漏风漏雨,冬天冻得他裹着破被子发抖;吃的是掺沙子的粟米,想喝口母亲芈八子做的羊肉汤都成奢望。有次他跟驿馆老仆去集市,看到燕国小孩拿着麦芽糖,馋得直咽口水,老仆偷偷给他买了一块,他舍不得吃,揣在怀里捂化了都没舍得扔——这段苦日子,让他早早学会了看人脸色藏起脾气。

《史记·秦本纪》没细说他在燕国的日常,但从后来他治国的谨慎劲儿能看出,这十年没白熬。他没事就蹲在集市听老百姓聊各国战事,看燕国官员断案,甚至跟着路过的谋士学认字——别人当质子是混日子,他倒把这当成了留学深造。直到公元前307年,他那爱举鼎的哥哥秦武王嬴荡,在洛阳把自己砸成重伤去世,秦国陷入王位之争,嬴稷的人生才迎来转机。

当时秦国大权被芈八子和舅舅魏冉攥在手里,这俩人一合计,觉得远在燕国的嬴稷好控制,就派使者快马加鞭去燕国接人。嬴稷坐着颠簸的马车回咸阳时,心里又激动又慌:咸阳宫看着是家,实则是个权力斗兽场,自己这外来户能不能坐稳王位,还得看舅舅和母亲的脸色。

果然,刚到咸阳,就有老臣跳出来反对:嬴稷在燕国待了十年,早成了燕化秦,哪配当咱们秦国的王!关键时刻,魏冉拔出剑往殿柱上一砍,木屑飞溅:先王之子继位,天经地义!谁再哔哔,这柱子就是他的下场!满朝文武吓得不敢作声,公元前306年,19岁的嬴稷正式继位,成了秦昭襄王。

可这王位就是个空壳子——芈八子垂帘听政,魏冉当丞相兼军区司令,连他穿什么颜色的衣服都得母亲点头。嬴稷表面上恭恭敬敬,心里却跟明镜似的:现在硬刚就是找死,不如先当乖宝宝,等自己有了实力再说。

提到秦昭襄王,就绕不开他那传奇的母亲宣太后(芈八子)和权臣舅舅魏冉。这俩人堪称秦国权力天团,在嬴稷继位初期,把秦国打理得有声有色,却也让他当了十几年傀儡王。

宣太后绝对是战国大女主天花板。她出身楚国贵族,嫁给秦惠文王后,从后宫(地位中等的妃嫔)一路爬到太后之位,靠的不仅是颜值,更是狠辣的手腕。她执政期间最出圈的操作,就是诱杀义渠王——义渠是秦国西边的游牧部落,跟秦国打了几十年,惠文王时期虽然把人家打服了,可这伙人时不时还来边境抢粮食。宣太后觉得硬打费钱费力,不如来软的。

她主动给义渠王发邀请函,请他来咸阳做客,不仅给他盖了豪华宫殿,还跟他生了两个儿子,把义渠王哄得晕头转向,以为自己成了秦国。公元前272年,宣太后觉得时机成熟,在甘泉宫摆了场鸿门宴,趁着义渠王喝得醉醺醺,让人把他砍了。紧接着,魏冉率军突袭义渠,把义渠的地盘改成了陇西、北地、上郡三个郡。

《史记·匈奴列传》里写得明明白白:宣太后诈而杀义渠戎王于甘泉,遂起兵伐残义渠。于是秦有陇西、北地、上郡,筑长城以拒胡。这波操作,堪称低成本灭国典范——用几年感情换几十年边境安稳,还赚了大片土地,放在现在绝对能上权谋热搜,标题就是#宣太后:搞定对手,我只用一杯酒#。

魏冉也不是吃素的。他不光是丞相,还是秦国战神伯乐,白起就是他一手提拔起来的。公元前293年,韩魏两国组成来犯,魏冉力排众议,推荐白起当主帅。白起也没给舅舅丢脸,在伊阙(今河南洛阳龙门)把韩魏联军按在地上摩擦,一口气杀了24万人,还俘虏了魏国大将公孙喜。这一战打完,六国彻底明白:秦国不光有钱,还有能打的狠人,以后没事别招惹。

