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小说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一、黄河渡军:战船蔽江遮天日,甲胄寒芒压寿州

崇德元年四月十七,黄河渡口的晨雾还未散尽,便被成片的战船撕裂。十八万赵宋大军(对外号称三十万)的船只连绵数十里,乌篷船、楼船、运兵船挤得江面水泄不通,船帆上的 “宋” 字旗在风中猎猎作响,几乎遮蔽了半边天。浑浊的黄河水被船桨搅得翻涌,裹挟着碎冰与泥沙,拍打着船身发出沉闷的 “轰隆” 声,像是巨兽在低吼。

甲胄反射的冷光透过雾霭,在水面上投下密密麻麻的光点 —— 前排楼船上的士兵身披重铠,手持长枪,枪尖斜指天空;后排运兵船里,新募的壮丁挤在舱内,脸色发白却被督战队逼着举起刀斧;赵匡胤的御驾船更是扎眼,通体漆成朱红,桅杆上挂着鎏金狼头旗,船舷两侧站满持弩的亲兵,杀气腾腾。

“陛下,前方便是寿州地界!” 副将曹翰策马立于御驾船船头,声音被风卷得发颤。赵匡胤身披金盔紫甲,手按腰间佩剑,俯视着脚下涌动的大军,嘴角勾起一抹傲慢的笑:“十八万大军压境,陈琅便是有通天本事,也守不住这寿州!” 他抬手一挥,“传令下去,加快行船,正午前务必抵达寿州城下,给陈琅一个‘惊喜’!”

号角声穿透雾霭,传遍整个船队。战船加速前行,船桨划水的声音密集如骤雨,岸边的芦苇被船行激起的浪头打得弯腰,远远望去,整支大军如一条黑色的巨蟒,沿着黄河蜿蜒向寿州蠕动,所过之处,连飞鸟都不敢低空掠过 —— 这是赵宋立国以来最大规模的亲征,每一寸土地、每一缕空气,都被大军的压迫感填满。

二、城下喊话:赵贼诱降抛重利,太宰守节斥篡逆

正午时分,寿州城下的旷野已被赵宋大军铺满。十八万士兵列成方阵,前排是持盾的步兵,后排是挎弓的弩手,骑兵则绕到两侧,形成合围之势。赵匡胤骑着汗血宝马,在百名亲兵的簇拥下,缓缓行至离城墙百丈处,身后的 “宋” 字大旗被风扯得笔直。

“陈琅!朕知道你在城上!” 赵匡胤的声音透过特制的铜筒传遍四方,带着帝王的威压,“你困守寿州,外无援军(他尚不知东西两线已稳),内无粮草,何必苦苦支撑?朕给你最后一次机会:若开城投降,朕封你为江南王,永镇江南,子孙世袭;若执意抵抗,城破之日,寿州上下,不分老幼,一律屠尽!”

城头上,陈琅身着玄色太宰袍,手持玉圭立于雉堞间。他身后,李重进的护驾军、魏铁山的火器营士兵早已列阵,弓拉满、弩上弦,目光死死盯着城下的赵宋大军。听到 “屠城” 二字,陈琅眼中闪过一丝冷厉,抬手接过士兵递来的铜筒,声音沉稳却带着千钧之力:

“赵匡胤!你也配谈‘招降’?当年陈桥兵变,你逼宫幼帝,炸桥毁证,杀韩通、王朴等忠良;登基后苛待百姓,私通契丹,将大周基业毁于一旦!你是篡逆的国贼,是中原的罪人!我大周将士,食世宗之禄,承大周之恩,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 今日便是战至最后一人,也绝不会向你这国贼低头!”

城上士兵齐声呼应:“绝不低头!诛杀国贼!” 声浪撞在赵宋大军的方阵上,竟让前排的步兵下意识地后退了半步。赵匡胤脸色微沉,没想到陈琅的士气竟如此旺盛,正欲再开口,城头却突然传来一道稚嫩却响亮的声音。

三、太子振臂:稚声高呼大周志,团结兵誓守孤城

柴熙诲不知何时从军器营赶到了城头,小小的身影挤在陈琅身后,棉布袄上还沾着火药灰。他见赵匡胤咄咄逼人,竟挣脱魏铁山的手,爬到雉堞边,小小的拳头攥得发白,用尽全身力气喊道:“赵贼!你篡夺我大周江山,早晚要被天下人唾弃!大周万岁!诛杀赵贼!”

