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小说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李阿桂守了三十年义庄,胳膊上那道月牙形的疤,是二十岁那年给饿死的流浪汉收尸时,被棺木上的铁钉划的。疤上的肉早长硬了,可每到阴雨天,还是会隐隐发疼,像有细针在肉里扎。他总说这是义庄的“气”在唤他,得守着,不然那些没处去的魂灵,就成了野鬼。义庄在镇子最西头,孤零零立在乱葬岗旁边,院墙是用黄泥糊的,年久失修,墙根处爬满了青苔,风一吹就掉渣。院里有棵老槐树,得两个人合抱才能围住,树干上刻着歪歪扭扭的“安”字,是他师父年轻时刻的,说能镇住院里的邪气。

入秋这雨,下得邪性。从处暑那天开始,淅淅沥沥没停过,把义庄后院的土泡得发黏,一脚踩下去能陷到脚踝,拔出来时还带着“咕叽”的声响。夜里更难熬,风裹着雨丝往窗缝里钻,呜呜咽咽的,混着后院老槐树叶的“哗啦”声,总让人错听成有人在哭。李阿桂的土炕挨着西厢房的墙,墙那边停着七口棺,有三口是镇上上周染了时疫没的——赵铁匠家的小儿子,才六岁,还没来得及尝过镇上张记的糖糕;还有卖豆腐的王老汉和他媳妇,头天还在街口吆喝,第二天就没了气。两口是外乡来的货郎,病死在客栈,身上只揣着半块干硬的饼,连个名字都没留下。最后一口,是三天前刚抬来的张家媳妇,阿翠。

这天后半夜,雨总算小了些,变成了蒙蒙的雨雾,飘在空气里,凉丝丝的,沾在脸上像细针。李阿桂被尿憋醒,摸黑摸过床头的铜烟袋——烟袋锅子是他师父传的,铜皮磨得发亮,烟杆上刻着“守”字。他刚要点着,就听见墙那边传来“咯吱——咯吱——”的响。不是风吹窗户的声,窗户纸早就破了,漏风时是“呼呼”的响;也不是老鼠啃木头的声,老鼠的牙口没这么钝。那声音像是有人用指甲抠着木头,一下下磨着人的耳朵,钝得让人心里发紧。他心里“咯噔”一下,坐起身,把烟袋锅子往炕沿上磕了磕,火星子没冒出来,倒磕下来点烟灰。

守义庄三十年,他见过不少怪事:有棺木里渗出黑血的,血顺着棺缝流到地上,结成黑痂,闻着有股腥甜;有夜里听见脚步声却没人影的,脚步声从院东头走到西头,走得很慢,像是拖着什么重物;还有回,一口空棺的盖自己挪了半寸,露出条缝,里面黑乎乎的,像是有双眼睛在看他。可“咯吱”声连着响了三回,还是头一遭。他裹紧了打补丁的棉袄——棉袄是前年镇上裁缝铺的李婶给做的,袖口和领口都磨白了,他舍不得扔,天冷时就裹着。脚刚沾地,就觉着凉气从鞋底往上窜,顺着裤管爬到后腰,凉得他一哆嗦。地上铺着的干草早就潮了,踩上去软乎乎的,还带着股霉味。

西厢房的门是两扇榆木板子做的,关了三十年,门轴早锈了,推一下能“吱呀”响半天,像是老人在叹气。李阿桂摸到门边,手指刚碰到门闩,就听见里面又传来“咯吱”一声,这次更清楚,像是有人在用指甲抠棺材板,抠得很用力,像是要把棺材板抠穿。他咽了口唾沫,唾沫顺着喉咙往下滑,撞得胸口发闷。慢慢拔出门闩,门闩上的铁锈蹭在手上,痒乎乎的。把门推开一条缝,缝里漏出股寒气,带着股坟里的土味,还有点淡淡的血腥味。

