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穹社动画工作室的投影屏前,二十多双眼睛盯着《星途》番外动画的初剪版。
当主角在樱谷展开星轨照片时,照片里的樱花瓣突然飘落,却与《星愿》的旋律节奏差了半拍,像舞者踩错了鼓点,别扭得让人心里发紧。
导演本田抓着头发,语气懊恼:“咱们按常规帧率做的花瓣飘落,没算上旋律的换气间隙,现在看起来像‘强行加戏’,完全没了‘星愿自然流淌’的感觉。”
凌薇凑近屏幕,手指跟着花瓣飘落的轨迹划动:“得把花瓣的帧率从24帧降到18帧,在《星愿》的‘星在枝头待’这句换气时,让花瓣停0.5秒,再继续飘,这样既贴歌声的节奏,又像花瓣在‘听’歌。”
她边说边调出动画时间轴,在换气点标上红色记号,可技术人员尝试调整后,花瓣的动作却显得僵硬,像被冻住的碎片。
岳川突然指着投影屏角落的伴星信号波纹:“把花瓣的飘落轨迹,改成伴星信号的波形曲线!”
众人都看向他,他解释道,“伴星信号的波形是442.5赫兹的基准音轨迹,花瓣跟着这个曲线飘,既能贴合‘星音共生’的主题,又能自然卡上旋律的节奏。
比如信号波峰时,花瓣飘得快;波谷时,飘得慢,换气间隙正好对应波谷的停顿。”
技术人员立刻调整轨迹参数,当修改后的画面播放时,工作室里瞬间安静下来——淡粉色的樱花瓣沿着淡蓝色的信号波纹起伏,在“星在枝头待”的换气间隙,正好停在主角的指尖,像被星音轻轻托住。
夏晚晴忍不住轻声跟着唱,歌声与花瓣的动作完美同步,本田激动地拍着桌子:“这才是我想要的‘星画合一’!观众看到这一幕,肯定会觉得‘花瓣是跟着歌飘的’。”
就在众人讨论后续细节时,林野的手机突然弹出条推送。
星娱旗下的娱乐号发了篇《川晴工作室动画番外粗制滥造,星乐同步全靠后期造假》的文章,还附了段故意放慢的花瓣飘落片段,造谣“动作僵硬,全是剪辑漏洞”。
没等林野开口,工作室的实习生突然喊:“评论区反转了!”
众人凑过去看——有网友晒出凌薇之前发的“星轨波形设计图”,反驳“花瓣轨迹是伴星信号,不是随便画的”;
还有动画专业的博主,用技术软件分析片段,指出“星娱故意放慢帧率制造僵硬假象”;甚至有国际动画师转发评论:“用信号波形做动画轨迹,是非常创新的手法,这叫‘粗制滥造’?”
本田当场拿出初剪版完整片段,发在星穹社官微:“带大家看《星愿》与花瓣的‘星音同步’细节,造谣者可以闭嘴了。”
不到半小时,#星穹社动画星音同步细节#的话题冲上中日两国热搜,星娱的文章被网友扒出“多处恶意剪辑”,很快下架删除。
周曼笑着收起手机:“现在星娱的造谣,反而成了咱们的‘免费宣传’,刚才国际天文组织还发消息,说动画片段的转发量已经破百万,很多观众都是因为这个片段,才开始关注全球天文科普日。”
接下来的对接会上,众人把重点放在了巴黎科普日表演的“全球星愿融合”上。
林野打开笔记本,播放收集到的各国观众星愿录音——法国观众的“Je veux voir les étoiles avec ma grand-mère”(我想和奶奶一起看星星),巴西观众的“quero partilhar a melodia das estrelas
meus amigos”(我想和朋友分享星星的旋律),埃及观众的“???? ?? ??? ????? ?????? ???? ????? ????”(我想看到奶奶见过的星象),不同语言的心愿混在一起,像一场跨越国界的低语。
“这些星愿不能只是背景音,”岳川突然说,“咱们把星愿录音剪成10秒一段,在《星愿》的间奏里,按‘全球星图’的顺序播放——巴黎的星愿响起时,穹顶的巴黎星点亮;
巴西的星愿响起时,巴西星点亮,最后所有星点同时亮,所有星愿混在一起,变成‘全球大合唱’的前奏。”
夏晚晴立刻拿出录音笔,试着把法国星愿的尾音,和《星愿》的尺八间奏衔接:“把星愿录音的音调,调整到和尺八一致,比如法国观众的‘grand-mère’(奶奶),尾音升到G调,正好能接尺八的下一个音,不会突兀。”
藤原 也点头:“我可以在星愿播放时,用尺八吹‘垫音’,像给星愿‘裹了层星风的壳’,让不同语言的心愿更和谐。”
宫本先生则提出了新想法:“我把三味线的‘冷锻音色’(之前打银镯时的灵感),和电子音效结合,在星愿播放时,弹一段‘星愿密码’——就是之前的442.5赫兹基准音,用三味线弹出来,既能呼应动画里的信号波形,又能让观众记住这个‘星音标记’。”
