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符光幕的触感如晨露般消散时,萧逸尘脚下已换成温润的泥土。眼前的河谷小镇正被蒙蒙细雨笼罩,青石板路两侧的屋舍却大半倾颓,村民们背着行囊在渡口争抢木船,浑浊的河水裹挟着泥沙奔涌而下,漫过了半座石桥。“仙长救救我们!” 一个老妪跪倒在地,拐杖指向上游,“三个月前镇官非要截流造坝,说能引水灌田,结果坝垮了,河水倒灌不说,连山里的泉水都干了!”
观复玉牌上的 “顺” 符骤然发烫,萧逸尘望着湍急的河流,指尖刚凝聚混元真炁便想起守秘老者的警示:“不知常,妄作凶。” 他俯身触摸河床的泥沙,灵识探入地下 —— 果然,截流坝不仅堵了主河道,更破坏了地下水脉的自然走向,正如《道德经》所言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强行改变水之常道,终究招致反噬。
“不能硬堵。” 萧逸尘拦住欲毁坝泄洪的村民,抬手将 “顺” 符按向河堤。柔和的真炁顺着符印渗入土壤,在河床下勾勒出蜿蜒的脉络,“水之常,在流通不滞。截流是逆常,疏泄才是顺道。” 他指引村民在坝体西侧开挖引流渠,自己则以真炁梳理紊乱的地下水脉,不多时,原本奔涌的河水便顺着新渠分流,干涸的泉眼也重新冒出清水。
镇官红着眼眶赶来赔罪,萧逸尘却指着复流的泉水道:“《礼记》有云‘致中和,天地位焉’,世之常不在功业,而在万物各安其位。” 话音刚落,玉牌上的 “顺” 符泛起金光,融入河谷的水光中,远处的阴阳和融图竟延伸出淡蓝色的水纹脉络。
林羽踏入的是片剑庐林立的山谷,两拨剑客正持剑对峙,地上躺着数具尸体。“青锋门偷学我派剑法,今日必讨回公道!” 为首的黑脸剑客剑指对面的白衣人,剑气激荡间震落了枝头的晨露。白衣人冷笑回击:“剑理本就相通,何谈偷学?分明是你们容不下异见!”
道剑在鞘中微微震颤,林羽想起 199 章晶石中 “和光同尘” 的篆纹。他缓步走到两派之间,道剑出鞘半寸,柔和的剑意如薄雾般弥漫开来:“诸位请看。” 他抬手引动山间雾气,凝成两面剑影 —— 一面是青锋门的刚猛剑招,一面是对方的灵动剑式,剑影交织间竟生出新的招式,“剑之常,在御敌护道,不在门户之见。”
黑脸剑客怒喝着挺剑刺来,林羽不闪不避,剑意顺着对方的剑脊流转,将刚猛的力道引向地面:“你派剑法源于泰山之雄,他派剑理取自流水之柔,正如乾健坤顺,本是阴阳互补,何来高下之分?” 雾气中浮现出 “和光同尘” 的篆文,两派剑客手中的长剑突然共鸣,剑身上的纹饰竟能相互衔接。
“原来如此……” 白衣人率先收剑,黑脸剑客也垂首致歉。林羽的 “和” 符在此时亮起,与剑庐中的剑意相融,阴阳和融图上的青绿纹路旁,多了一道代表 “和洽” 的银纹。
灵汐眼前的火山村落正陷入冰火交织的绝境:东侧的火山持续喷发,岩浆漫过田垄;西侧的冰川却在加速消融,冰水淹没了屋舍。村民们一边搬运石块堵截岩浆,一边凿冰引流,忙得焦头烂额却徒劳无功。“火山与冰川本就相克,这是天要灭我们啊!” 村长绝望地嘶吼。
和融真火在掌心流转,灵汐却没有贸然催动。她想起 199 章雪莲 “火盛敛叶,冰盛伸根” 的平衡之道,凝神观察村落的地势 —— 原来村子正处在火山与冰川的阴阳交泰之处,岩浆与冰水本可在地下交融成温泉,却因村民过度开采地热,破坏了这种自然平衡。
“冰火非相克,是未得其中。” 灵汐将 “衡” 符按向村落中央的古井,和融真火化作一冷一热两道气流,分别注入火山口与冰川下,“《老子》言‘中气以为和’,火山的热力需引向冰川,冰川的寒气要导入火山,二者交感方能相济。” 随着她的动作,岩浆流速放缓,消融的冰水也渐渐渗入地下,古井中涌出温热的泉水,在田垄间形成天然的灌溉系统。
灵月的虚影在温泉旁一闪而过,灵汐望着重获生机的村落,终于明白 “衡” 不是强行中和,而是让对立之物各归其位、互藏互化。观复玉牌的光芒汇入阴阳和融图,演化出象征 “平衡” 的金红双色纹。
