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清晨,苏沅提着从青丘带来的灵果和澹台明月在古镇买的桂花糕,拉着他往张婶家走去。
张婶家就在玉宅隔壁巷口,院门上爬满了翠绿的爬山虎,远远就听见院子里传来搓衣板摩擦的声响。
“张婶!”苏沅笑着喊了一声,推开虚掩的院门。
院子里,一位头发花白、穿着蓝布围裙的老妇人正坐在井边洗衣。
听到声音转头看来,见到苏沅的瞬间,手中的衣服啪嗒掉在盆里,眼眶瞬间红了:“是小九?你……你回来了!”
“张婶,我回来了!”苏沅快步上前,握住张婶的手,声音带着哽咽,“这些年辛苦你帮我照看家里了。”
张婶上下打量着她,抹了抹眼角的泪,笑道:“回来就好,回来就好!你这孩子越长越俊了!”
她的目光落在澹台明月身上,眼中满是好奇。
“张婶,这是我的心上人,澹台明月。”苏沅脸颊微红,介绍道,“明月,这就是我常跟你说的张婶,这些年多亏了她帮我照看家。”
澹台明月微微躬身,语气恭敬:“张婶,多谢您这些年对小九和玉家的照拂。”
“哎,客气啥!”张婶笑着摆手,连忙将两人让进屋里,倒了两杯热茶,“小九小时候就跟我亲,我帮她照看家是应该的,再说你养母当年待我也好,我总不能让她的家荒废了。”
苏沅将带来的礼物放在桌上:“张婶,这是我们的一点心意,你收下。”
“你这孩子,回来就好,还带什么礼物!”张婶假意嗔怪,却还是笑着收下了,“这些年我每月都去给你家打扫打扫,浇浇花,你养母种的石榴树和月季,我都替你照顾得好好的。”
三人坐在屋里聊了许久,张婶絮絮叨叨地讲着苏沅走后镇上的变化,说哪家开了新铺子,哪家的孩子考上了功名,还拿出苏沅小时候画的歪歪扭扭的画给澹台明月看,逗得两人哈哈大笑。
苏沅也问起张婶的身体和家人,得知她儿孙满堂、生活安稳,心中满是欣慰。
临走时,张婶塞给苏沅一篮子刚蒸好的糯米团子:“这是你小时候最爱吃的,拿着路上吃,以后有空常回来看看,别让我这老婆子惦记。”
“知道了张婶!”苏沅接过糯米团子,用力点头,“我会常回来的,也会常来看你的!”
告别张婶后,苏沅拉着澹台明月的手走在街上,江南的晨光温柔地洒在身上,让她心情格外舒畅。
街边的铺子渐渐开门了,叫卖声、谈笑声交织在一起,充满了人间烟火气。
“明月,我们去前面的铺子看看吧!”苏沅指着不远处一家卖胭脂水粉的铺子,眼睛发亮,“我小时候总缠着养母给我买这里的花钿,可好看了!”
澹台明月笑着点头:“好,都听你的。”
两人并肩走在街上,苏沅像只快乐的小鸟,一会儿凑到糖人摊前看师傅捏糖人,一会儿跑到花店门口闻花香,手腕上的清心铃叮当作响。
澹台明月始终牵着她的手,目光温柔地追随着她的身影,时不时为她付钱买她喜欢的小玩意儿,脸上满是宠溺。
路过一座石桥时,苏沅停下脚步,靠在桥边的栏杆上,看着桥下缓缓流过的河水和摇着橹声的乌篷船,轻声道:“明月,这里还是老样子,一点都没变。”
澹台明月从身后轻轻抱住她,下巴抵在她的发顶:“只要你喜欢,我们以后可以常来。”
苏沅转头看向他,嘴角勾起甜甜的笑容:“好!不过现在,我想带你去尝尝我小时候最爱吃的馄饨,那家馄饨铺的馄饨,皮薄馅大,可好吃了!”