陈恪也跟着探出脑袋,虽有些怯生生的,却紧紧攥着陈琅的衣角,跟着喊道:“大周万岁!”

这两道稚嫩的声音,像一道惊雷,炸响在寿州城头。城上的禁军士兵先是一愣,随即爆发出比之前更震天的呼声:“大周万岁!诛杀赵贼!” 甲胄碰撞声、兵器挥舞声交织在一起,连城墙都似在微微震颤。

更令人动容的是新招募的六万江南团结兵 —— 他们多是江南的佃农、工匠,半个月前还在田间劳作、工坊打铁,因怕战,昨日列阵时队列中还偶有骚动。可当看清那喊话的孩童竟是大周太子柴熙诲时,队列瞬间安静下来。

有个二十来岁的团结兵,名叫陆铁牛,手里还握着一把没来得及放下的锄头,他盯着城头上的小身影,突然扔下锄头,单膝跪地,声音哽咽:“俺是江南盐城的佃农,当年南唐的税吏抢了俺家的粮,逼得俺娘活活饿死!是大周来了给俺分了地,让俺们吃上了饱饭!今日见太子殿下在此,俺愿随殿下死守寿州,就算死,也不让你们这些军阀赵贼再害百姓!”

“俺也愿死守!”“愿随太子,誓死效忠!” 六万江南团结兵纷纷扔下手中的农具、刀斧,单膝跪地,黑压压的一片跪满了城头,齐声呐喊的声音震得城下的赵宋大军都变了脸色。有个白发苍苍的老团结兵,甚至从怀里掏出一块大周的户籍木牌,高高举起:“俺这辈子,只认大周!只认太子殿下!”

柴熙诲看着城下的阵仗,眼中闪过一丝泪光,却更挺直了脊背,再次高呼:“多谢诸位叔伯!有你们在,大周必兴!寿州必守!”

四、怒令攻城:赵宋挥师临城下,大战前夕剑拔弩

赵匡胤坐在马背上,看着城头上小小的身影、黑压压跪地的团结兵,以及那震天的 “大周万岁”,脸色瞬间铁青。他原本以为,寿州已是孤城,只需一句威胁便能瓦解士气,却没想到,陈琅竟用两个孩子点燃了全城的斗志!

“陈琅!你竟带两个毛孩子来凑数,真是疯了!” 赵匡胤猛地拔出腰间的弯刀,刀光在阳光下泛着冷冽的杀意,“你以为靠几个毛孩子、一群农夫,就能挡住朕的三十万大军?简直是痴心妄想!”

他调转马头,对着身后的大军高声下令:“传令各营!今夜加固营寨,备好攻城锤、云梯!明日黎明,全力攻城!东路攻东门,西路攻西门,中路用撞车破正门!不破寿州,誓不撤兵!城破之后,特许士兵劫掠三日!”

“遵陛下令!” 赵宋大军爆发出一阵呐喊,虽因城上的士气有些底气不足,却仍透着一股狠劲。曹翰率人开始布置营寨,攻城锤被士兵们从运兵车上卸下,木质的锤头裹着铁皮,在阳光下泛着冷光;云梯被整齐地堆放在阵前,密密麻麻如林,看得人头皮发麻。

城头上,陈琅看着城下忙碌的赵宋大军,伸手将柴熙诲和陈恪拉到身后,轻声道:“这里危险,你们先回军器营,魏先生还在等着你们。” 柴熙诲却摇摇头:“义父,我要留在城头,看着将士们打退赵贼!” 陈恪也跟着点头:“爹爹,我也留下!”

陈琅望着两个孩子坚定的眼神,心中一暖,却还是严肃道:“听话,你们在军器营改良火器,就是对大军最大的帮助。等打赢了这仗,义父带你们回金陵,好不好?” 柴熙诲这才点头,拉着陈恪,跟着魏铁山离开城头。

夕阳西下,黄河的余晖将寿州城染成一片金黄,却掩不住城下的杀气。城上的士兵忙着加固城墙,团结兵们扛着滚石、火油往城头运;城下的赵宋大军忙着搭建营寨,攻城器械在暮色中渐渐成型。一场关乎江南存亡、大周复兴的决战,已在寿州城下,拉开了最后的序幕。