屋里没点灯,只有窗户外透进来的一点雨雾的光,昏昏暗暗的,像蒙了层纱。七口棺并排摆在地上,棺底垫着两块砖,怕受潮。最靠里的那口,就是张家媳妇的薄棺——薄棺是张老三找镇上的木匠做的,木匠说木料不够,只能做口薄的,张老三没说话,掏了钱就扛走了。棺盖缝里,漏出了一点青灰色的东西。李阿桂眯着眼,借着光仔细看——是手,一只人的手,皮肤青得像水里泡了很久的菜,指甲又黑又长,像刚从泥里挖出来的铁钉子,指甲缝里还沾着点黄泥。那只手正一下下抠着棺沿,每抠一下,就发出一声“咯吱”,棺沿上的木头被抠得掉渣,渣子落在地上,没声。

“是张家媳妇的棺。”他心里发毛,后颈的汗毛都竖了起来,像有虫子在爬。这媳妇他见过,上个月还在镇上的布铺买过红布,布是最好的杭绸,红得像血。她当时笑着说,要给未出世的孩子做小衣裳,做个虎头帽,再做双虎头鞋。脸圆圆的,笑起来有两个酒窝,左边的酒窝里还有颗小痣,看着很讨喜。怎么也想不到,才过了一个月,就难产没了。下葬前,张老三红着眼圈来义庄,眼睛肿得像核桃,手里攥着块蓝布——是给孩子做襁褓的。他特意请了两个木匠,在棺盖上钉了七道铜钉,每道钉都砸得死死的,锤子砸下去时,声音响得整个义庄都能听见。他说“怕她惦记孩子,夜里跑出来,吓着镇上的人”。

李阿桂攥紧了手里的桃木杖——这杖是他师父传下来的,据说用百年桃木做的,树干里还浸过朱砂,朱砂是师父托人从山里采的,磨成粉,和着酒灌进去的。师父说,这杖能镇邪,不管是鬼还是怪,挨一下都得疼半天。他想退出去,去镇上喊张老三,镇上离义庄不远,跑快点也就一盏茶的功夫。可脚像被钉在了地上,挪不动,像是有只手从地里伸出来,抓住了他的脚踝。眼睛盯着那只手,看着它抠得越来越快,棺盖缝也越来越大,大到能看见里面裹着的红棉袄——就是阿翠买的那块杭绸做的棉袄,红得刺眼。

突然,“哐当”一声巨响,棺盖从里面被顶了起来,砸在地上,溅起一片灰尘。灰尘里还混着点木屑,飘在空气里,呛得李阿桂咳嗽了两声。他吓得往后退了一步,撞在门框上,门框上的木刺扎进了后背,疼得他龇牙咧嘴,却没敢出声。他看见那口薄棺里,张家媳妇直挺挺地坐了起来,上半身靠着棺壁,一动不动,像尊泥塑。她的头发散在肩上,湿漉漉的,不知道是雨水还是别的什么,一缕缕的,粘在脸上。

雨雾的光刚好落在她脸上,李阿桂看得清楚:她没穿寿衣,寿衣是张老三没来得及做的,他说等凑够了钱再给她补上。她还裹着下葬时那身沾血的红棉袄,棉袄的前襟湿乎乎的,血渍发黑,像干涸的墨。头发湿漉漉地贴在脸上,遮住了大半张脸,露出来的眼窝陷了下去,变成了两个黑窟窿,没有眼白,没有眼珠,就像两口深不见底的井,往里看能看见黑糊糊的一片,让人心里发慌。嘴角却咧着,往上翘着,像是在笑,可那笑里没有一点暖意,冷得像冰,看得人骨头缝都发凉。

