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川站在“山河书局”的门头前,目光凝视着那块刚刚安装好的竹编招牌。招牌上的“山河”二字,是周老爷子用木活字精心印制而成,字的边缘还残留着细微的刀痕,仿佛诉说着制作过程中的用心与专注。
竹编的底色中,巧妙地融入了沈奶奶绣制的“云纹”,使得整个招牌更具层次感和艺术感。微风拂过,招牌轻轻晃动,仿佛将山河的灵气都摇曳进了巷口,给人一种灵动而又神秘的感觉。
这是岳川针对龙国“实体书店缺口”所采取的新举措。
在他看来,如今龙国的书店行业已经被韩流带偏了方向。像“星光书店”这样的网红店,虽然在商圈中占据了一席之地,但它们的装修风格往往是ins风的打卡墙,书籍也大多是塑封的“拍照道具”,而所售卖的文创产品,不是印着偶像头像的笔记本,就是容易掉色的金属书签。
这样的书店,虽然吸引了不少年轻人前来拍照打卡,但却让真正的读者感到失望。他们抱怨说,进入这样的书店,就像走进了一家饰品店,根本找不到一个能让人静下心来阅读的地方。
“星光书店刚在城东开了分店,”书店经理小袁拿着宣传页,上面印着“打卡送偶像周边”的广告,“他们老板放话‘书店要赚钱,就得靠流量,非遗那套太土,没人买账’。咱们这书局,书架是竹编的,书是复刻的古籍,连文创都是老匠人做的,能活下去吗?”
周老爷子正蹲在“活字体验区”摆字盘,把“诗”“书”“礼”的木活字按《营造法式》的“字距”排好:“土?活字印的字,摸着手感都不一样;竹编的书架,放书不硌页,还透气——星光书店的铁架子,看着亮,书放久了都受潮。他们那是‘卖热闹’,咱这是‘卖踏实’,能一样?”
岳川并没有急于回应小袁的话,而是不紧不慢地领着他在书局里闲逛起来。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古籍阅读区”,这里摆放着的书籍都是周老爷子精心复刻的线装本《诗经》。
每一页的天头处都特意留出了批注栏,方便读者随时写下自己的感悟和理解。这种设计既保留了古籍的原汁原味,又增添了与读者互动的趣味性。
接着,他们来到了“苏绣文创区”。
在这里,沈奶奶正耐心地教导着一群年轻人如何绣制书签。这些书签上的针脚里巧妙地隐藏着“蒹葭”“鹿鸣”等古代文学作品中的经典纹样,一旦绣好,便可以直接夹进书页里,成为一种独特的装饰。
不仅如此,书局里的灯光也别具一格。灯罩采用了剪纸的样式,上面的图案正是张婶亲手剪出的“二十四节气”。
当夜晚来临,灯光亮起时,这些剪纸的光影会投射在书页上,仿佛给文字盖上了一层温柔的印记,营造出一种宁静而雅致的氛围。
岳川拿起一本复刻的《论语》,向小袁介绍道:“星光书店卖的是‘拍照记忆’,而我们这里卖的是‘日子里的文化’。
读者来到这里,不仅可以触摸到活字印刷的质感,还能亲手绣制书签,将古籍里的话语写在批注栏中。这些都是那些网红店无法提供的独特体验。”
开业没几天,星光书店就来了“小动作”。
他们派店员来山河书局“探店”,拍了段“竹编书架积灰”的断章取义视频,发在网上说“非遗书店没人去,东西全是落灰的老古董”。
没想到,评论区全是反驳:“我昨天刚去,活字体验区排满了人”“竹编书架上的书都能拆阅,比星光的塑封书强一百倍”。
更有人晒出自己在山河书局绣的书签,配文“这才是文创该有的样子,不是印个偶像就完事”。
冲突真正爆发的那一天,阳光明媚,微风轻拂。
“古籍共读会”在山河书局如期举行,岳川特意邀请了陈先生前来,用古琴为大家伴奏,一同诵读《诗经·鹿鸣》。
读者们围坐在竹编书架旁,每人手中都拿着一本精美的复刻本,随着陈先生的节奏,轻声和着诗句。
然而,就在这时,隔壁的星光书店却突然传来一阵震耳欲聋的尖叫声。原来,他们为了抢夺流量,搞了一场“偶像签售会”。
粉丝们的热情如潮水般汹涌,尖叫声此起彼伏,即使隔着两条街也能听得一清二楚。
签售会结束后,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许多粉丝并没有直接离开,而是一窝蜂地钻进了山河书局。其中一个小姑娘,怀里抱着偶像的周边,满脸兴奋地在书局里四处张望。当她走到活字体验区时,脚步突然停了下来。
只见周老爷子正在活字体验区摆弄着那些古老的活字,他手法娴熟,不一会儿便排出了“鹿鸣”二字。小姑娘好奇地凑上前去,看着周老爷子手中的活字,眼中闪烁着光芒。
周老爷子微笑着对小姑娘说:“来,孩子,你也试试。”小姑娘有些犹豫,但还是小心翼翼地接过周老爷子递来的活字,学着他的样子,慢慢地排出了“鹿鸣”二字。
排完后,小姑娘轻声说道:“原来字还能这么玩啊,比签名有意思多了。”她的声音虽然不大,但却在书局里引起了一阵小小的轰动。周围的读者们纷纷投来赞许的目光,而小姑娘的脸上也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星光书店的老板很快慌了。他们的文创开始滞销,有顾客发现“偶像笔记本”的纸一撕就破,金属书签没几天就生锈;
而山河书局的复刻古籍、苏绣书签,却要提前预定——学校老师来订《诗经》复刻本,说“让学生摸着手写的字,比看电子书有感觉”;
上班族来绣书签,说“绣的时候能静下心,比刷手机舒服”。
有次,星光书店的老板偷偷来山河书局“考察”,看到周老爷子在教一个孩子排“仁”字,孩子排错了,周老爷子没纠正,只是说“‘仁’字是两个人,你把‘人’字排得近点,就像朋友靠在一起”。
老板站在旁边看了半天,最后买了本竹篾壳的《论语》,说“回去给孩子看看,让他知道书不只是用来拍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