可权力这东西容易让人飘。魏冉后来利用职权给自己捞好处,把秦国的陶邑(今山东定陶)当成自己的私人封地,还安排自己的亲信当地方官;宣太后的另外两个弟弟芈戎、芈显也在朝廷里当官,形成了舅舅党集团,朝堂上的大臣都得看他们脸色。嬴稷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再这么下去,秦国就成了芈家的家族企业,自己这个王迟早被架空。

但他没冲动。他知道魏冉手里有兵权,母亲在老百姓心里还有威望,硬刚就是自寻死路。他只能默默观察,等待一个能帮自己夺回权力的人。

公元前271年,一个浑身是伤的魏国人偷偷溜进了咸阳城。这人叫范雎,原本是魏国丞相魏齐的门客,因为被怀疑,被魏齐打得半死,扔到厕所里,还被人浇尿,最后装死才逃出来,一路乞讨到了秦国。

范雎能见到嬴稷,全靠一个叫王稽的外交官。王稽看出范雎是个能人,就把他推荐给嬴稷。两人第一次见面,范雎一上来就放:大王您现在就是个,权力全在宣太后和魏冉手里,再这么下去,秦国早晚得改姓芈!

嬴稷听完心里一震——这话没人敢跟他说,没想到一个刚到秦国的外人敢捅破这层窗户纸。他赶紧屏退左右,拉着范雎的手说:先生有什么办法,快教教我!范雎压低声音:要夺权,得先削掉魏冉的兵权,把舅舅党赶出朝廷;再让宣太后退休,最后重用忠于您的人。一步一步来,别着急。

嬴稷觉得这主意靠谱,当场封范雎为,让他参与朝政。范雎也没闲着,一边帮嬴稷分析朝政,一边偷偷收集魏冉的——比如魏冉私自调动军队给自己封地打仗,贪污了多少粮食等等。

公元前266年,嬴稷觉得时机成熟,在范雎的策划下,突然下了一道圣旨:收回魏冉的丞相印,把魏冉、芈戎、芈显等人赶回封地;让宣太后搬到甘泉宫养老,不准再干预朝政。

宣太后和魏冉都懵了——这平时听话的儿子\/外甥怎么突然硬气了?魏冉想反抗,可范雎早就安排好了军队,只要他敢动,就按处理。最后,魏冉只能带着上千辆马车的财宝离开咸阳(《史记·范雎蔡泽列传》:秦王乃拜范雎为相,收穰侯之印,使归陶,因使县官给车牛以徙,千乘有余),宣太后也只能乖乖去甘泉宫安度晚年。

就这样,嬴稷用了不到5年,在范雎的帮助下,终于从傀儡王变成了真正掌权的秦昭襄王。他论功行赏,封范雎为丞相,还赐给他的爵位,把国家大事都交给范雎打理。这波夺权操作,堪称战国职场逆袭教科书——不费一兵一卒,就搞定了把持朝政几十年的外戚集团。

掌权后的嬴稷,把统一六国当成了终极目标。当时六国里,赵国是最能打的——赵武灵王搞胡服骑射后,赵国军队战斗力飙升,还有廉颇、赵奢这样的名将,堪称秦国统一路上的绊脚石。嬴稷心里清楚:要想统一天下,必须先把赵国打趴下。

公元前262年,秦国攻打韩国,占领了野王(今河南沁阳),把韩国的上党郡(今山西长治)和本土割成了两半。韩国没办法,只能把上党郡献给秦国。可上党郡太守冯亭不愿意投降,偷偷给赵孝成王送了封信:我愿意把上党郡献给赵国,咱们一起抗秦!

赵孝成王一看,这不就是天上掉馅饼吗?上党郡地势险要,要是拿到手,就能挡住秦国东进的路。他不顾蔺相如的反对,派廉颇率军去接收上党郡,还在长平(今山西高平)驻扎军队,防备秦国进攻。

嬴稷听说赵国抢了自己的战利品,气得拍桌子:赵国这是想跟秦国掰手腕?那就让他们尝尝厉害!他派王龁率军攻打长平,长平之战正式打响。

一开始,秦军和赵军打得有来有回。廉颇知道秦军战斗力强,就采取龟缩战术,在长平修了三道营垒,坚守不出。秦军攻了几个月,连一道营垒都没攻破,双方陷入僵持。这一僵就是两年多,秦国的粮食快不够吃了,嬴稷急得睡不着觉,就问范雎:先生有什么办法能快点打赢?