“嗬——嗬——”喉咙里传来奇怪的声响,像是有痰堵在里面,又像是破风箱在拉,拉得断断续续的。张家媳妇慢慢抬起头,朝着门口的方向转过来,那两个黑窟窿“看”向李阿桂。他突然想起老辈人说的,僵尸怕火,火能烧了僵尸的魂,让它不能再害人。忙把手伸进棉袄口袋,摸出火折子——火折子是用油纸包着的,里面裹着硫磺和硝石,还有点晒干的艾绒,一划就着。他平时抽烟不用这个,只有夜里走夜路时才带在身上。

火折子的油纸有点潮,李阿桂的手在抖,划了三下才划亮。橘红色的火苗在他手里跳动,映得他脸上一片通红,也映得门口的影子忽明忽暗。他举着火折子,往前递了递,声音发颤:“你……你别过来,我有火……火能烧你……”他想说“火能烧了你的魂”,可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怕说得太满,反而惹恼了她。

话音刚落,张家媳妇猛地动了。她不是走,是扑,像猫抓老鼠一样,身子往前一窜,朝着李阿桂扑过来。红棉袄在空中划过一道残影,带着一股腥气——像是坟里的土味混着血味,还有点淡淡的霉味,闻着让人恶心。李阿桂来不及躲,只能把桃木杖横在胸前,死死顶住她的胸口。他的胳膊在抖,可他不敢松劲,一松劲,她就会扑到他身上。

“咚”的一声,桃木杖顶在红棉袄上,李阿桂只觉一股寒气顺着杖身爬上来,从手心传到胳膊,再传到肩膀,冻得他骨头缝都疼,像是揣了块冰。他看见张家媳妇的手伸了过来,指甲缝里还沾着泥,泥是后院的黄泥,他认得——后院的土是黄的,掺着点沙。那只手朝着他的脖子抓去,指甲又尖又硬,像是能把肉直接抠下来,指甲尖离他的脖子只有一寸远,他甚至能感觉到指甲上的寒气。

就在这时,他瞥见红棉袄的衣襟下,露着个小小的襁褓角。那襁褓是蓝色的,上面绣着一朵小莲花,针脚很密,是镇上王大娘的手艺——王大娘的眼睛有点花,绣东西时总戴着副老花镜,莲花的花瓣绣得有点歪,可看着很亲切。他记得张老三说过,孩子没保住,生下来时就没了气,下葬时他硬把襁褓塞进去了,说“让孩子陪她娘,别孤单,在底下也有个伴”。

“你……你是要找孩子?”李阿桂颤着声问,手里的火折子抖得更厉害了,火苗差点灭了。他想起阿翠买红布时的样子,想起她笑起来的酒窝,心里有点发酸。或许她不是要害人,只是想找她的孩子。

话刚落,张家媳妇的动作顿了顿。她的手停在半空中,离李阿桂的脖子只有一寸远,喉咙里的“嗬嗬”声也轻了些,像是在思考,又像是在确认。李阿桂心里松了口气,刚想再说点什么——说“孩子在襁褓里,你别着急”,就听见院门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脚步声踩在泥水里,“啪嗒啪嗒”响,还伴着人在喊:“阿翠!阿翠!我来给你送孩子的百家锁!”

是张老三的声音。他的声音很着急,还带着点哭腔,像是怕来晚了。

李阿桂心里“咯噔”一下,暗道不好。张老三怎么来了?这个时候来,不是送死吗?他刚想喊“别进来!快回去!”,就看见院门上的木闩“吱呀”一声开了——木闩没插紧,风一吹就开了。张老三提着个灯笼跑了进来,灯笼的光晃来晃去,照亮了西厢房的门口,也照亮了地上的棺盖。灯笼是镇上杂货铺买的,纸糊的,上面画着个胖娃娃,胖娃娃的脸被火苗映得通红。

“阿翠,我给孩子打了百家锁,银的,你看……”张老三话没说完,就看见了门口的张家媳妇。他手里的灯笼“啪”地掉在地上,灯油洒了一地,火苗“腾”地窜起来,烧着了门槛上的杂草——杂草是前几天刚长出来的,还没来得及拔。火苗窜得很高,映得张家媳妇的脸更红了,也照亮了她脸上的黑窟窿。