VIP小说推荐阅读:史上最强练气期方羽上唐小柔亿万盛宠只为你水浒:狗官,你还说你不会武功?奋斗在沙俄神三群聊:三国史上最强太子爷三国小术士从我是特种兵开始一键回收七界武神大明重生景帝,我把景泰搞没了!宠妻无度:金牌太子妃汉明凤逆天下北月篇我对恶魔果实没有兴趣特种兵之王都市夜战魔法少男(库洛牌的魔法使)丛林战神流氓帝师亮剑:我有一间小卖部诸天王座惭愧惭愧,小爷天生富贵医统江山国公凶猛完美世界之武魂盛唐华章邪王宠妻:腹黑世子妃长生:我在大明被徐达捡回家袁燕明末求生记开局捡漏美娇妻,乱世造反当皇帝大唐小闲王大秦从挖地道开始重生小丫鬟,只想安稳一生大秦:寒门小娇妻英雄恨之帝王雄心黑铁之堡我要做皇帝启龙图:我在敌国当皇夫摄政王明骑三国:刘备前脚刚走,我就来青州天幕:刷朱棣自白,老朱红温了!我老婆大宗师,这谁不躺平爹爹万万岁:婴儿小娘亲特战队长穿越抗战之风云再起大庆:娶范妹妹,解锁盖世绝学你是明珠,莫蒙尘大唐:小兕子的穿越生活带着系统来大宋皇后,你也不想皇上丢了江山吧算鼎三国:玄镜红颜录
VIP小说搜藏榜:阿斗权倾天下:我被皇帝偷听心声抗战:川军入晋,开启大将之路史上最强太子爷天皇大帝之老婆是武瞾水浒:狗官,你还说你不会武功?体验人生角色之系统:放开一点庶门医香,邪医世子妃隋唐君子演义落榜当天,娶了个首富千金小娇妻三国最强短命鬼大唐广播站2我在大唐种土豆重生:回到1937大唐放歌盛宠“病弱”妃大唐好先生精灵:开局捡到重生伊布崇祯太子寒门书生,开局忽悠个便宜小娇妻光武风云之双鱼玉佩血药世家震惊!大婚当日,你给我送个孩子?超神特种兵王我在古代皇宫混大唐小闲王或许是美好世界1895淘金国度试练东汉后手星河霸主穿越古代当东家让我戍边极北?那朕只好南下了乱世边城一小兵世子好凶后汉英雄志护国骁骑汉末豪杰这太子妃不当也罢寒门科举小懒娃都市之超品战神纨绔小妖后我代阿斗立蜀汉不灭阳帝重生之我是朱厚照之子刚穿越,就在敌国公主床上汉末之王道天下战国之平手物语血雨腥风逆天行从原始部落到清末
VIP小说最新小说:蜀汉:从刘备脚臭开始我在大周是天子三国之:绝不谈恋爱林冲君科举:寒门毒士乱世,我以医术救天下重生成为李承乾河东与河西的故事穿越亮剑:重装独立团横扫日寇浅浅刷下短视频,老祖宗们全麻了三国:西凉狼王综武:江湖枭雄的逐鹿之路大秦:系统给的奖励太夸张我,执玺人,横推五千载穿越国公爷,我在古代杀疯了红楼:我的护卫生涯从黛玉开始穿越明末:我成了海岛奇兵铁马冰河肝胆照白话明太祖实录大周皇商三国:玄行天下大唐修仙:李二求我当太子我在水浒:开局召唤韦一笑水浒新梦神州明夷录社畜穿越:靠摆烂当侯,卷王老爹钢铁时代:从洪武开始黄天当道之黄巾风云寒旌映长安:从北府小卒到天下共二十四史原来这么有趣凉州雪:徐骁风云录月照寒襟浮世离歌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故事烽火诸侯:春秋与战国割据势力的小透明是千古一帝?重生杨家六郎,看我如何逆天改命三国:大汉第一毒红楼梦现代文完全版衙役凌云志掠夺气血之黄巾战场大明:马皇后护孙,太子爷造反回到饥荒年代,我的随身商城三岁觉醒学习系统,读书科举做官我的发小是朱元璋九两金乡野奇途辽唐争霸,李世民成了我的阶下囚这金手指?灵言催眠为所欲为水浒:从二龙山开始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