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本来自遗忘书吧老人的笔记本在专案组办公室的桌子上静静躺着,深褐色的皮质封面已经磨损,露出底下浅色的纤维。林峻、苏雨晴和李涛围在桌边,气氛凝重。
“一旦打开这本书,就再也没有回头路了。”林峻重复着老人的话,戴上了取证手套。苏雨晴和李涛也照做。
笔记本的纸页已经泛黄发脆,墨水的颜色也因年代久远而变得深浅不一。开篇的那段话依旧触目惊心:“当巴鸟展翅,灵魂得以渡往新岸。我等即为渡鸦,执掌生死之钥,开启永恒之门。”
林峻小心地翻过这一页,后面的内容不再是玄奥的宣言,而是变成了看似杂乱无章的数据、图表和化学分子式。
“看这个。”苏雨晴指向一页上手绘的人体解剖图,图上精确标注了神经系统和主要血管,而在几个特定的神经节和腺体位置,被用红笔标记了小小的鸟形符号,旁边注释着一些代号和日期。
“这些位置...”李涛凑近细看,“和受害者体内发现标记的位置很像。”
林峻继续翻页,后面的内容变得更加具体。有看起来像是实验记录的表格,记录了不同编号的“样本”对某种“刺激物”的反应数据,包括心率、血压、神经电信号等指标。还有一些复杂的化学结构式,旁边标注着合成方法和纯度要求。
“这不像是什么神秘主义的教义,”林峻沉声道,“这更像是一本...实验记录。”
苏雨晴拿起放在旁边的便携式光谱仪,对笔记本的几处墨迹进行了快速扫描。“墨水的成分和受害者体内发现的生物墨水有相似之处,都含有那种特殊的纳米颗粒标记物。而且,这些笔记跨越了很长时间,最早的一些记录,墨水成分更原始。”
“也就是说,这个‘渡鸦会’,或者 whatever it is,进行这种‘标记’实验已经很多年了?”李涛感到一阵恶寒。
林峻的电话响起,是技术科的小张。
“林队,我们对明日科技的背景做了深入排查。发现了一些不寻常的资金流向。该公司的一个非公开研究项目,资金来源于一个海外离岸公司,而那个公司的注册信息一片空白,根本查不到实际控制人。”
“研究项目名称是什么?”
“项目代号...‘渡鸦’。”
线索清晰地指向了明日科技。林峻立刻下令,申请对明日科技的搜查令,同时安排人手对该公司创始人及高层进行背景调查和暗中监视。
***
次日清晨,搜查令获批。林峻带着一队人马,直奔位于高新区的明日科技总部。苏雨晴以犯罪心理和符号学顾问的身份同行,李涛则负责外围警戒和协调。
明日科技的办公楼是一栋极具现代感的玻璃幕墙建筑,内部一尘不染,充满了科技公司的氛围。接待他们的是公司的副总经理,一个戴着金丝眼镜、举止得体的中年男人,名叫周伟。
“我们完全配合警方的工作,”周伟语气诚恳,“只是不明白,我们一家正规的生物科技公司,怎么会和这么可怕的案件扯上关系?”
林峻出示了搜查令,“我们怀疑贵公司的某些技术或产品,可能被犯罪分子利用。需要检查你们的研发实验室、材料库以及所有与‘渡鸦’项目相关的资料。”
听到“渡鸦”二字,周伟的瞳孔几不可察地收缩了一下,但他很快恢复了镇定。“‘渡鸦’只是一个早期探索性项目的内部代号,早已终止了。我这就带你们去实验室。”
在周伟的陪同下,他们参观了数个实验室。一切都显得井井有条,符合规范。但在经过一个挂着“杂物间,闲人免进”牌子的门口时,苏雨晴停下了脚步。
“这间是做什么的?”她问。
周伟笑了笑,“就是堆放旧设备和废弃资料的地方,很久没用了,里面很乱。”
“我们需要看一下。”林峻坚持。
周伟犹豫了一下,还是拿出钥匙打开了门。房间里确实堆满了蒙尘的旧仪器和纸箱,看起来并无异常。但苏雨晴的目光却落在墙角一个看起来与其他老旧设备格格不入的崭新保险柜上。
“这个保险柜里是什么?”她问。
周伟的表情闪过一丝慌乱,“只是一些公司的废旧印章和无关紧要的文件。”
“打开它。”林峻命令道。
在警察的注视下,周伟不情愿地打开了保险柜。里面除了一些杂物,还有一个厚厚的文件夹。林峻取出文件夹打开,里面是一份份个人档案,附带着照片和详细的生理数据、心理评估报告。而在每一份档案的右上角,都印着一个熟悉的鸟形符号。
林峻快速翻阅,呼吸几乎停止。他在里面看到了已经遇害的四名受害者的档案,除此之外,还有另外十几份档案——这意味着,还有十几个人可能正处于极度危险之中。
“解释一下,周副总经理。”林峻的声音冷得像冰,“为什么贵公司会存有这些公民的详细档案,并打上这种标记?”
周伟的脸色瞬间变得惨白,汗珠从额头渗出。“我...我不知道,这一定是有人陷害...”
就在这时,李涛的通讯器传来急促的声音:“李涛!外围监控发现一辆黑色无牌轿车形迹可疑,停在街角,车里的人正在观察大楼入口!”
几乎同时,林峻的手机收到一条来自未知号码的信息,只有一句话:
“警告过一次,就不会有第二次。”
林峻猛地抬头,对周围的警员喊道:“控制住周伟!所有人注意,凶手或同伙可能就在附近!”
场面瞬间紧张起来。周伟被戴上手铐,嘴里还在不停地喊着“冤枉”。警员们迅速分散,封锁大楼出口,并向指挥中心请求增援,对那辆黑色轿车进行拦截。
苏雨晴则迅速翻阅着那些未被杀害的潜在受害者的档案,试图找出共同点或下一个可能的目标。
“林队,你看这个。”她抽出一份档案,照片上是一个神情坚毅的年轻女性,“档案更新日期是三天前,标记旁边多了一个红色的‘急’字。”
档案姓名栏写着:吴晓芸,滨海大学法学院学生。
“立刻联系这个吴晓芸,确认她的安全!派人去她的学校和住处!”林峻立刻下令。
然而,已经晚了。几分钟后,负责联系的警员回报,吴晓芸的同学表示,她从昨天下午离开学校后就一直联系不上。
一个新的受害者,或者说,潜在受害者,出现了。而且,这一次,凶手似乎更加急切。
在押送周伟回市局的警车上,周伟一直低着头,沉默不语。直到车子驶入市局大院,他才突然抬起头,看着林峻,眼中充满了恐惧,低声说了一句:
“你们阻止不了的...‘渡鸦’的阴影,比你们想象的要大得多...”
这句话,像一块冰冷的石头,沉入了林峻的心底。这起连环碎尸案,远比他们想象的更加复杂、黑暗。它不仅仅关乎一个疯狂的杀手,更可能牵扯到一个隐藏在合法外衣之下,进行着不为人知的人体筛选与标记的庞大网络。
而那个名叫吴晓芸的女生的失踪,意味着与时间的赛跑,进入了最残酷的阶段。