张老三吓得腿一软,“扑通”一声坐在地上,屁股坐在泥水里,泥水溅到了他的裤腿上。他指着张家媳妇,嘴唇哆嗦着,说不出话:“你……你……你怎么出来了……铜钉……铜钉不是钉死了吗……”他的声音发颤,眼泪顺着脸颊往下流,滴在泥水里,没了踪影。

张家媳妇看见张老三,突然像疯了一样。她一把推开李阿桂,桃木杖从她胸口滑开,“哐当”一声掉在地上,杖身上的朱砂蹭掉了点,露出里面的桃木本色。她朝着张老三扑过去,红棉袄被火苗映得更红,像是着了火一样,衣角扫过地上的火苗,火苗窜了一下,没烧着。李阿桂被推得往后退了几步,撞在墙上,墙上的泥灰掉了下来,落在他的头上。他这才看清,张家媳妇的肚子上,有个血淋淋的洞,洞口的肉翻着,还沾着些碎布——是红棉袄的碎布,洞的大小刚好能放进一个婴儿。那正是当初剖腹产的伤口,当时镇上的稳婆说,孩子太大,只能剖腹产,可剖出来时,孩子已经没气了。而那襁褓里,空空的,只有一块沾血的布,布上的莲花被血浸得发黑,哪里还有孩子的影子。

“你不是要孩子吗?我给你带来了!”张老三瘫在地上,手忙脚乱地从怀里掏出个银锁,银锁用红绳系着,他抓着红绳,朝着张家媳妇扔过去。那银锁是圆的,比铜钱大一点,上面刻着“长命百岁”四个字,字是镇上银匠铺的王师傅刻的,刻得很工整。在火苗的光下,银锁闪着冷光,晃得人眼睛疼。

张家媳妇弯腰去捡银锁,动作很慢,像是关节生了锈,每弯一下,都能听见“咯吱”的响——像是骨头在摩擦。李阿桂趁机摸出腰间的墨斗——这墨斗也是师父传的,墨斗的壳是木头做的,上面刻着八卦图,墨线里掺了朱砂,朱砂是和桃木杖一起浸的。老辈人说,朱砂墨线能捆住僵尸的魂,让它动不了。他把墨斗的线头拽出来,线头很长,足够缠住一个人。他朝着张家媳妇的胳膊缠过去,嘴里念叨着师父教的口诀:“朱砂墨线,镇邪驱鬼,若有违抗,魂飞魄散……”口诀是师父临终前教的,他记了三十年,从没敢忘。

可墨线刚碰到张家媳妇的胳膊,就听见“滋啦”一声响,像是热油泼在了冰上,又像是烧红的铁碰到了水。墨线断了,断口处冒出一股黑烟,黑烟里还带着一股焦糊味,闻着像烧头发。李阿桂愣住了,手里的墨斗掉在地上,滚到了张老三脚边,张老三吓得赶紧把脚缩了回去。

“她不是普通走尸,是‘子母尸’。”师父临终前的话突然在他脑子里响起来,师父当时躺在病床上,气息很弱,可话说得很清楚:“产妇横死,若带着怨气,母子的魂魄就会缠在一起,变成子母尸。这尸比普通走尸凶,墨线镇不住,桃木杖也没用,只能用生母的血,才能解了这怨气……”师父还说,子母尸的怨气很重,若是不除,会害更多的人。

生母的血?可张家媳妇已经死了三天了,血早就凉了,早就凝固了,哪里来的血?李阿桂突然反应过来,张老三是孩子的爹,父子连心,或许……或许他的血也行?他刚想喊“张老三,放血!用你的血!”,就看见张家媳妇已经捡起了银锁,银锁在她手里晃了晃,红绳缠在了她的手指上。她的手抓住了张老三的胳膊,指甲深深掐进肉里,义庄夜