云松子踏入的是座被预言笼罩的城邦,城墙上刻满了 “三日后有陨石坠落” 的卜辞,百姓们纷纷弃城逃亡,守军则在焚烧祭祀用的粮草。“占星师算得清清楚楚,这是天命难违!” 守城将领手持卜卦龟甲,甲片上的裂纹确实指向 “大凶”。
算筹从袖中飞出,在星空中勾勒出陨石的轨迹,云松子却发现星轨虽有坠落之兆,却在接近城邦时留有一道微小的变数。他想起《道德经》“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 的智慧,指尖轻弹 “应” 符:“天命非定数,在人之应对。”
他指引守军在城外开挖深沟,又让百姓收集芦苇制成巨网:“陨石之常,在重力下坠;而人之常,在趋利避害。我们不与天命对抗,只在变数中寻生机。” 三日后,陨石果然坠落,却被巨网缓冲后坠入深沟,仅溅起些许尘土。
占星师羞愧地撕碎卜辞,云松子却摇头道:“卜算之道不在预测吉凶,而在‘应其常、导其变’。”“应” 符的光芒融入城邦的气运,阴阳和融图上新增了代表 “应变” 的灰纹,与之前的纹路交织成复杂的卦象。
苏瑶面对的是科技与农耕冲突的山谷:机械族建立的工坊日夜运转,排出的废气让周边农田寸草不生;农耕部落则放火烧毁工坊的输能管道,双方冲突不断。“科技本就该取代落后的农耕!” 机械族首领的机械臂发出刺耳的轰鸣,“你们守着过时的规矩,只会永远贫穷!”
机械义眼快速分析数据,苏瑶却想起 “道法自然,科技亦当顺道” 的领悟。她展开 “融” 符,将新研发的 “动态平衡模型” 投射到半空:“工坊的动力可改用地热,废气经净化后能转化为肥料;农耕部落可采用节气算法种植,既保收成又不碍工坊运行。”
她亲自调试设备,将工坊的排气管接入农田的灌溉系统,废气在和融真火的作用下转化为营养液,干涸的农田很快冒出新芽。“科技与农耕不是矛盾对立,是可以互补共生的阴阳两极。” 苏瑶的 “融” 符与工坊、农田同时共鸣,机械义眼屏幕上的算法与自然节律完美同步。
当五人的道符同时达到鼎盛时,整个微缩三界突然震动起来,河谷、剑庐、村落、城邦、山谷的景象渐渐重叠,最终汇聚成阴阳和融图。原本的银白、金黄、青绿纹路外,新增的蓝、银、金红、灰、紫五道纹路相互缠绕,形成类似太极图的 S 形曲线,鱼眼处隐约可见 “中和” 二字篆文。
守秘老者的身影在演化图旁显现,手中多了一卷古朴的典籍:“观己见心,观物识常,观世守中 —— 这便是观复三境的真谛。” 他翻开典籍,里面记载着观复试炼的由来,“上古之时,三界因阴阳失衡陷入浩劫,先圣以《道德经》奥义创设试炼,选拔能守‘中和’之道者,维系天地人伦的平衡。”
“您是……” 萧逸尘望着老者熟悉的轮廓,突然想起守秘老者与师父的虚影有几分相似。
老者微微一笑,身形渐渐化作光粒:“我是历代观复试炼守护者的执念化身,如今你们已悟‘中和’之道,这阴阳和融图便真正为你们所用。” 光粒融入演化图,图中突然射出一道光柱,将五人包裹其中。
萧逸尘只觉识海豁然开朗,混元真炁与天地道韵完美契合;林羽的道剑发出清越的鸣响,“和光同尘” 的篆纹愈发清晰;灵汐的和融真火收放自如,可随心化作寒热二气;云松子的算筹能推演三界变数,却不违天常;苏瑶的机械义眼可看穿万物本质,科技与道韵浑然一体。
微缩三界的景象渐渐消散,五人重新站在幽谷中,阴阳和融图悬浮在他们头顶,流转着 “天地人世” 四维道韵。守秘老者的声音在山谷中回荡:“‘观复’试炼已毕,但三界的阴阳失衡已现端倪,你们的道途,才刚刚开始。”
萧逸尘握紧观复玉牌,玉牌上的 “顺” 符与演化图遥相呼应。他望向同伴们,每个人眼中都闪烁着历经试炼后的坚定。灵汐的真火、林羽的剑意、云松子的算筹、苏瑶的数据流与他的真炁交织在一起,形成一道无形的屏障,守护着头顶的阴阳和融图。
“走吧。” 萧逸尘率先迈步,脚下的石板因道韵的流转生出青翠的苔藓。五人沿着幽谷向外走去,阴阳和融图在身后缓缓跟随,演化图上的脉络延伸向远方,仿佛在指引着他们前往三界失衡的根源之地。谷口的观复花尽数绽放,花瓣上的篆文化作光蝶,围绕着五人翩翩起舞,奏响 “中和” 之道的序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