说完,她拉着澹台明月的手,朝着巷口的馄饨铺跑去。
阳光洒在他们身上,拉长了彼此依偎的身影,欢声笑语在江南的街巷中久久回荡。
江南的半个多月,日子过得像浸了蜜的江南雨,柔润又绵长。
苏沅每日要么拉着澹台明月泛舟湖上,看两岸荷花亭亭;要么跟着镇上的阿婆学做青团、乌米饭,指尖沾着面粉也笑得眉眼弯弯。
只是近来,澹台明月总有些神神秘秘——有时会独自跑到巷口的木匠铺待许久,有时会对着院子发呆。
问他怎么了,也只笑着说“没什么”,眼底却藏着藏不住的紧张与期待。
苏沅心细如发,早已察觉他的反常,却故意不点破,只装作不知,每日依旧叽叽喳喳地拉着他逛遍小镇的角角落落,心里却悄悄泛起甜丝丝的涟漪,猜想着他究竟在谋划什么。
这日清晨,澹台明月递给苏沅一个绣着梅花的小荷包:“小九,镇上的香料铺新到了一批桂花酿,你去买些回来,我们晚上煮桂花酒喝。”
他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眼神也有些闪躲。
苏沅接过荷包,眼底闪过一丝狡黠,故意逗他:“你怎么不自己去呀?”
澹台明月轻咳一声,避开她的目光:“我……我想在院子里收拾一下,晚上好赏月。”
“好吧。”苏沅忍着笑,踮起脚尖在他脸颊上亲了一下,“那我快去快回!”
看着苏沅的身影消失在巷口,澹台明月瞬间挺直了腰板,快步走到院门外,对着早已等候在那里的几位邻里拱手:“劳烦各位了!”
原来他这些日子神神秘秘,竟是在筹备求婚。
张婶带着几位妇女送来早已备好的红绸和鲜花,木匠铺的师傅抬来一张亲手打造的木桌,镇上的书生帮忙写了“喜”字,大家七手八脚地忙活起来。
红绸缠绕在石榴树枝上,粉色的月季和白色的茉莉摆满了院子,桌上铺着大红的锦缎,摆着一对精致的玉杯,连墙角的灯笼都换成了崭新的红灯笼,整个院子被布置得喜庆又温馨。
苏沅买完桂花酿,并没有立刻回去,而是绕到巷口的糕点铺,买了澹台明月爱吃的绿豆糕,才慢悠悠地往家走。
刚走到巷口,就看到苏宅的院子里挂满了红绸,红灯笼在风中轻轻晃动,心中的猜想瞬间得到了证实,脸颊瞬间红透,心跳也不由得加快。
她深吸一口气,推开院门。
院子里,澹台明月身着一身崭新的月白道袍,腰间的清心玉佩与往常不同,系着一根红绳。
他站在石榴树下,手中捧着一个锦盒,看到苏沅进来,身体瞬间绷紧,脸颊涨得通红,紧张得连手脚都不知道该怎么放。
“明月,你……”苏沅故意放慢脚步,目光扫过院子里的布置,眼中满是惊喜。
澹台明月深吸一口气,一步步走向她,声音带着明显的颤抖,却异常郑重:“小九,从清河镇相遇,到青丘相伴,再到这江南水乡的朝夕相处,这段日子是我此生最珍贵的时光。”
他停下脚步,打开手中的锦盒。
锦盒里,是一枚用清心玉打磨而成的戒指,戒指上雕刻着一朵小小的梅花,与苏沅发间的梅花簪遥相呼应。
“我曾以为修道之人应斩断尘缘,可遇见你之后,我才明白真正的道,是守护想要守护的人,是与心爱的人共度一生。”他的目光灼灼地看着她,眼中满是深情与忐忑,“小九,你愿意……与我相守一生吗?”
苏沅看着他紧张得微微颤抖的手,看着他眼中满是期待的模样,泪水忍不住滑落,却笑着用力点头:“我愿意!”
澹台明月如释重负,脸上露出狂喜的笑容,他小心翼翼地取出戒指,戴在苏沅的无名指上,然后将她紧紧拥入怀中。
院子里的邻里们纷纷鼓掌欢呼,张婶笑着抹眼泪:“太好了!小九终于找到好归宿了!”
苏沅靠在澹台明月的怀里,听着他有力的心跳声,感受着他怀抱的温暖,手腕上的清心铃与他腰间的清心玉佩轻轻共鸣,叮当作响。
红灯笼的光晕洒在两人身上,红绸飞舞,花香四溢,整个院子都充满了幸福的气息。
苏沅抬起头,看着他的眼睛,笑容明媚,“以后我们永远在一起,再也不分开了。”
澹台明月低头,在她额间印下一个深情的吻,声音低沉而坚定:“永远不分开。”
江南水乡的夜,温柔而浪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