肉被掐破了,血珠顺着指甲缝往下滴,落在泥水里,晕开一小片暗红。张老三疼得浑身发抖,却不敢缩手,只是一个劲地哭:“阿翠,我知道错了,你要什么我都给你,别掐了,疼……”

张家媳妇像是没听见,另一只手攥着银锁,继续往肚子上的血洞里塞。银锁的边缘刮着洞壁的肉,发出“嗤啦”的轻响,听得李阿桂头皮发麻。他看见张老三的胳膊上,血越流越多,顺着胳膊肘滴到地上,汇成一小滩,刚好漫到张家媳妇的脚边——她的脚没穿鞋,青灰色的皮肤上沾着黄泥,脚趾甲和手指甲一样,又黑又长。

就在这时,厢房里的油灯突然灭了。本来油灯就快没油了,灯芯上的火苗晃了晃,像个垂死的萤火虫,最后“噗”地一声,彻底暗了下去。屋里只剩下门口的火苗还在烧,火苗窜得忽高忽低,映得人影在墙上晃来晃去,像群张牙舞爪的怪物。

李阿桂摸黑想去捡桃木杖,手刚碰到杖身,就听见“咔嚓”一声响——那是骨头被捏碎的声音,脆生生的,像冬天踩碎冻住的冰面,听得人心里发紧。紧接着就是张老三的闷哼声,哼得很轻,像是被人捂住了嘴,只能从喉咙里挤出一点声音,随后就没了动静。

“张老三!”李阿桂急了,摸着火折子,手指在口袋里抖了半天,才把火折子掏出来。划了三下,总算划亮了,橘红色的火苗在他手里跳动,照亮了眼前的一幕——张家媳妇蹲在地上,手里还拿着那把银锁,银锁已经大半塞进了血洞里,只剩下一点红绳露在外面。张老三躺在她旁边,胳膊以一个奇怪的角度弯着,像是被生生掰断的树枝,胳膊上少了一块肉,伤口处的血还在流,染红了他的粗布裤子,也染红了张家媳妇的红棉袄下摆。

张家媳妇慢慢抬起头,黑窟窿似的眼睛“看”着李阿桂,嘴角的笑意更深了。她的脸上沾了血,是张老三的血,顺着脸颊往下流,滴在衣襟上,晕成一朵朵暗红的花。“孩子……有锁了……”她轻声说,声音里带着一丝满足,还有点诡异的温柔,“长命百岁……”

李阿桂只觉一阵天旋地转,手里的火折子“啪”地掉在地上,灭了。屋里彻底黑了下来,只有门口的火苗还在烧,映得张家媳妇的影子在墙上晃来晃去,影子的肚子那里,像是鼓起来一块,像是有个小小的东西在里面动。他听见脚步声,“咚、咚、咚”,很慢,一步一步,朝着他走过来。那脚步声很沉,像是每一步都踩在他的心上,震得他胸口发闷。

他想躲,可腿软得站不起来,只能眼睁睁地看着那个红色的影子越来越近。影子里传来细微的“窸窸窣窣”声,像是布料摩擦的声音,还有点像婴儿的啼哭,很轻,若有若无。他突然想起师父说过,子母尸若是吞了亲人的血肉,怨气会更重,会缠着见过它的人,直到把人拖进坟里。

“你……你别过来……”李阿桂的声音发哑,像是被砂纸磨过,“我没害你……也没害孩子……”

影子停在了他面前,一股腥气扑面而来,比之前更重,还带着点淡淡的血腥味。他感觉有只冰冷的手碰到了他的肩膀,那手上的指甲刮着他的棉袄,发出“刺啦”的响。紧接着,他听见张家媳妇的声音在他耳边响起,很轻,像是在说悄悄话:“我的孩子……还缺个伴……”

