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经数月的艰辛跋涉与风霜洗礼,张道长终于驾着那辆承载希望的马车,带着蕴含井生真灵之息的镇龙碑,再次踏入了南疆的苍茫大地。
如今的南疆,与昔日相比已是天壤之别。自万蛊之源被彻底净化后,曾经弥漫在山林间的阴霾与致命毒瘴早已消散无踪。取而代之的是清新宜人的空气、繁盛葱郁的草木,处处洋溢着蓬勃的生机。原本深受蛊毒之苦的各寨族人,脸上重现久违的笑容,他们齐心协力重建家园,田野间回荡着欢歌笑语,村寨中飘荡着炊烟饭香。
张道长的到来,受到了各族寨民发自内心的热烈欢迎。他们虽不知事情的全部细节,却深知这位风尘仆仆的老道长,与当年的“井小哥”一样,是为南疆带来生机与希望的恩人。
张道长婉拒了寨民们的盛情邀请,未多停留,便径直驾着马车驶向那已被净化的万蛊之源深谷。
如今的深谷,景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那口曾经不断喷涌污秽与不祥的泉眼早已干涸,经彻底清理后,化作一湾清澈见底、散发着淡淡灵气的幽静水潭。潭水周围,绿草如茵,繁花似锦,甚至吸引了许多温顺可爱的小动物前来饮水嬉戏、安然憩息,昔日绝地竟化作一派祥和宁静的世外桃源。
张道长将镇龙碑小心翼翼地安置在水潭边灵气最为浓郁纯净之处。碑身刚刚落地,便微微一震,表面那一点微弱的灵性光辉骤然明亮了几分,仿佛久别的游子终于归家般,散发出欢欣而安稳的波动。
此地浓郁而纯净的生机,对井生那缕脆弱真灵的滋养效果,远胜外界何止十倍!
更让张道长惊喜不已的是,他刚安置好石碑,便陡然感到一道无比熟悉的灵性波动正从谷外急速接近!只见一道翠绿欲滴的流光划破天际,宛若具有生命般,瞬息间便落在石碑之上,光华敛处,化为一柄古拙温润的玉尺——正是龙魂守心尺!
它一直默默守护在这片被净化的土地上,此刻敏锐地感应到主人那极其微弱却无比真切的气息,立刻自行飞来!
玉尺激动地环绕着石碑飞舞数圈,最终轻轻贴附在碑身之上,尺身灵光流转,与碑中那点真灵光辉交相辉映,开始主动地、温柔地将自身积攒的丰厚灵韵源源不断地渡入其中。
得了龙魂守心尺灵韵与南疆天地生机的双重滋养,井生那缕原本飘摇欲散的真灵,竟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得稳定和凝实起来。
张道长见此情景,老怀大慰,久久悬着的心终于放下,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有此宝地与此圣尺共同温养,井生恢复的希望大大增加了!
他遂在水潭边结庐而居,日夜守护,时常以低沉而蕴涵道力的诵经声陪伴那沉寂的真灵。
时光如水,悄然流逝。在生机、尺韵与道音的三重温养下,井生的真灵逐渐壮大,沉睡的时间越来越短,苏醒的时间则越来越长,甚至已能断断续续地与张道长进行一些简单却真切的意念交流了。
虽然距离恢复如初尚且遥遥无期,但总归是一切都在向着好的方向稳步发展。
南疆温暖而湿润的微风拂过山谷,带来沁人心脾的花草清香与无穷无尽的生机希望。
在这片净土与龙魂守心尺的双重滋养下,井生那缕寄存于镇龙碑中的真灵,日益稳固,虽仍极其脆弱,却已彻底摆脱了随时可能消散的危境。
他苏醒的时间愈发长久,与张道长进行的意念交流也从最初模糊的单词碎语,渐渐变得连贯些许。
这一日,阳光格外明媚,泉水叮咚作响。张道长如往常一样,于碑前静坐诵经。
忽然,一个虽然微弱、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清晰稳定的意念,缓缓流入张道长的心间:“…道长…辛苦…您了…”
张道长诵经之声微微一顿,缓缓睁开双眼,眼中充满了难以言喻的欣慰与激动:“井生…你感觉如何?”
“…暖…很安宁…”井生的意念仍断断续续,如同梦呓,却透着一种久违的平和,“…像是…睡了好久…做了…很长的梦…”
“醒了就好,醒了就好…”张道长声音不禁有些哽咽。
通过这断断续续的交流,张道长了解到井生此时的状态十分奇特。他的意识大部分时间仍与镇龙碑深度融合,能模糊地感知到一定范围内地脉的流动与生机的变化,但对自身的存在形式却感到迷茫,记忆也残破不堪,如同被重重迷雾笼罩,许多过往往事都已模糊不清,只保留了一些最基本的情感和对张道长、对龙魂守心尺本能的亲近与信任。
他仿佛一个初生的婴灵,纯净而脆弱,完全依托于镇龙碑而存在。
张道长并不急于让他立刻恢复所有记忆,只是极富耐心地陪伴着他,慢慢地向他讲述那些过去的点点滴滴,从清泉村的老井趣事,到京城的云谲波诡,再到昆仑山的宿命传承…如同一位慈祥的长者,在温柔地为一个孩子讲述睡前故事。
井生的真灵静静地聆听着,意念中时而传来困惑的波动,时而传来微弱的悲伤(尤其在听到萧玦之死时),时而又流露出一丝明悟。
龙魂守心尺则始终紧紧贴附在碑身,尺身灵光柔和地闪烁,无声地传递着不离不弃的陪伴与守护。
在这宁静祥和的秘境山谷中,时间仿佛也变得缓慢而温柔。一老、一碑、一尺,构成了一幅奇异却无比温馨的画面。
张道长心中明了,井生恢复的道路注定漫长,或许永远也无法变回原来那个完整的井生。但只要这缕真灵尚存,希望便永不湮灭。他愿意就这样一直守护下去,直至永恒。
然而,这片难得的宁静并未能持续太久。这一日,谷外忽然传来一阵由远及近的喧哗之声,似乎有大批人马正浩浩荡荡地朝着山谷而来。
张道长眉头微皱,起身凝望。只见以阿蛮为首的数十名各族寨民,正抬着各式各样的祭品与礼物,人人脸上都带着激动与惶恐交织的复杂神情,步履匆匆地走向山谷。
“道长!道长!不好了!圣山…圣山又发怒了!”阿蛮还远远的,便已焦急万分地大声喊叫起来,声音中充满了惊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