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者”用沉寂换来的坐标,如同一把插入锁孔的钥匙,瞬间将“演化动态观测中心”乃至整个星火共同体高层的注意力,从广泛的防御与渗透,聚焦到了一个极其具体且可能决定命运的点上。
零的深度扫描确认了坐标点区域的异常。那里的时空结构呈现出一种人为的、高度稳定的 “编织” 状态,仿佛有一条看不见的、坚固的管道贯穿了常规空间,连接向未知的深处。能量读数内敛而庞大,其性质与“回收通道”类似,但规模与复杂程度远超之前观测到的任何“收割者”相关现象。
所有证据都指向一个结论:这里极有可能是“守望者”所预言的——“周期性维护通道”或“更高层级节点”的入口。
情报被迅速呈送至陈星、凌玥、零以及共同体核心议会。
摆在面前的,是几条清晰却都充满风险的路径:
路径一:强化防御,静观其变。
基于“守望者”关于“大规模收割周期”可能启动的警告,将共同体的所有资源转向防御。加固“生命回响”网络,收缩外围力量,集中保护核心文明区域。这是最保守,也可能最“安全”的选择。但风险在于被动挨打,一旦“收割周期”真的启动,其规模可能超乎想象,防御能否奏效完全是未知数。并且,放弃这个潜在的入口,可能意味着永远失去了主动了解甚至影响“收割者”系统的机会。
路径二:主动侦察,冒险一搏。
派遣一支精锐力量,沿着“守望者”提供的坐标,对那个通道或节点进行抵近侦察,获取关于“收割周期”和“收割者”系统更高层级的直接情报。这是“探针夺取”行动的升级版,风险极高,很可能有去无回,甚至可能提前触发“收割周期”。但若能成功带回关键信息,其价值无可估量,可能为共同体找到一线生机。
路径三:孤注一掷,先发制人。
集结共同体所能调动的最强大力量,在“收割周期”完全启动前,主动攻击那个坐标点,尝试摧毁或瘫痪这个关键的“通道”或“节点”。这是最大胆,也最疯狂的选择。成功率微乎其微,且必然招致“收割者”系统最猛烈、最直接的报复。这无异于用整个共同体的存亡进行一场豪赌。
议会内部争论激烈。
“我们不能拿整个共同体的命运去冒险!应该立刻启动最高级别防御预案!”持保守态度的代表认为。
“防御只是拖延时间!不了解敌人,我们永远无法真正安全!侦察是必要的风险!”主张侦察的一方据理力争。
“攻击?我们拿什么攻击?那可能是我们无法理解的存在!这等于自杀!”反对冒险攻击的声音最为强烈。
陈星的意念如同定海神针,在纷争中响起:【恐惧与鲁莽,皆不可取。‘守望者’的牺牲,给予我们的是选择的机会,而非恐慌的理由。】
凌玥的意念穿越时间迷雾,带着一丝警示:【我看到了多条时间线……被动防御,终将被潮水淹没。盲目攻击,只会加速毁灭。唯有精准的‘介入’,或许能撬动命运的齿轮。】
零综合了所有数据,给出了冷静的分析:【根据现有信息,路径二(主动侦察)的风险收益比相对最优。但需极度谨慎,侦察队伍需具备最高级别的隐匿与生存能力,且必须有明确的、无法被追踪的撤退方案。建议将此次行动定位为 ‘终极信息采集’ ,而非军事接触。】
最终,经过反复权衡,议会达成了共识:
采纳路径二,执行一次极限侦察任务。
同时,共同体整体进入三级战备状态,开始有计划地加强核心区域防御,并疏散最边缘的、难以防御的殖民点,做好最坏的打算。
行动代号,被定为——“深渊回响”。
任务目标:潜入坐标点区域,确认其性质,尽可能收集关于“收割周期”及“收割者”系统高层级的情报,并在绝对不暴露共同体存在的前提下,安全返回。
人选,再次成为了关键。这需要超越常规的勇气、能力与牺牲精神。
歧路之前,星火共同体选择了最危险,却也可能是唯一充满希望的道路。
深渊的回响,即将被倾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