李阿桂的眼睛瞪得溜圆,想喊,却发不出声音。他感觉那只手顺着他的肩膀往下滑,滑到他的胳膊上,指甲深深掐进了他胳膊上那道月牙形的疤——那道疤是二十岁那年留的,当时流了很多血,他以为早就长好了,可此刻却疼得像刚被划开一样,疼得他眼前发黑。

他最后看见的,是张家媳妇肚子上的血洞里,露出来的那点红绳,在门口火苗的光下,晃了晃,像是在招手。随后,他就什么都不知道了。

第二天,天刚亮,镇上的王大娘就来义庄了。她是来给张家媳妇送点纸钱的,毕竟之前还帮她绣过襁褓上的莲花。王大娘提着个竹篮,篮子里装着一叠黄纸,还有几根香。刚走到义庄门口,就看见院门开着,西厢房的门也开着,里面黑糊糊的,像是张着嘴的怪物。

“李阿桂?”王大娘喊了一声,没人应。院里的老槐树叶“哗啦”响了一声,像是有人在叹气。她心里奇怪,迈过门槛走进院里,泥地里的脚印乱七八糟的,有李阿桂的布鞋印,还有个没穿鞋的脚印,青灰色的,像是沾了什么东西。

走到西厢房门口,王大娘往里看了一眼,刚看清里面的景象,就“啊”地大叫一声,手里的竹篮掉在地上,黄纸散了一地,香也断了两根。她看见地上躺着两具尸体——张老三的尸体在左边,胳膊弯得奇怪,脸上还带着惊恐的表情,眼睛瞪得很大,像是看见了什么极可怕的东西;李阿桂的尸体靠在墙角,手里攥着半根断了的墨线,墨线上还沾着点焦糊,他的眼睛也瞪得溜圆,嘴巴张着,像是想喊,却没喊出来,胳膊上那道月牙形的疤,被血染红了。

张家媳妇的棺还在最里面,棺盖掉在地上,里面空空的,只有那块沾血的蓝襁褓,铺在棺底,襁褓上的莲花被血浸得发黑,还有一把银锁,掉在襁褓旁边,银锁上沾着血,“长命百岁”四个字,在晨光下闪着冷光。

王大娘吓得转身就往外跑,边跑边喊:“死人了!义庄死人了!张老三和李阿桂都死了!”她的声音很响,惊动了镇上的人,有人从家里探出头来,看见她跑得满头大汗,脸色惨白,都赶紧跟着跑过来。

镇上的里正也来了,他是个五十多岁的老头,头发都白了,手里拄着根拐杖。里正走进西厢房,看了眼地上的尸体,又看了眼空棺,脸色也沉了下来。他让人去喊镇上的仵作,又让几个年轻力壮的汉子,用草席把两具尸体裹起来,抬到院里的老槐树下。

仵作来了,蹲在尸体旁边看了半天,说张老三是胳膊被捏断,失血过多死的,李阿桂是被掐住喉咙,窒息死的。“看这伤口,不像是人弄的,”仵作指着张老三胳膊上的伤口,声音发颤,“指甲印太深了,还带着股腥气,像是……像是坟里的东西弄的。”

没人敢说话。有人想起了三天前张老三钉铜钉的事,有人想起了夜里义庄的哭声,还有人说,昨天半夜听见义庄那边有动静,像是有人在喊“孩子”。

里正让人把张家媳妇的棺抬去后院埋了,又让人给张老三和李阿桂准备棺材。可没人敢去碰那口空棺,最后还是里正亲自带头,几个汉子才哆哆嗦嗦地把棺抬走。埋棺的时候,有人发现后院的土比平时软,挖下去没多深,就挖出了几根细小的骨头,像是婴儿的指骨,骨头上面还缠着点蓝布——是襁褓上的布。

没人知道张家媳妇去了哪。有人说她变成了野鬼,去别的镇上找孩子了;有人说她还在义庄里,藏在老槐树后面,夜里会出来哭;还有人说,前天夜里看见过一个穿红棉袄的女人,在镇口的路上走,手里抱着个襁褓,走得很慢,脚底下没声音,像是飘着走。