范雎微微一笑:廉颇太能守了,硬攻不行,不如用反间计,让赵国把廉颇换掉。嬴稷觉得靠谱,就派使者带着大量金银珠宝去赵国,在邯郸散布谣言:廉颇老了,不敢跟秦军打仗,早晚得投降!赵国只有让赵括当大将,才能打赢秦军。

赵孝成王本来就对廉颇只守不攻不满,听了谣言后更是深信不疑。他不顾蔺相如和赵括母亲的反对,强行把廉颇换成了赵括。这赵括是赵国名将赵奢的儿子,读了一肚子兵书,却连一场实战都没打过,典型的纸上谈兵。他一到长平,就把廉颇的防守策略全改了,主动率军向秦军发起进攻。

嬴稷一看赵国上当,赶紧偷偷派白起去长平当主将,还下了死命令:谁敢泄露白起当主将的消息,砍头!白起是战国,打了一辈子仗没输过,赵军听到他的名字就害怕。

白起到了长平后,故意让秦军假装战败,引诱赵括追击。赵括不知是计,率军一路追,结果被秦军包围了。秦军切断了赵军的粮道,把赵军困在长平,赵军只能杀战马、吃野菜充饥,很快就陷入绝境。

赵括率军突围了好几次,都被秦军打了回去。公元前260年,赵括在最后一次突围中,被秦军的箭射中,当场死亡。赵军没了主将,军心大乱,最后只能投降。白起担心赵军投降后叛乱,就向嬴稷请示。嬴稷犹豫了一下,说:按你说的办。

结果,白起把40多万赵军俘虏全部坑杀(活埋),只留下240个年纪小的士兵回赵国报信。《史记·白起王翦列传》里记载:括军败,卒四十万人降武安君。武安君计曰:前秦已拔上党,上党民不乐为秦而归赵。赵卒反覆。非尽杀之,恐为乱。乃挟诈而尽坑杀之,遗其小者二百四十人归赵。前后斩首虏四十五万人。赵人大震。

这一战,赵国的精锐部队几乎被全歼,从此再也没能恢复元气。消息传到六国,各国国君都吓得睡不着觉——谁都没想到秦国这么狠,连40多万俘虏都敢杀。从此以后,六国再也不敢跟秦国正面对抗,只能眼睁睁看着秦国扩张。

长平之战后,嬴稷的野心彻底爆发,他开始加快东出函谷的步伐,派秦军四处征战,把六国打得落花流水,秦国的版图也在这一时期扩大了一倍。

先说说打赵国。长平之战后,赵国元气大伤,嬴稷想趁机把赵国灭了。公元前259年,他派王陵率军攻打赵国都城邯郸,邯郸之战爆发。一开始,秦军打得很顺利,很快就包围了邯郸。可赵国老百姓不甘心投降,在平原君赵胜的带领下,拿着锄头、菜刀跟秦军拼命。赵国还派使者去楚国和魏国求救,楚国派春申君黄歇率军救赵,魏国派信陵君魏无忌率军救赵(信陵君还上演了窃符救赵的戏码,偷了魏王的兵符调兵)。

公元前257年,楚魏联军赶到邯郸,和赵军一起反击秦军。秦军腹背受敌,被打得大败,王陵只能率军撤退。虽然没灭了赵国,但也把赵国打得更弱了,再也没能力跟秦国抗衡。

再说说打魏国。魏国在伊阙之战后就已经衰落,嬴稷觉得魏国好欺负,就派蒙骜率军攻打魏国。公元前247年,蒙骜率军攻占了魏国的高都、汲等地,还包围了魏国都城大梁。魏安厘王吓得赶紧派信陵君去各国求救,信陵君联合燕、赵、韩、楚四国,组成五国联军反击秦军。蒙骜没想到六国还能联手,被打得大败,只能撤退。不过,这也是六国最后一次联合打败秦军,从此以后,六国再也没能力组成联军对抗秦国了。

