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了初平二年的四月份,司隶地区出现的山贼和土匪。
简直就和春天的竹笋似的,一茬又一茬的,就好像根本没有解决的可能似的。
对了,这期间主管司隶地区的法律的司法局长也到位了。
是一个叫【来罗】的三十多岁的男人,蔡邕之前没见过这个来罗。
不过,来罗的名字这一年来,倒是在太平军里非常的出名。
就是蔡邕也经常听到,因为夏侯兰被张宁调去和冯康组建监察部以后。
接替夏侯兰,掌管中山郡司法部的就是这个来罗。
要说夏侯兰掌管中山郡法律的时候,有时候还能对某些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话。
那到了来罗的时代,来罗家对违法者没有任何的放纵了。
来罗完全按照张宁制定的法律,来进行判罚,没有任何的人情可言。
当然了,来罗这个人也不会去冤枉任何人。
更不会去捏造证据,去陷害任何人。
来罗在掌管中山郡的时候,还为很多以前中山郡没有被太平军占领之前,被冤枉的人进行了翻案。
因此,来罗在中山郡中的名声就呈现出来了两极分化的现象。
不过,还好的是张宁对于来罗的印象极好。
这不,现在就将来罗调到洛阳来和蔡邕以及黄忠,组成了司隶地区的军政法三巨头了。
而在正式见到来罗的时候,来罗给蔡邕和黄忠的第一印象就是:刚硬。
不过,在相处了一会以后。
来罗给蔡邕和黄忠的感觉,就又有了很大的改观。
在其刚硬的外表下,其为人处世的时候却是温和有礼的。
相处了两天以后,蔡邕和黄忠又发现了来罗也是可以开玩笑的。
有次黄忠就玩笑道:“严吏兄平时的表情,难道是为了威慑罪犯?”
没想到来罗却是认真道:“汉升兄真的是了解罗!”
黄忠诧异道:“还真的是啊!”
来罗道:“没办法,做我这个工作,你要是不表现的不近人情些,那找上来说情的人就太多了。”
黄忠闻言,也只能拍拍来罗的肩道:“那真的是辛苦严吏兄了。”
来罗“呵呵”一声,也只能就此接过了。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来罗在司隶地区,又重新组建了执法队。
同时,开始了对司隶地区的各种违法行为进行打击。
这期间,来罗有好几次都差点死掉。
不过,还好来罗自己的武力值也不低。
这才能坚持到,黄忠带人救援。
看着越来越激烈的,对官府人员的袭击。
黄忠和蔡邕以及来罗,凑在一起商量着接下来要怎么做。
来罗一只手吊在脖子上,他面无表情的道:“不能再继承放任下去了,再继续这样搞下去,百姓的心就乱了,也会让百姓失去对官府的信任的。”
蔡邕自然也是知道这其中的危害的,蔡邕下定决心道:“那就开始收网吧!”
随后,又有些不甘心的道:“只是这样一来,那些藏的深的家伙还是没有暴露出来,以后还是有隐患的。”
来罗则是道:“唉!我也想一劳永逸的解决他们,可是就目前的情况来说,是不可能了。”
黄忠则是略带兴奋的道:“总算是到黄某出击的时刻了,不让某些人见识一下我们太平军的战力,某些人还在心存幻想呢!”
蔡邕见到黄忠这个样子,还不忘提醒道:“汉升要记得,按照法律来做,不要给某些人浑水摸鱼的机会。”
“更不要,给某些人污蔑我们太平军的借口。”
黄忠道:“伯喈兄放心,忠自是知道的。”
黄忠在回答完蔡邕的同时,也顺口道:“刚好,我现在出兵剿灭那些作乱者。”
“可以让百姓尽快的安定下来,也不耽误春季的播种!”
蔡邕道:“这也是我赞同汉升现在,就出兵剿灭乱贼的原因,毕竟马上就要到春种的时候了。”
来罗道:“某还是和汉升一起行动吧,毕竟对于法律方面我还是比汉升精通的。”
蔡邕道:“如此也好,我们既然做了,就一定要在法律上不给任何人留下,可以找到的污蔑我们太平军的点来。”
三个人,正在商量着呢。
就有护卫进来报告道:“报告,高局长来了。”
蔡邕闻言,赶紧道:“快快有请!”
不多时,高幽就进门了。
高幽率先抱拳道:“见过蔡先生。”
“见过黄军长,见过来部长!”
三个人也连忙行礼道:“见过高局长!”
一番问候过后,高幽率先道:“幽今天来,是想和蔡总督商量一下司隶地区的税务征收的事情的。”
“我们是直接立马就开始,施行我们太平军的税赋制度,还是暂时先维持汉朝的制度?”
税务征收,虽然说是很正要的事情。
按照常理来说,应该是归蔡邕管的。
不过,由于张宁本身在原本的时空里,就没在政府部门干过。
所以,张宁根本就不等这些。
因此,张宁直接就将税收也直接给半独立出来了。
按照张宁的规定,地方的税务局官员。
在税收方面,肯定是要地方配合的。
但是,收上来的税地方政府,却是没有直接使用的权利的。
要先交给中央一部分,剩下的才归各地的政府进行使用。
不过,地方政府想要使用这些税赋,那也是需要拿规划书,到各地的财政部进行审批的,咳咳对了目前税务局就是归财务部管辖的。
也可以说,税务局就是财务部的下属部门。
张宁之所以这样安排,也是为了防止官员贪污。
毕竟,有了规划书进行审批,那些计划书可是要在财务部存档的,而且财务部还要对每个五铢钱用到了什么地方,都要进行严格的记录的。
咳咳,水了这么多字,主要就是想要告诉诸位读者,高幽想要收上来司隶地区的税务。
那高幽还真的必须要,得到蔡邕的帮助的。
既然高幽问了,蔡邕自然是不可能不发表自己的意见的。
蔡邕道:“自然是,直接施行我们太平军的政策了。”
高幽其实自己也知道要在司隶地区,施行太平军的税赋制度。
高幽过来,其实主要是和蔡邕通气。
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结果,高幽就不急了。
反而是在这里边喝茶,边等着看看另外的三个人能有什么样的结果。
其实,这个时候蔡邕他们三个也已经商量的差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