从那以后,镇上的产妇夜里总听见窗外有脚步声。“咚、咚、咚”,走得很慢,一步一步,像是在找什么。还伴着女人的哭声,轻轻的,呜呜咽咽的,听得人心里发慌。有产妇吓得整夜不敢睡,让男人守在床边,可男人也听不见那脚步声,只有产妇能听见。

有一回,镇上的刘二嫂生了个大胖小子,夜里醒了,听见窗外有脚步声。她胆子大,披了件衣裳,走到窗边,撩起窗帘的一角往外看。月光下,窗纸上印着个影子,影子怀里抱着个襁褓,手里还拿着个银锁,正对着窗户站着,一动不动。

“我的孩子,还差个锁呢……”女人的声音从窗外传来,轻得像风,吹在窗纸上,发出“沙沙”的响。

刘二嫂吓得赶紧放下窗帘,捂住嘴,不敢出声。她听见脚步声慢慢走远了,才敢趴在床上哭。等天一亮,她就让男人去镇上的银匠铺,打了两把百家锁,一把给孩子戴上,另一把放在窗台上,还在窗台前烧了点纸钱。

后来,镇上的产妇生了孩子,都会提前打两把百家锁,一把给孩子戴上,另一把放在窗台上,说是这样,那个穿红棉袄的女人就不会来了。可没人知道,她到底找没找到她的孩子,也没人知道,她还会不会再来。

只有义庄后院的老槐树,每到阴雨天,叶子就会“哗啦”响,像是有人在哭。树底下的土,总比别的地方湿,挖开一点,能看见里面掺着些红丝,像是血,又像是红棉袄的线。有回镇上的孩子去后院玩,捡到了一块红布,布上沾着泥,还绣着半朵莲花——是王大娘绣的那种歪歪扭扭的莲花。孩子把布拿回家,夜里就听见家里有脚步声,他娘赶紧把布烧了,脚步声才没了。

再后来,义庄没人敢去了,里正让人把院门封了,用黄泥糊住,还在门口贴了两张黄符。可每到阴雨天,还是有人能听见义庄里传来“咯吱”声,像是有人在抠棺材板,还有女人的哭声,轻轻的,呜呜咽咽的,顺着风飘到镇上,飘进产妇的窗里,像是在说:“我的孩子,还差个锁呢……”

