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王莽的话语落下,湖面又陷入了寂静当中。
“好…”良久,李付悠出言打破了这沉寂。转头看向王莽点头道。
“这天,本君答应反了!”
不待王莽感谢,李付悠抬手打断。同样伸出三根手指道。
“不过本君也先事先声明。
一来,这人间鼎革之事,本君帮不了你。
二来,虽然有劫气影响,但与这漫天仙佛为敌,到底能斗的过几位,本君也属实没有多少把握。
三来,你周身劫气在本君观之…不多。只在一二十年左右。
若是劫气止,没有劫气的干扰。即使本君也耗不过周天万千星斗。
到时候,你恐怕生死难料。”
闻言的玄服老者没有意外之色,毫不在意个人生死。反而郑重整理服装,弯腰行大礼道。
“今日能得先生之助…实乃王巨君之幸!”
三拜以后,王莽抬头看向李付悠大笑道。
“昔日周文王能得姜太公以周代商!今日也期望你我二人能成这鼎革之事!”
而相较于开怀大笑的王莽 此时李付悠心中所想的却是…在这个神话世界…
——那光武帝刘秀…又是何种手段!到时候不会真拿陨石砸自己吧?
“还未知先生贵姓?”一边的王莽突然出声问道。
“李付悠…就叫我先生就可以了。”李付悠径直回答道。
王莽却一扶胡须好奇问道:“刚刚先生一直在说仙佛…这仙老夫知道,可这佛不知又是何意?”
李付悠问题一愣,破妄重瞳看着天时 疑惑道。
“还没有佛吗?”
可若这真是西游序列世界。那西行往前推五百年便就是这个时期。
五百年前还没有佛入东土。五百年后就已经能西天取经。
在中原连佛都没有的时候,便在谋定孙悟空。当真是好深的算计…
“先生?”王莽看向思索良久的李付悠,不由出声询问道。
“没事…”李付悠摇头道。随后看向玄服老者,又看向九天之上和西方,笑道。
“不久后你就会知道的。只是本君觉得这事儿…越发的有趣起来…”
两人并肩而立,一起看向高天、芦苇、湖面。
“走吧…”李付悠突然出言道。随后在转身之际,一手挥去。使得整个湖中的芦苇荡然无存。
——只留下洁净的能倒映月轮的湖面。
…
…
未央宫,宣室殿。
年幼的皇帝刘衎高踞龙椅之上,面色苍白,眼神怯怯地望着下方。
今日大朝会,气氛格外凝重。太皇太后王政君垂帘在后。
而她的侄子安汉公、大司马王莽,正手持玉笏立于百官之前,声音沉肃地陈述着他那套革鼎之策。
“……是故,当复周礼、行井田、以均贫富、改币制、抑兼并,以苏民困!废奴制、彰仁政,以合天道……”
每一个字都像一块巨石投入死水,在朝堂上激起无声的惊涛骇浪。话语未毕,反对之声已如潮水般涌来!
“荒谬!井田乃上古之法,岂能行于今世?此乃祸乱之源!”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宗室颤巍巍出列,声色俱厉喝道。
“王莽!你欲效法王田私属之旧制,是要动摇国本,与天下士族为敌吗?”一位身着绛紫官袍的世家代表更是怒目而视。
“币制关乎经济命脉,岂能轻动?尔此举,是要让天下黎庶财富尽成废铜烂铁乎?”
…
“废黜奴制?简直滑天下之大稽!家中仆役如何处置?产业何人耕作?此令若下,天下顷刻大乱!”
斥责、质疑、怒骂,如同无数支利箭,射向立于中央的王莽。
龙椅上的小皇帝被这阵仗吓得往后缩了缩,不安地看向帘后。而帘后的太皇太后却沉默着,无人知其心思。
就在朝堂喧嚣达到顶峰,几乎要将王莽彻底淹没之际。
突然有一怒目之人,抬手金剑一晃,剑鸣声起,飞剑凌空径直刺向王莽!
——怎么能打倒政敌?
——干掉他!
然而刹那间,一个平淡却清晰无比的声音,突兀地在每个人耳边响起,压过了所有嘈杂声,也压下了那乍起的剑鸣声。
“吵死了。”
话语落,那金剑顿时被定在空中不动!这超凡景象立时让朝中众人明白…
——有仙人出。这事儿…恐怕难了断了!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在王莽身侧,不知何时,多了一个身着劲装的年轻人。其容貌俊威如神,一双浑金重瞳更是淡漠地扫视着全场,仿佛在看一群蝼蚁。
——当见到此人面貌,在这个看‘脸’能做官的时代!在场众人便明白!
这王莽找来的靠山!来头不小!
“放…放肆!你…你是何人?竟敢擅闯宣室殿!侍卫!侍卫何在!”但还是有头铁的大臣惊怒交加,站出来厉声喝道。
李付悠看也没看那叫嚣的大臣,只是对王莽淡淡说了一句:“本君说过,你想做事的心愿有多大
…那么反扑的阻碍就有多强烈。”
王莽深吸一口气,看着面前漂浮的金剑。随即沉声道:“有劳先生了。”
李付悠点了点头,目光落在射出飞剑的人身上。轻声道。
“你,反对?”
那人被浑金重瞳一扫只觉得浑身冰冷,但仗着身份,还是强自硬气道。
“是又如何?!
汉家养士二百年!仗义死节就在今日!此等祸国殃民之策……”
话音未落,李付悠只是抬手,对着他轻轻一拂。
没有光芒,没有声响,在满朝文武惊恐的注视下,此人脸色一僵,身死魂灭!
整个宣室殿,顿时死一般的寂静。落针可闻。
所有大臣都瞪大了眼睛,张大了嘴巴,难以置信这王莽竟然如此酷烈!
“谁赞成…谁反对?”李付悠的声音再次响起,依旧平淡。
殿中经过短暂的死寂后,却是更大的骚动!
“妖……妖法!”
“护驾!快护驾!”
“王莽!你竟敢勾结妖人,祸乱朝纲!”
帘后皇太后更是看向陛前的王莽,直指核心的冷声问道。
“侄儿,你可是要谋朝篡位?”
王莽肃穆行礼后,低头看着陛前玉阶道。
“回皇太后的话,王莽非是想篡位,只是想提三尺利剑,扫除陈珂罢了。”
“呸!歼侫小人!我剑也未尝不利!”群臣之中,一中年闻言拔出袖中藏剑,出列剑锋直指王莽!
皇太后却恍若未闻,看向王莽,再次问道。
“你到底是想鼎革?还是想篡位?”
在近百双眼睛的注视下,王莽缓缓抬头看向姑姑皇太后。沉声道。
“能革就革…”
尽管未说出后面的话语,但在场众人也明白其中的深意——能革就革…自然革不成就篡!
皇太后闻言也不再寄托希望于侄儿,转头看向李付悠道。
“想我大汉是天下正统,祭祀泰山苍天二百年。有诸神庇佑,有真人从属。
先生何必从这逆贼行叛乱之事?若有所求,不论王莽开出何等条件。我大汉都出十倍!”
闻言李付悠不由一笑,直视帘后皇太后悠悠道。
“无它…志同道合罢了。”
顿时场中一片寂静,皇太后闻言更是不再多言,转头看向身后僵立不动的皇朝供奉。又回头看了一眼李付悠二人。
随即起身把皇帝抱在怀中,闭眼冷声道。
“好…好一个志同道合…
那就看你等志气更高!还是我大汉运道更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