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夏侯轻衣在夏侯渊的带领下来到了封龙山脉的猛虎山,在简宇的帮助之下,成功拜剑圣王越为师,就此学习剑术,此处暂且按下不表。
熹平三年,益州蜀郡。
清晨的薄雾笼罩着蜀地山川,青城山下的一个小村庄里,鸡鸣声打破了宁静。一位年轻人站在自家小院中,仔细地擦拭着一柄长枪。这枪长约丈二,枪身由精铁打造,枪尖寒光闪闪,显然不是凡品。
年轻人名叫张任,年方十六,眉目清秀却带着几分刚毅。他出身于一个没落的世家,虽然家道中落,但祖上曾是蜀中有名的武将,传下这柄家传宝枪和一套枪法。
“任儿,行李都收拾好了吗?”一位中年妇人从屋内走出,眼中满是不舍。
张任放下长枪,恭敬地回答:“母亲,都准备好了。干粮、衣物、盘缠,一样不缺。”
妇人轻叹一声,替儿子整理衣襟:“此去封龙山,路途遥远,你要多加小心。”
“母亲放心,孩儿定会小心行事。”张任语气坚定,“待学成归来,必光耀门楣。”
这时,一位中年男子也从屋内走出,他虽衣着朴素,但眉宇间仍可见武将风范。这是张任的父亲张谦,曾是蜀郡的一名小校尉,后因伤退役。
“任儿,过来。”张谦招手,从怀中取出一本泛黄的书册,“这是我张家祖传的枪法心得,你带在身边,时时研习。”
张任郑重接过,只见书封上写着《张氏枪诀》四个大字。他跪地叩首:“多谢父亲!孩儿定不负所望!”
日出东方,霞光万道。张任背上长弓和长枪,最后看了一眼熟悉的蜀地山川。青山绿水,云雾缭绕,这片生他养他的土地,此刻显得格外亲切。
“父亲、母亲,你们放心,某一定会学成归来的!”张任声音铿锵,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他转身踏上出川的道路,步伐坚定。父母站在村口,目送着他的背影消失在晨雾中,眼中既有不舍,更有期待。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张任虽然没有学过这句话,却将第一次深切体会到这句话的含义。
他沿着金牛道向北行进,山路崎岖,时而要攀爬陡峭的山崖,时而要穿越湍急的河流。一路上,他风餐露宿,饿了就啃干粮,渴了就饮山泉。
这日,行至剑阁道,天降大雨。山路泥泞难行,张任不得不找个山洞避雨。洞中已有几个行商在躲雨,见张任年纪轻轻却带着兵器,都好奇地打量他。
“小兄弟,你这是要去何处?”一个老商贩问道。
张任擦去脸上的雨水,缓缓说道:“去封龙山,拜师学艺。”
“封龙山?那可是在秦川啊!路途遥远,小兄弟一人前往?”众人都感到不可思议。
张任点头,笑道:“为学真本事,再远也值得。”
雨停后,张任继续赶路。越往北走,地势越险峻。有时要在悬崖边的栈道上行走,脚下就是万丈深渊;有时要穿越密林,防备野兽出没。
最危险的一次,是在米仓山遇到一伙山贼。五个彪形大汉拦住去路,要抢他的行李和兵器。
“小子,把东西留下,饶你一命!”为首的山贼挥舞着大刀。
张任冷静地取下长枪:“想要我的东西,先问过这柄枪!”
他虽年纪尚轻,但家传枪法已小有所成。只见枪影闪动,如游龙出海,转眼间就刺伤两个山贼。剩下的山贼见势不妙,仓皇逃窜。
经过一个多月的艰苦跋涉,张任终于走出蜀地,进入汉中。再经人指引,他向着封龙山方向前进。
越是接近目的地,张任心中越是激动。他想象着枪神童渊的模样,想象着自己学成归来的场景,脚步不由得加快了几分。
封龙山位于秦川腹地,山脉连绵,云雾缭绕。而蓬莱山更是其中最为神秘的一座山峰,据说只有有缘人才能找到入口。
张任在山中寻找数日,终于在一处瀑布后发现了一条隐秘的小径。沿着小径上行,眼前豁然开朗。
但见山峰在云雾中若隐若现,宛如仙境。奇花异草遍布山间,珍禽异兽时隐时现。最奇特的是,这里的空气中似乎弥漫着一种特殊的气息,让人心神宁静。
张任沿着山路前行,忽然听到前方传来破空之声。他悄悄拨开树丛,只见两个少年正在林间空地上练枪。
一人手持金色长枪,枪法刚猛霸道,如猛虎下山;另一人使一杆银色长枪,枪法灵动飘逸,如凤凰展翅。二人枪来枪往,打得难分难解。
张任看得入神,不禁轻声赞叹:“好枪法!”
声音虽小,却立刻被场中二人察觉。他们收枪而立,目光如电射来。
“何人?”金枪少年喝道。
张任赶忙走出树丛,抱拳行礼:“在下蜀郡张任,特来拜见枪神童渊老先生。不知二位可否引荐?”