他当场拿起三味线试弹,金属弦的冷冽与电子音的空灵交织,像星星在宇宙里传递密语。
动画修改持续到傍晚,当最终版片段播放时,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主角展开星轨照片,樱花瓣沿着伴星信号波纹飘落,在“星在枝头待”的换气间隙停在指尖;
间奏响起时,全球星愿按顺序播放,三味线的“星愿密码”与尺八垫音交织,穹顶的星点跟着逐一亮起;
结尾处,主角把夹着新鲜樱花瓣的照片,投进邮筒,镜头拉远,邮筒上的“全球星愿传递”字样,与真实的全球天文馆星图重叠。
本田擦了擦眼角:“这已经不是简单的动画番外了,是‘星、音、画、愿’的融合,观众肯定会被打动。”
佐藤立刻把片段发给国际天文组织,半小时后收到回复:“决定把这个片段作为全球天文科普日的‘预热宣传片’,明天在100个国家的天文馆同步播放。”
就在众人准备离开时,周曼接到了巴黎主会场的电话,对方语气兴奋:“我们在主会场的穹顶,安装了‘星愿互动屏’——观众可以写下自己的星愿,实时显示在穹顶的星图上,还能选择‘星愿传递’,把自己的心愿发送到其他国家的天文馆屏幕上,你们要不要现在远程测试一下互动功能?”
岳川立刻点头:“凌薇,你打开电脑,连接巴黎的互动屏系统;林野,你准备好录音设备,咱们现场录一条中文星愿,测试发送功能。”
凌薇快速连接系统,屏幕上出现巴黎主会场的穹顶画面,中间有个“星愿输入框”。
夏晚晴拿起麦克风,轻声说:“愿每个抬头看星星的人,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温暖。”
按下“发送”键的瞬间,巴黎穹顶的星图上,代表滨江的星点突然亮起,弹出这条中文星愿,下方还自动生成了法语和英语翻译。
几秒钟后,悉尼天文馆的屏幕上,也出现了这条星愿,旁边跟着一条悉尼观众的回复:“我也在看星星,愿我们都能被星光照亮。”
“太成功了!”周曼激动地说,“这样一来,巴黎的表演就不是‘单向输出’,而是‘全球互动’,每个观众都能成为‘星愿传递者’。”
离开星穹社时,夜色已经漫过东京的街道,工作室门口的路灯下,樱花瓣被风吹得轻轻打转。
佐藤突然想起什么,从车里拿出个包裹:“这是星穹社定制的‘星愿礼盒’,里面有《星愿》的乐谱、伴星信号的迷你频谱图,还有一片樱花瓣标本,给你们每人一份,作为这次合作的纪念,也希望你们带着这份‘星愿’,在巴黎的表演顺利。”
岳川接过礼盒,打开一看,乐谱的扉页上,印着动画里主角的星轨照片,照片角落,还印着一行小字:“星音无国界,愿声连寰宇。”
夏晚晴把礼盒抱在怀里,笑着说:“明天去巴黎,我要把这个礼盒带在身边,就像带着所有支持咱们的人的星愿。”
众人各自上车离开,岳川坐在车里,看着窗外掠过的樱花树,手里摩挲着礼盒里的频谱图——442.5赫兹的基准音标记,像一颗小小的星,印在纸上。
他突然想起,从滨江老街的槐巷,到东京的樱花谷,从游戏音乐到动画番外,再到即将到来的巴黎科普日,那些从地球“抄”来的旋律,早已被这个世界的星、愿、人,酿成了独一无二的“星音酒”,醇厚又温暖。
车刚驶到酒店门口,周曼的手机就响了——是机场发来的消息:“明天飞往巴黎的航班已确认,国际天文组织的接待人员会在戴高乐机场等候,另外,巴黎主会场的最终设备清单已发送,需要你们提前确认,确保表演时不会出问题。”
周曼挂了电话,对众人说:“咱们明天早上八点的航班,现在回去收拾行李,把乐谱、录音设备都检查好,尤其是宫本先生的三味线和藤原 老师的尺八,要做好防护,别在运输过程中受损。”
凌薇立刻打开电脑,确认巴黎主会场的设备清单:“他们准备了便携钢琴、电子音效台,还有咱们需要的‘星愿互动屏’远程控制系统,没问题。”
林野则检查录音设备:“全球星愿的录音都备份好了,还带了备用硬盘,不怕出意外。”
岳川看着车里的同伴,每个人脸上都带着期待——夏晚晴在整理歌词本,陆哲在调试吉他,凌薇在核对设备清单,林野在检查相机。
车窗外的樱花树,在夜色里像一个个沉默的守护者,仿佛在目送他们,奔赴下一场与星星和旋律的约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