然后是打楚国。楚国是南方大国,地盘大、人口多,一直是秦国的心腹大患。公元前278年,嬴稷派白起率军攻打楚国,白起一路势如破竹,攻占了楚国的都城郢都(今湖北荆州),还烧毁了楚国的宗庙和陵墓。楚顷襄王吓得赶紧把都城迁到陈(今河南淮阳),楚国从此一蹶不振,再也没能力跟秦国争夺天下。

除了韩、赵、魏、楚,嬴稷还没放过齐国和燕国。公元前284年,他联合燕、赵、韩、魏四国攻打齐国,把齐国打得只剩下两座城池,齐湣王也死在了莒城。虽然齐国后来复国了,但实力大不如前,再也不敢跟秦国叫板。燕国则更惨,秦军时不时就去边境抢一把,燕国只能向秦国称臣。

嬴稷在位期间,秦国一共攻占了六国的100多座城池,把版图扩大到了黄河中下游和长江上游地区。《史记·秦本纪》里密密麻麻记载着他的战绩:十四年,左更白起攻韩、魏于伊阙,斩首二十四万二十九年,大良造白起攻楚,取郢为南郡四十七年,秦攻韩上党...大破赵于长平,四十余万尽杀之——这些冰冷的文字背后,是秦国一步步走向霸主的脚印。

嬴稷能打遍六国无敌手,不光靠能打的军队,更靠他把秦国打造成了一台高效运转的战争机器。他在位期间的治国操作,每一步都为秦国的扩张提供了强力支撑。

首先是粮食管够。打仗就是打后勤,嬴稷深知这个道理。他延续了商鞅的奖励耕织政策,还搞了个水利大工程——派水工郑国在关中修了郑国渠。这郑国渠本来是韩国的疲秦计,想让秦国把人力物力浪费在修渠上,结果反而帮了秦国大忙。渠修成后,把关中的盐碱地变成了良田,每年能多产粮食几百万石。《史记·河渠书》里说:渠就,用注填阏之水,溉泽卤之地四万余顷,收皆亩一钟。于是关中为沃野,无凶年,秦以富强,卒并诸侯——有了充足的粮食,秦军才能长期在外打仗,不用担心断粮。

其次是军功激励。嬴稷把商鞅的奖励军功玩到了极致,不仅杀敌人能得爵位,缴获武器、占领城池都能得奖励。爵位从最低的公士

到最高的,一共二十级,每升一级都对应实实在在的好处——升一级能分几亩地、几间房,升五级能当小官,升十级能上朝议事。

有个叫王二麻子的普通士兵,在伊阙之战中杀了三个韩军士兵,还缴获了一把青铜剑。战后论功行赏,他直接升了三级爵位,分到了十亩地和一间瓦房,从穷光蛋变成了小地主。这事在军营里传开后,秦军士兵打仗跟打了鸡血似的,个个都想多杀敌人赚军功,秦军也成了六国闻风丧胆的虎狼之师。

然后是人才管理。嬴稷用人有个特点:不管你是哪国人,只要有本事,就给你舞台。他重用的白起是楚国人,范雎是魏国人,司马错是秦国人,蒙骜是齐国人——真正做到了不拘一格降人才。

不过,他在用人上也犯过糊涂账,最可惜的就是赐死白起。长平之战后,嬴稷想派白起攻打赵国都城邯郸,白起觉得邯郸城防坚固,而且各国可能会出兵救赵,时机不成熟,就拒绝了。嬴稷觉得白起不听命令,再加上范雎在旁边说坏话(范雎担心白起功劳太大,威胁自己的地位),就下令让白起自杀。

白起临死前,拿着剑仰天长叹:我到底犯了什么罪,要落得这样的下场?想了一会儿,又自言自语:我在长平之战中坑杀了四十多万赵军俘虏,这就够我死的了。说完就自刎了。白起一死,秦国少了一位能征善战的大将,嬴稷后来也后悔了,但人死不能复生——这也成了他执政生涯中的一大遗憾。