VIP小说推荐阅读:武灵天下九龙归一诀无错版掳爱:错惹豪门继承人双向奔赴,原来爹地是首富盖世仙尊内网游之梦幻法师内九龙归一诀陆沉周若雪全文完整版陆沉周若雪是什么小说御兽灵女:逆天邪妃肖靖堂升职记先婚后爱:少将的迷糊小老婆曦日永恒残龙谱凡人诡仙:从兽皮八卦开始火影直播:开局剧场版鸣人之死踏天争仙蜗牛狂奔最新小说异兽迷城豪门禁爱:男神买一送一藏起孕肚离婚后,首富千金她不装了长生:我在教坊司千秋万载综影视:阮墨竹归凡人修仙,万尸铸仙骨星莲世界之本源梦生全职玩家异界纵横神医傻妃:腹黑鬼王爆萌妃特种兵:摊牌了,我代号幽灵!帝少霸道宠:老婆,举手投降五行灵根修仙传快穿之我的潇洒人生恐怖仙缘无限穿书系统穿成锦鲤文里的恶毒小姑肿么破在综漫世界过家家炼神丹,画神符,团宠师妹是天才怕怕勿入拒绝我后,妃英理后悔了十日终焉秦云萧淑妃末世丧尸皇快穿了传奇星虎力量惊惧凌云修真录我一个变态,误入规则怪谈!港片:人在和联胜,出来混要够恶九叔,复制词条任婷婷哭着求嫁快穿:狐狸精百媚千娇撩人心女主别哭,玩完就把男主们还你港综:死士系统:最低特种兵!医妃冠宠天下:黑化美人杀疯了
VIP小说搜藏榜:十日终焉异兽迷城港片:东星黑马,开局宣战洪兴港片:人在和联胜,坐馆不换届港片:人在洪兴,开局被b哥暗杀从十二符咒到天罡三十六法拒绝我后,妃英理后悔了末法时代:开局在港岛血祭炼尸!港综:和联胜战神,开局邓伯横死制霸诸天:从港综开始从武侠到海贼,那就轰轰烈烈吧犬夜叉:我悟心,全剧第一嘲讽怪港片:开局带李丰田,做掉巴闭人在海贼克隆强者,五老星麻了九叔:我成了千鹤道长,威震道门影视游戏,带着外挂去冒险开宝箱攻略影视女主重生港片:黑虎崛起港片:卧底行动宗门风气不对劲?凭什么都怪我!海贼:百倍词条,金刚腰子什么鬼港片:卧底李光耀的成长史人在霍格沃茨,复制词条成学霸!港综:开局选项,我黑吃黑三亿!盗墓:我长生不死,墓主都是小辈港综,十三妹是我大佬柯南:顶级魅魔,狂拆cp犬夜叉:开局天罡法,截胡戈薇!港综:跟着我乌鸦混,三天吃九顿港片:扎职洪兴,开局推蒋家火影:从挖波风水门坟开始港诡从签到硬气功开始火影:开局真新人之人形宝可梦影综你不早说小姐姐还等着我呢都市影视:首选江莱拒绝柯南加入主线规则怪谈:谁选这小萝莉进怪谈的港综,我有一个CF商城柯南:我创造柯学超能女神港综:江湖后浪,开局踩东星洪兴综武:天机楼主,开局给黄蓉解毒在哈利波特学习魔法港综:抢我红棍,还怪我把事做绝一人:二手夏禾助我修行我一个变态,误入规则怪谈!海贼:从血焰开始燃烧世界港片:人在和联胜,出来混要够恶港片:龙卷风是我契爷?怎么输!港片:洪兴亲儿子?我赵日天不服终极:绝世武尊
VIP小说最新小说:从剑风世界开始修仙天命双星:我的井通阴阳穿越火影的截胡之路军旅:从夜老虎开始的元帅之路财富自由,从赶集摆摊开始!1001篇鬼故事重生之解锁渣女技能HP:救世主怎么可能是斯莱特林厉顾两家联姻,据说是娃娃亲!嫡女重生谋锦绣我家老仙骂我彪,骑着老虎干大雕矿业女王传奇之深脉回响警徽下的柔情宝可梦:我有百变怪伴我走向最强神剑怪侠执剑斩魔护苍生六零辣妈:重生带娃奔小康开局就怀双胞胎,看吾儿登科!灌篮高手之我才是主角娱乐圈花瓶?不,我是沙雕顶流我穿越到山西抗日冬日喧我的能力是悖论摹写玄幻:漂亮猫炮灰被变态哥哥狂吸烽尘紫薇录权利的游戏之分戏四合院:我在禽兽院中杀出生路重生回定亲日,我选择拒婚穿书,我与反派开局互杀漂亮直男在权谋文里被腿控盯上了冰与火之歌废土之王屠夫之女的青云路女尊:修罗场生存指南别惹九爷,她能执掌阴阳血启金纹:钟表师的记忆迷局盗墓:非人的白月光他又掉马了大秦!挣工分火影:守护之契仙葫在手,废灵根也能镇压万界四合院:我的系统在新婚夜激活诸天记录者:开局存档超人模板侯夫人?重生万里红妆当王妃诅咒大陆的逆袭高考后我带全家修仙静心斋志异新篇天命人的仙路雄兵连之黎明之刃葬凡尘:从蝼蚁到仙尊盗墓世界短故事智囊里的管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