银枪少年打量张任一番,见他虽风尘仆仆,但眼神清澈,举止有度,便笑道:“我乃张绣,这位是简宇师兄,我们的师父正是童老。你既是来拜师的,随我们上山吧。”
张任大喜,连声道谢。三人一同沿着山路向上行进。云雾越来越浓,有时甚至看不清前方道路,但简宇和张绣却如履平地,显然对这里极为熟悉。
路上,张任好奇地问道:“二位师兄的枪法如此精妙,不知师从童老先生多久了?”
简宇想了想,回答道:“我随师父五年,张绣师弟三年。师父枪法通神,我们所学,不过皮毛。”
张绣接话:“待会见到师父,你要好生表现。师父收徒极严,要看天赋的。”
张任心中既期待又紧张,默默记下二人的叮嘱。
来到山顶,只见一处清幽院落。竹篱茅舍,简单却不失雅致。院中一个白衣老者正在品茶读书,正是枪神童渊。
童渊虽已年过花甲,但面色红润,目光如电,自有一股不怒自威的气势。他放下书卷,看向三人:“宇儿,绣儿,这位是?”
简宇上前禀报:“师父,这位是蜀郡张任,特来拜师学艺。”
张任急忙跪地行礼:“晚辈张任,久仰老先生大名,特来拜师,望老先生收留!”
童渊打量张任片刻,缓缓道:“起来吧。你说你来自蜀郡?蜀道艰难,你能找到这里,也是不易。”
张任起身,恭敬回答:“为学真本事,再难的路也值得走。”
童渊点头:“好,既然如此,便让老夫看看你的根基。”
他取来一柄普通长枪递给张任:“将你最熟练的枪法使来看看。”
张任接过长枪,深吸一口气。他想起父亲平日的教导,想起家中那本《张氏枪诀》,顿时心静如水。
只见他枪出如龙,招式连绵。虽然火候尚浅,但根基扎实,每一招每一式都极为标准。更难得的是,他枪法中自有一股灵气,仿佛与枪合为一体。
童渊看得连连点头:“不错,根基扎实,确实是个可造之材。”
接着他又测试张任的箭术。张任取弓搭箭,连射三箭,箭箭命中百步外的靶心。
童渊抚须微笑:“好!既然你有此决心和天赋,老夫便收你为徒。”
张任大喜,再次跪地叩首:“弟子拜见师父!”
童渊扶起他:“既入我门,需守我规矩。每日晨起练功,勤学不辍,你可能做到?”
张任坚定回答:“弟子定当严格遵守!”
拜师之后,童渊开始系统地教导张任枪法。他发现这个新弟子不仅天赋过人,而且勤奋刻苦。每日天未亮就起床练枪,直到深夜还在研读枪谱。
一月后,童渊决定为张任觉醒元素之力。这是童渊门下的传统,每个弟子都要觉醒相应的元素,才能发挥出枪法的最大威力。
这日,童渊带着三个弟子来到后山一处秘境。这里有一个天然形成的元素池,池水五彩斑斓,散发着奇异的光芒。
“张任,你且入池中。”童渊指示道,“放松心神,感受元素的召唤。”
张任依言步入池中。起初并无异常,但很快,池水开始旋转,形成一个个漩涡。青色的风元素从四面八方汇聚而来,环绕在他周身。
童渊眼中闪过惊喜:“风元素!好!风助枪势,最是相配!”
简宇和张绣也为他高兴。
但就在这时,异变突生。池中突然涌现金色光芒,一道凤凰虚影从池中升起,长鸣一声,投入张任体内。
“这是...凤凰传承!”童渊震惊道,“千年难遇的机缘啊!”
张任只觉得一股强大的力量涌入体内,与风元素完美融合。他下意识地伸手,一杆华丽的长枪出现在手中——枪身金色,枪缨如凤羽,正是绚羽凤翎枪。
同时,背后也出现一柄长弓,弓身如凤凰展翅,正是飞凰疾风弓。
童渊大喜过望:“好!好!好!风元素配凤凰传承,再加上这一枪一弓,你未来的成就不可限量!”
张任感受着体内的力量,激动不已。他郑重向童渊行礼:“多谢师父成全!”
自此,张任开始了在蓬莱山的修行生活。每日清晨,他随童渊学习枪法精髓;午后,与简宇、张绣切磋武艺;晚间,则独自修炼元素之力。
童渊的教学极为严格,每个动作都要做到完美。有时一个简单的刺枪动作,要反复练习上千次,直到肌肉形成记忆。
“枪法之道,重在心意相通。”童渊教导道,“你要感受风的流动,让风成为你枪法的一部分。”
张任刻苦钻研,进步神速。他发现自己觉醒风元素后,对风的感知变得极其敏锐。能感知到最细微的气流变化,并能将风之力融入枪法之中。
最让童渊惊喜的是,张任的箭术天赋。飞凰疾风弓在他手中如臂使指,箭出如风,百发百中。简宇也时常指导他箭术技巧,二人经常比试箭法。
正是:枪神两番收新徒,兄弟齐心闯前路。
未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