最后是外交套路。嬴稷虽然靠武力征服了很多地盘,但也没放弃外交忽悠。他经常跟六国国君开会,要么用让六国割地求和,要么用让六国跟秦国结盟。比如,他曾经跟齐湣王一起称和,虽然最后都取消了帝号,但也试探出了齐国的野心,为后来联合五国攻齐埋下了伏笔。

他还特别擅长挑拨离间,让六国互相攻打,自己坐收渔翁之利。比如,他挑唆齐国攻打宋国,让齐国跟其他五国结仇,然后又联合五国攻打齐国,把齐国打得只剩下两座城池——这波操作,既削弱了齐国,又让秦国少了一个强大的对手,堪称外交教科书。

嬴稷最牛的,不是打仗,也不是治国,而是活得久——他一共在位56年,是战国时期在位时间最长的君主。在这56年里,他熬死了六国的15位君主,熬到六国再也没有能力跟秦国抗衡,熬出了秦国的霸业。

咱们来盘点一下他熬死的对手名单:

- 赵国:赵武灵王、赵惠文王、赵孝成王(3位)

- 魏国:魏襄王、魏昭王、魏安厘王(3位)

- 韩国:韩襄王、韩厘王、韩桓惠王(3位)

- 楚国:楚怀王、楚顷襄王、楚考烈王(3位)

- 齐国:齐宣王、齐湣王、齐襄王(3位)

这么说吧,六国的很多君主,继位时嬴稷已经在王位上坐了十几年,等他们去世时,嬴稷还在王位上坐着——这种的功夫,在整个中国历史上都很少见。比如,赵国的赵武灵王,搞胡服骑射把赵国变强,本来想跟秦国掰手腕,结果嬴稷刚继位没几年,赵武灵王就因为沙丘之乱被饿死了;齐国的齐湣王,曾经跟嬴稷一起称,想跟秦国平分天下,结果被嬴稷联合五国打得大败,最后死在了莒城。

嬴稷的超长待机,不仅熬死了对手,还熬出了秦国的代际优势。他在位期间,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将领和官员,比如白起、范雎、司马错、蒙骜等人,这些人后来都成了辅佐他儿子孝文王、孙子庄襄王(秦始皇的父亲)的重要力量。而且,他通过长期的扩张,让秦国的实力远远超过其他六国,为后来秦始皇统一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有个段子是这么说的:六国君主开会,讨论怎么对付秦国,结果聊到一半,有人说不好,秦昭襄王还没死,大家一下子就没信心了——毕竟跟一个在位几十年的老对手斗,谁都没把握。虽然是段子,但也能看出嬴稷的超长待机对六国造成的心理压力。

公元前251年,75岁的秦昭襄王嬴稷在咸阳宫去世。这位熬死了15位诸侯、打服了六国的超长待机卷王,终于走完了他辉煌的一生。回顾他的一生,你会发现,他不是秦国最有开创性的君主(开创性不如秦孝公),也不是最有名的君主(有名不如秦始皇),但他绝对是秦国统一之路上最关键的君主之一——要是没有他56年的经营,秦国可能还要花很多年才能统一六国。

嬴稷去世后,他的儿子秦孝文王继位,可惜孝文王在位只有三天就去世了;然后是他的孙子秦庄襄王继位,庄襄王在位也只有三年就去世了;最后,他的曾孙嬴政继位,也就是后来的秦始皇。

秦始皇继位后,继承了嬴稷留下的霸业遗产——强大的军队、充足的粮食、广阔的地盘、优秀的人才。他用了十年时间,先后消灭了韩、赵、魏、楚、燕、齐六国,统一了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封建王朝——秦朝。

要是嬴稷泉下有知,看到自己的曾孙完成了自己未竟的事业,肯定会感到欣慰。毕竟,秦朝的统一,不是秦始皇一个人的功劳,而是秦孝公、秦惠文王、秦昭襄王等几代君主共同努力的结果——而秦昭襄王,无疑是其中最关键的接力者。

参考《史记》《战国策》

VIP小说推荐阅读:史上最强练气期方羽上唐小柔亿万盛宠只为你水浒:狗官,你还说你不会武功?奋斗在沙俄神三群聊:三国史上最强太子爷三国小术士从我是特种兵开始一键回收七界武神大明重生景帝,我把景泰搞没了!宠妻无度:金牌太子妃汉明凤逆天下北月篇我对恶魔果实没有兴趣特种兵之王都市夜战魔法少男(库洛牌的魔法使)丛林战神流氓帝师亮剑:我有一间小卖部诸天王座惭愧惭愧,小爷天生富贵医统江山国公凶猛完美世界之武魂盛唐华章邪王宠妻:腹黑世子妃长生:我在大明被徐达捡回家袁燕明末求生记开局捡漏美娇妻,乱世造反当皇帝大唐小闲王大秦从挖地道开始重生小丫鬟,只想安稳一生大秦:寒门小娇妻英雄恨之帝王雄心黑铁之堡我要做皇帝启龙图:我在敌国当皇夫摄政王明骑三国:刘备前脚刚走,我就来青州天幕:刷朱棣自白,老朱红温了!我老婆大宗师,这谁不躺平爹爹万万岁:婴儿小娘亲特战队长穿越抗战之风云再起大庆:娶范妹妹,解锁盖世绝学你是明珠,莫蒙尘大唐:小兕子的穿越生活带着系统来大宋皇后,你也不想皇上丢了江山吧算鼎三国:玄镜红颜录
VIP小说搜藏榜:阿斗权倾天下:我被皇帝偷听心声抗战:川军入晋,开启大将之路史上最强太子爷天皇大帝之老婆是武瞾水浒:狗官,你还说你不会武功?体验人生角色之系统:放开一点庶门医香,邪医世子妃隋唐君子演义落榜当天,娶了个首富千金小娇妻三国最强短命鬼大唐广播站2我在大唐种土豆重生:回到1937大唐放歌盛宠“病弱”妃大唐好先生精灵:开局捡到重生伊布崇祯太子寒门书生,开局忽悠个便宜小娇妻光武风云之双鱼玉佩血药世家震惊!大婚当日,你给我送个孩子?超神特种兵王我在古代皇宫混大唐小闲王或许是美好世界1895淘金国度试练东汉后手星河霸主穿越古代当东家让我戍边极北?那朕只好南下了乱世边城一小兵世子好凶后汉英雄志护国骁骑汉末豪杰这太子妃不当也罢寒门科举小懒娃都市之超品战神纨绔小妖后我代阿斗立蜀汉不灭阳帝重生之我是朱厚照之子刚穿越,就在敌国公主床上汉末之王道天下战国之平手物语血雨腥风逆天行从原始部落到清末
VIP小说最新小说:白话明太祖实录大周皇商三国:玄行天下大唐修仙:李二求我当太子我在水浒:开局召唤韦一笑水浒新梦神州明夷录社畜穿越:靠摆烂当侯,卷王老爹钢铁时代:从洪武开始黄天当道之黄巾风云寒旌映长安:从北府小卒到天下共二十四史原来这么有趣凉州雪:徐骁风云录月照寒襟浮世离歌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故事烽火诸侯:春秋与战国割据势力的小透明是千古一帝?重生杨家六郎,看我如何逆天改命三国:大汉第一毒红楼梦现代文完全版衙役凌云志掠夺气血之黄巾战场大明:马皇后护孙,太子爷造反回到饥荒年代,我的随身商城三岁觉醒学习系统,读书科举做官我的发小是朱元璋九两金乡野奇途辽唐争霸,李世民成了我的阶下囚这金手指?灵言催眠为所欲为水浒:从二龙山开始聚义被书童告抢功名,我琴棋书画打脸大宋闲医反贼大明MC系统李二废我太子,我请大唐赴死!大秦:朕让你修长城,你造高达?红楼新君穿越大唐:我教李世民治盛世文明火种重生:穿越明末日本开局附身袁绍:我的五虎将不对劲锦衣异世录之铁血锦衣卫原始时代的崛起之路千年一瞬白发如月汉阙惊澜反清复华,成为日不落帝国从死囚到统帅大楚风云传悍卒!从壮丁开始逐鹿中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